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就业「新闻学可以进电视台吗」

互联网 2023-03-30 15:29:04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就业「新闻学可以进电视台吗」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就业「新闻学可以进电视台吗」,希望能帮助到您。

最近看了一个节目《叮咚上线!老师好》,第一集的主题就是关于高考如何填报志愿的,请来了经济学家薛兆丰和考研老师张雪峰,两位老师的分享和建议都有很多干货,确实能给人不少启发。

先来说说我自己,本科毕业7年了,就读是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目前从事的是新媒体运营写作的工作,这么多年也辗转换过几次工作,但都围绕自己的核心优势以及专业背景:那就是写作。

而和我一样专业的很多同学,毕业后有进入电视台、报社、杂志工作的,也有跨专业考研,之后选择做老师,或者因为某方面特别突出,比如英语,选择到新东方做老师的,当然也看到很多同学以及学长学姐们做了自媒体创业,做得风生水起。

而我做过编辑、记者,现在做运营,曾遇到的同事里,有太多不是新闻科班出身的,甚至之前还遇到学化学材料的同事,学法语的同事。相比于理科,文科生,或者想从事现在很火的新媒体、运营等职业, 专业真没那么重要。

那这篇文章就介绍下我所学的这个专业。记得大学时代有个同学,学新闻就是因为喜欢韩庚,总觉得做了记者就能采访他了,那么确实如此么?

薛兆丰老师说,选择一个专业,要考虑3个方面:

你对它是否有兴趣;

对这个专业,你是否有能力学习;

对于学习这个专业未来的就业,你是否有明确的目标。

张雪峰老师也表示,很多文科专业,找工作会看学校排名,而很多理科类专业,首先会看专业排名。所以怎么上大学,比上什么大学重要,上什么大学比高考分数重要。所以如果你高考没考好也没关系,填好志愿,也能有不错发展。

《意大利制造》

我为什么选择广播电视新闻学?

我从小学开始,作文就写得好,常被老师当范文来读,或许在写作上还算有点天赋吧!而且从小看着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长大,非常喜欢李湘、何炅, 就一直想着能做个像他们那样的主持人。

但是生活在农村,哪里知道什么艺考呀!家里也根本没条件去培养,所以就只能拼足了劲儿努力学习。高考超出一本线6分,算是正常发挥。

当时我的第一志愿是青岛大学新闻系。作为一个小镇做题家,我大学前对电脑唯一的接触便是高二时的计算机会考,高三毕业都没有qq号,所以对各种信息的了解,完全来自有限的书本,同学间借阅的杂志。当时想去青岛大学,仅仅是因为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叫做:《我在青岛大学读新闻》,而且那时候对海有着极深的向往。

后来阴错阳差,被第二志愿浙江传媒录取,便只身来到了人间天堂杭州。

有时候命运的安排就是如此奇妙,相比北方,南方城市除了经济更发达之外,传媒业(在当时主要是广播电视)也要发达很多,那时候浙江卫视、湖南卫视是很多新闻人梦想的地方,平台大,优质节目多,未来发展自然也好。

入学之后才知道, 学校虽然不大,但却是所名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在全国排名靠前,那时候流传着一句话“北有北广,南有浙广”,也培养了很多名人,如朱丹、戚薇、李维嘉,章伟秋等,还有浙江卫视很多名牌节目的总导演吴彤。我2008年入学就听到过他的名字,学校里到处流传着它的传奇。

《意大利制造》

在浙传读新闻是怎样的体验?

来到传媒之后才发现,在这里无论你学习什么专业,只要你对新闻媒体有兴趣,都可以有机会学习。比如吴彤就是管理学院毕业的。还有很多学姐学的是双语播音,后来做了某知名杂志的海外记者。

毕竟是专业性院校,虽然是二本,但相比与很多一本综合性大学的新闻系,就业机会和可以学到的东西、接触到的机会都会远远高出许多。

这里有个插曲,后来在传媒遇到一个学妹,她妈妈在青岛大学做老师,她告诉我,青岛大学的新闻系远没有浙传好,所以,也算是冥冥之中吧!

1、在传媒,随时有机会接触到各个学科。

入学第一堂班会,班主任老师就告诉我们,新闻是杂家,各方面知识都要涉猎, 大学期间,一定要广泛阅读,一定要去实习。

第一节课,老师就让我们思考自己的专业,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新闻人?反观现在,真正沉淀下来的新闻人都是怎样的?

我们专业学习的科目非常广泛,专业课涵盖了新闻采写,新闻现场报道,视频剪辑,新闻摄影,视听语言,此外还有社会学,逻辑学,公共关系,电视节目制作等等。大一到大三,基本每天都会有很多专业课程。如果你学有余力,也可以到别的专业旁听。

一定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地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然后去深入。

比如从大三开始,我们班就有很多同学,自己拍片子去参加比赛,还有在暑期社会实践中自己申报项目,到遥远的地方去采访拍摄,后来参加比赛获奖的。

也有一些同学,意识到自己想要发展的方向,就开始在某方面深耕,比如有些喜欢电影的,后来考了中传的广播电视艺术,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同学毕业后直接去了纽约大学电影系,导演李安曾就读的学校。还有同学专注英语,毕业后进入新东方做老师。

相比他们,我算是非常平庸的一个, 从小村子里一下走进杭州,猛然发现周围的每个人都好优秀,每个人都多才多艺,周围人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和自己格格不入。所以,对我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学好专业课,图书馆宿舍两点一线贯穿了整个大学时光。读的书也比较单一,各种活动也不参加,所幸的是,每学期都能拿到奖学金,算是值得安慰的事了。

操场

2、学校每周都有各种活动、讲座。

学校社团非常多,各种话剧社、电影社、新闻社等每周都会有活动,从电影放映,到话剧演出,非常丰富,尤其到了每年毕业季,各种毕业大戏,毕业晚会都看不完。

另外专业课学习方面,老师会从人大、复旦邀请新闻专业的老师、教授来做讲座,比如人大的陈力丹,复旦的李良荣等。如果想要考研、考公,也能随时看到类似的讲座。

讲座

3、如果不喜欢本专业,大二可以申请转专业。

如果感觉自己的专业不喜欢,或者不适合,可以在大二时申请转专业。每个学校都会有转专业的详细要求,可以在入校时就向辅导员咨询,然后有目的地做准备。我们班就有一位从公共关系转来的同学,转来之后,他的专业课非常出色,后来考上了复旦大学的研究生。

4、如果学有余力,到了大二还可以选修双学位。

记得之前在微博上看到,很多人都说是看看郭敬明的《小时代》里,顾里的那句:“老娘是双学位”,而选择在大学中修双学位的。

5、选修课更是非常丰富。

市场营销、社会学、各种电影类课程非常多。毕业后,发现自己的很多电影积累,竟然都是大学时代在电影课上看的。

6、学校会提供实习机会。

每到寒暑假,辅导员就会在班级群发布一些实习信息,或者自己也可以主动找辅导员咨询实习,或者让辅导员帮自己介绍 。我大三实习是在浙报集团下的一个网站,就是当时在班级群看到的。

7、学校每年都有双选会。几乎全国各大媒体都会到学校招聘,有实习意向的,可以投简历试试看。

双选会

8、社团非常丰富。

大一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相关,选择几个社团参与下,比如有几个新闻记者类的社团,有机会在校报、校刊发表文章,也会从学长学姐那里学到东西,而且会有很多机会采访到一些名人,甚至出入电视台等。

图书馆看到的

在这样的大学,我是如何“失败的”?

相比于很多大学同学,我确实没有把自己的专业课学到最好,所以想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分享出来,如果你能有幸看到,希望你能以此为鉴。

1、太看重钱,胆子小,不愿意尝试。

大二那年,有家乡城市的电视台来学校招聘,我主动联系,问是否可以去实习,没想到招聘老师回复我可以。但考虑到一个人去城市,要自己租房,而且要花不少钱,就放弃了。这件事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非常遗憾,如果有了那次实习机会,那么之后还会有更多机会,或许未来会真的在电视台工作也说不定。

而之后,我的实习经历也少得可怜,毕业之后,简历上一片空白,考研失败,毕业第一年走了不少弯路。

2、没有明确目标,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后来在教育机构做过销售,餐饮打过工,直到2年后离开杭州回到老家石家庄,才正式从事了一份专业相关的工作,在某房地产中介公司的编辑部,后来去了一家广告公司做杂志编辑,可以说,毕业3年后,我的工作才进入正轨。但是在杂志做编辑的2年,也是我见世面的2年,出入过高端场所,也采访过一些名人、大亨。这段经历,是成长的开始。

我们都听过“机会成本”,过去的3年不能说没有收获,但却不是我想要的,不是么?

3、再次错过一个极好的机会。

之后离开石家庄,来到上海。当时因为投稿,认识了上海一家知名杂志社的老师,得到了实习的机会。

但实习没有薪资,只能靠自己找选题,写文章,才能挣得稿费,但毕竟是知名媒体,所以我本来下定决心在这里实习一年,踏踏实实学点东西,然而,面对上海极高的生存压力,2个月后,我还是选择了离开。

后来辗转在婚礼公司做过编辑,创业公司做过运营,一直到现在,进入一家外企,做编辑和运营。

没和很多同学一样,进电视台或者大媒体,但这一路辗转,至少都在做自己熟悉的,专业的东西,就是写作。

现在对自己的认知变得越来越清晰了,但错过的终究回不来了。如果你能有幸看到,希望你能在有限的大学时光中,无悔,不在年轻的时候多试错,就会在以后的人生中付出代价。

毕业8年多了,自己虽然颠沛流离,但是总归越来越好,我的人生经历也让我得到了教训:一定要培养自学的能力,而且是有针对性地学习,而不是漫步目的地瞎学。就像前几年大火的知识付费,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只是因为跟风和焦虑去学,那么交的都是智商税。

2、大学4年,一定不要因为自卑、舍不得花钱等原因丢掉实践、实习的机会。

图书馆

大学就像个小社会,当你不清楚你的专业是什么的时候,就找机会去相关的地方实习,我有个大学同学,坚持每天倒阅览室看报纸,给媒体投稿,甚至一个人只身跑到广州到南方报业一个办公室一个办公室地敲门,只为获得实习机会。大学时候听过一个学长的故事,坚持给杭州一家媒体投稿,被拒绝了40多次,仍然没有放弃,直到被成功采用。

年轻的时候,拥有的就是试错的机会,而且花的钱,总能在以后赚回来,但机会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比如我上大学时,因为任何社团都会交团费,大部分也就10元,20元,但为了省钱,即便后来很多社团面试上了,也放弃了。

另外哪怕是社团面试,也一定要做好充分地准备,永远不要做无准备的工作。

3、大学期间,一定要积极主动,如果你喜欢这个专业,立志从事这个行业,那么首先,一定要认真学好专业课。

老师提问主动发言,认真完成课后作业,课外积极补充专业课知识,这是非常基本的,然而却是大部分人做不到的。

我记得大学有一门传播学的课程,有次作业老师让我们全英文写。很多同学都是中文写好之后,直接百度翻译成英文,校对都没有,语法错误很多,就这么交了上去。而有位同学,工工整整地手写,中文一遍,英文一遍。考试时,她那门课获得了99分。

另外就是尝试就本专业做研究,比如我学的是广播电视新闻,就可以给报纸投稿,有些同学自己拍片子,现在新媒体这么发达了,如果有想法,完全可以经营自己的自媒体平台。擅长写作的,可以写头条号,擅长拍视频的,可以在抖音上发布自己的作品,有意识地把自己当一个品牌来做。

4、每个寒暑假都不要浪费。

薛兆丰的经济学告诉我们,过年回家不是刚需。暑期实习,是非常好的了解专业,感受职场的过程。大学4年,能用来实习的至少有3个暑假,3个寒假,而这些假期,当你选择回家避暑、休息的时候,别的同学在实习,你们的差距自然而然地就拉开了。而毕业之后,能为你赢得求职机会的,就是你的实习经历、实践经历、做过的项目、获得的奖项等等。

5、如果感觉自己有哪方面特长,就有意识地培养,多去参加比赛,都是未来的加分项。

像很多励志出国读研的同学,大一就开始准备雅思、托福已不在话下,更有很多人各种英文演讲比赛、校园各种比赛轮流参加。这不仅是锻炼自己,更是为以后加分。

6、如果有做交换生的机会,且自己能承受资金的,一定不要错过。

大二期间,我们同学就有很多人到国外、港台做交换生,交流学习,这些不仅能为你的简历加分,更是开阔眼界的过程。很多学校都会有几个名额,只要学分达到某个范围就可以,如果自己有意向的,可以提前向辅导员咨询,如果有了,让他告诉你。

最后总结下:选择大学重要性排序:城市非常重要。

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到北上广深杭等这样的一线或者新一线城市工作。一线城市的机会、资源、眼界,是很多小城市给不了你的。

我12年毕业的,电商刚刚起步,很多同学进了电商,现在杭州已经成为新一线城市了,各种就业求职机会也会更多,即便不在杭州,附近的上海也是不错的选择。

大学比专业重要。

专业不喜欢,可以转专业,但一个合适的大学,绝对是可以为未来加分的。比如,在我的学校,很多同学都是都是被调剂的,到了自己不是那么喜欢的,比如继续教育,英语、管理等专业,到了后期可以再申请转到喜欢的新闻专业。即便不转专业,在传媒,也总能有各种各样的机会接触到各种新闻相关的机会。

自己的兴趣很重要。

有兴趣才能坚持学习这个专业,毕业后才愿意从事与之相关的职业,而浓厚的兴趣,往往能激励人不断创新。比如文中提到的浙江卫视的知名导演吴彤,看过他的采访,包括在学校时候就听过他的很多传奇。他虽然在管理学院,却和同学一起创办了一个大型话剧社团,在学校期间做过许多大型活动的总导演,而毕业后也顺利进入了浙江卫视。

关于发展前景,其实是一个非常虚幻的概念,我觉得任何一个行业做好了,都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对我来说,正是因为很早就知道新闻是杂家, 所以就培养了自己广泛阅读的爱好,对新事物能时刻保持好奇心。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始终都能跟上其发展的节奏。

总之,学好了这个专业,如果从事新闻、新媒体行业,确实会很容易采访到明星、名人,成为《意大利制造》或者《穿普拉达的女王》里那样的时尚记者、主编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