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购物选择「绿色消费方式」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绿色购物选择「绿色消费方式」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绿色购物选择「绿色消费方式」,希望能帮助到您。
今天是双十一的“正日子”。从2009年到2021年,已经举办了13年的双十一似乎已经超越了常规促销活动的概念,变成了中国特有且“传统”的在线购物节。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网购平台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在线订单数量和交易总额,绿色低碳成为新的“考试科目”。众多企业更是八仙过海,积极推出各种绿色减排方案,以期交出一份漂亮的减碳成绩单。
消费行为习惯的改变有利于促进网购平台的转型。然而,对很多消费者来说,在线购物只是简单的“下单”和“签收”而已,在线购物与碳排放之间的密切关系似乎很难得到直观呈现,消费者因此也就很难找到合适的绿色网购方式。本文将介绍在线购物中都有哪些可以被消费者推动的碳减排环节,希望所有关心环境问题的读者能够发挥杠杆作用,用自己的行动助力更可持续的未来。
01 过度包装,大可不必你收到一个箱子,打开之后还是个箱子,再打开之后还是个箱子,在一层层箱子和泡沫包装里,你终于看到了你想买的东西:一个巴掌大的小杯子——这种情况想必很多人都或多或少遇见过。
网购不同于实体店,即使是买一根笔也需要包装,出于保护易碎商品、提高包装观感等原因,很多商家会使用大量甚至远超过实际需要的包装材料,不符合运输要求的货物还很可能被快递物流公司加装一层专用包装。包装是网购最大的碳排放源和浪费源,例如在欧洲地区每年生产的5700万吨塑料中就有39%是包装材料,平均每人每年消耗的塑料包装能够达到29公斤;而中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有900万吨、塑料废弃物有180万吨,这些材料的生产无疑都会产生大量碳排放。
当然,许多包装材料理论上是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的,这可以减少新包装的生产碳排放。然而,受制于现阶段回收困难、再生成本高、利润低等因素,很多包装材料还不能达到最理想的回收效果,仍可能被送去焚烧或填埋处理,这就可能造成更大的碳排放。
如今,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的绿色化和减量化,并已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20年,中国全国“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83.8%、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65%、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80.9%。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不该置身事外,而是要主动参与进来,根据网购产品的实际需要,要求卖家减少不必要的包装或使用绿色包装,同时积极参与对快递包装的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根据相关计算,每循环使用一个快递纸箱就可以减少约37克碳排放,中国每年快递量级达数百亿,个体消费者的行动累加在一起时,对碳减排的影响必将是巨大的。
02 “最后一公里”由谁来买单在网上购物时,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免运费”的诱惑,很多消费者因此形成了随时随地分散下单的网购习惯,哪怕是同一家店或品牌的商品,也要拆分成好几件来寄送,先到手一件是一件。
然而,这种服务并不是真的“免费”,我们所享受的便利是由环境来买单的:分散的网购订单很可能被分配完全不同的出货仓库、配送中心,这会导致快递包装和物流运输频率的增加。科学杂志《环境科学与技术》在2020年发表的一份基于英国、美国、中国、荷兰的购物情况报告显示,如果是购买家用卫生纸、洗发水、牙膏等物品,直接去实体店购物的平均碳排放是0.1kg/每件商品,由就近超市配送的平均碳排放约为0.07kg/每件商品,而网购为0.18kg/每件商品,三种不同购物模式的碳足迹大小是网购>附近超市配送≥自己购买。
不同购物模式的差异在于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是如何完成的。直接去实体店购物的消费者会倾向于在一次出行内买足一段时期的生活用品,也不需要用很多瓦楞纸板来装货,像在中国这样人口密集、零售发达的国家,人们会更多使用自行车、步行、公交等方式前往超市,这都大大减少了碳排放;而就近配送则可以用一次配送直接省去多名消费者的出行排放,在一些习惯开车去超市的国家和地区,就近配送能起到的减碳效果会更加明显。不仅如此,该研究还指出,如果就近配送员使用的是电动货运工具的话,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还能再减少26%。
世界经济论坛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全球100个城市到2030年的“最后一公里排放”将增加30%以上,同时全球的通勤时间可能会增加21%。为了保护地球和避免迟到,消费者可以尽量做到:
第一,在同一家品牌或者线上超市购物时,尽量一次性购买全部物品,避免逐项下单,以便让商家将产品整合到更少的包装盒中,减少运输包裹所需的材料和车辆消耗(根据一项研究,如果每次网购产品的数量能增加一倍,即商家减少一次分批发货,每件商品的平均排放量就可能减少30%);第二,日常养成设计必购清单的习惯,在固定周期内一次性补货,减少所需的交易数量;第三,对于费用相差不多的日用品,零星购买时尽量选择线下超市;第四,更多使用代收点、快递柜等设施,减少快递在路上多次折返的情况。
03 现在就要,现在就排放深圳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在2021年年初联合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显示,我国快件物流运输在2018年的碳排放量为1370万吨,平均每件达0.27kg,其中超过80%源于电商网购。基于快递业的发展前景,到2035年我国快递业碳排放量或将超过7000万吨,快递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无疑十分值得关注。
很多消费者已经习惯了“上午下单晚上到,下午下单明天到”。相关数据显示,在过去几年中,一件物品从下单到签收的平均时间从5.2天下降到了4.3天,欧洲、中国的当日递送量分别约占快递总量的5%和10%,亚马逊这样的商业巨头能在24小时内将35%的内部产品递送给消费者。
高效的快递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然而我们也需要意识到,更快的运输速度意味着更大的碳排放量。根据相关数据,在不同的货运方式中,航空货运每运送1吨货物1公里的平均碳排放最高,达到0.5kg;卡车货运为0.06-0.15kg,列车货运为0.03-0.1kg,飞艇运输为0.05kg,海路货运为0.01-0.04kg。很明显,从碳排放的角度来看,速度最快的空运碳足迹最大,而速度最慢的海运则最小,我们越是急于拿到网购的商品,造成的碳排放就可能越多。
当前,各货运行业都在努力进行低碳转型,例如实现运输工具电气化、使用绿色燃料、投资可再生能源电力等等。尽管消费者不是物流运输减排的核心因素,我们仍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做出一些改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较慢的运输选项,让商家和物流公司有时间将订单进行批次规划。麻省理工学院运输和物流中心的数据显示,选择标准快递速度而不是“次日达”可以帮助减少约30%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等待能让环境变得更好,等一等又何妨?
04 退货有排放,网购需谨慎只要看到“可以退换”四个字,我们下单的冲动就来得更猛烈。一购一退甚至几够几退之间,买家没有买到合适的商品,卖家没有赚到足够的利益,唯有碳排放占到了便宜。一些调查统计显示,全球平均有15%~40%的网购商品会被退货,单件物品在退货时会产生0.18~0.2kg的碳排放。福布斯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70亿件物品被退回,相当于每年排放470万吨二氧化碳。
除此之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许多被退换的商品并不会再次出售,因为商品重新检查、包装、入库需要更多的人力和金钱成本,对一些主打“短平快”的品牌类型来说,直接扔掉没准成本更低,这就意味着部分被退商品可能会被填埋或者焚烧。垃圾燃烧造成的碳排放在全球范围内占比为5%,想想看,这其中有多少因冲动消费造成的排放是可以避免的呢?
所以,是时候开始对自己的网购习惯负责了:坚持理性剁手,拒绝冲动消费、过度消费,只购买真正有需要的和适合自己的商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退货和囤积;如果对品牌商品选择把握不准,可以先尽量到就近实体店了解细节,减少买错的概率,给自己的钱包和气候都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绿色的社会风尚需要
每个人都拥有生态文明意识,
共创低碳生活,不如
就从这个双十一开始。
文 | 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