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农业「拼多多百亿农研专项」

互联网 2023-05-05 10:24:06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拼多多的农业「拼多多百亿农研专项」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拼多多的农业「拼多多百亿农研专项」,希望能帮助到您。

互联网圈都在等拼多多这份二季度财报,这是黄峥卸任董事长后的一份新财报,这也是陈磊接任拼多多董事长半年之后的一份成绩单。

成绩不错。2021年第二季度,拼多多营收230亿元,同比增长89%,净利润为24亿元,一改此前经常亏损的状态。

而且,拼多多的拥趸者依旧很多,年度活跃买家数达到8.499亿,单季新增2610万,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7.385亿,占年活跃买家数的87%。

财报24号一发,当天美股拼多多股价暴涨22%,一扫中概股多日的阴霾。

陈磊上任之后,拼多多的风格转换不少。这次财报会议中,一如既往用百亿补贴来撬动市场的同时,拼多多还专门设立了100亿元农业科技专项资金。

一出手就很阔绰的“百亿农研”,主旨立意很高:面向农业及乡村的重大需求,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胸怀也很宽广:不以商业价值和盈利为目的,科技普惠,以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劳动者进一步有动力和获得感为目标。

但是,外界很好奇,投入百亿搞农研,拼多多下的是一盘什么棋?

新农人

“福州是有福之地,我从这里出发,走了很多路,做了很多事,但从未忘记出发的地方。正如拼多多,我们从农产品起家,也始终不会忘记立足农业。”这是陈磊今年4月在福建举行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上发表演讲时的开篇。

选择在福州以拼多多董事长兼CEO的身份首次公开亮相,有那么点衣锦还乡的意味。

去年之前,人们提到拼多多的创始人大多说的还是黄峥。提起福建的互联网创业者,很多人都会想到龙岩三杰:张一鸣、王兴、方三文。

对于陈磊,外界可能还比较陌生,但他确实是一枚技术大牛。

人们提到搜狗CEO王小川的时候,都会说到他年少成名,高中就斩获了全球奥赛冠军。其实,陈磊也是当时的一员。

1996年夏天,四名中国国家队小将前往匈牙利参加“水平高、难度大”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力争奖牌。比赛持续了两天,在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的222位选手当中,彼时还在福建师大附中读高二的陈磊斩获了一枚金牌。后来保送清华大学,继而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深造,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至今,福建师大附中的官网上还保留着奥赛之星陈磊的照片,他身穿蓝色牛仔上衣,佩戴黑色框架眼镜,面带笑容。

2008年学成归国后,陈磊与同窗好友黄峥等人共同创立了多家科技公司,此后于2015年联合创办拼多多,担任CTO,造就了拼多多“3年上市,5年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的奇迹。

对于拼多多这个庞大的后起之秀,外界更加好奇的是,CTO接棒董事长的陈磊为何担任起了“新农人”的角色,把战场选择在了田间地头?

陈磊曾经说过,中国有14亿人口,5亿多农民,20亿亩耕地,粮食产量6亿多吨。“对于农业,我们发自内心、持之以恒。”

确实,中国地大物博,14亿人口中一二线城市毕竟只占少数,更多的是四五六线小城市。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300多个城市,2856个县,41658个乡镇,662238个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这就是拼多多“接地气”价值。不少人刚接触拼多多的时候,大都是从购买农产品开始,9.9包邮的大蒜、9.9包邮的生姜等等。从下沉市场起家的拼多多,第一批规模化用户很多是中国农民,“拼多多‘脚上沾泥’”,也有改变农业的初心和底气。

去年疫情期间,拼多多官方上线的市县长助农直播近300场,几乎是一天一播,农产品上行是拼多多起家的重任。在农业领域的持续投入下,涉农产品成为平台增长最快的品类。

今年上半年,拼多多农(副)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431%,单品销量超过10万单的农(副)产品超过4000款,同比增长超过490%;单品销量超过100万单的农(副)产品达到30余款。

这一次,陈磊主动担任“百亿农研专项”一号位,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虽然未来将显著影响股东的短期每股盈利,但陈磊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提请股东大会,以争取大多数股东的支持。

“这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将耐心投入,本季度的全部利润及以后几个季度可能有的利润,将首先进入这个专项,直至100亿的总额得到满足。”

新农具

在人们一贯的观点中,务农是一件苦活累活脏活,而且往往有可能会吃力不讨好。

而中国千百年来,都是农业社会。“看天吃饭”是农民长久以来的痛点,“手工劳作”依然是不少农村的现状,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程度还不高。特别是这两年疫情期间,纵使天气好了,收成好了,但受到疫情影响,很多农作物运输不出去,物流受阻、信息不畅等等问题,让不少瓜果蔬菜只能烂在田地里。

以前,我们很羡慕电影中美国的大农庄都是用飞机灌溉、施肥、除虫等等。如今,拼多多要做的是,让农业机械、人工智能、5G等技术成为“新农具”,应用于田间地头,来解决小农经济生产端整合难度较大、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匹配成本高、产业效率较低等等问题。

这就是发挥陈磊的强项了。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拼多多继续加大了在研发领域的投入,研发费用为人民币23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人民币17亿元,同比增长40%。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 拼多多一方面将分散的农业产能汇聚整合形成“云端大农场”,另一方面将分散的农产品用户需求通过拼购、直播等传播方式聚集在“云端”,从而实现供需的精准匹配。

在这种“农地云拼”的体系下,带动农产品大规模上行,让欠发达地区的农产品突破传统的流通模式限制,直连全国大市场。

上半年,拼多多平台中单品订单量10万 的爆款农产品便超过了4000款,订单量100万 的农产品超过30余款,包括新疆小红杏、大凉山软籽石榴等在内的网红爆款水果,都产自边远地区。

2020年12月,中国草莓界产生了一项有趣的比赛——4支AI队伍和4支顶尖农人队伍,在过去的120天力,围绕草莓种植效率、品质、产量展开了全方位的比拼。

在这场比赛中,采用数据分析、智能传感器和温室自动化等技术的AI团队,平均生产了6.86公斤草莓,这个数字相比传统农人团队2.32公斤的平均产量,高出196.32%。对应的则是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草莓之后,拼多多又对番茄产生了兴趣。今年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上,拼多多继续邀约全球青年农业科研团队,利用前沿的营养科学、精准农业等技术,在6个月内挑战种出高品质、高产量的番茄,并将邀请专家团队,在关键营养元素指标上进行考核。

除了技术支持,资金支持也不少。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农货节”中,拼多多“百亿补贴”频道先后覆盖400多个优质农产区,首批上线的精选农(副)产品即突破1000款。

据悉,自“百亿补贴”上线以来,优质涉农商家已突破1万家,并累计上线超2万款农产品。

今年的“农货节”还在“零佣金”的基础上,加大了对优质农产品的补贴力度,“百亿补贴”“限时秒杀”等频道累计补贴超过5000万,助力各大农产区增产增收,塑造优质的产地品牌,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此外,拼多多今年支持了首届中国农业机器人创新大赛,近200支团队为中国农业的数字化提供样本。去年,拼多多还支持了 “2020全球农创客大赛”,持续支持数字农业青年科创的活动。

在科学种植、农业物联网、无人温室、智慧农业等领域,拼多多也先后与国内外多个顶级科研机构、院士专家等科研团队展开深度合作,推动农业数字化升级。

智慧农业蓝图

拼多多创立于2015年,那时候,几乎没有人听过这个名字,看到了微信中发的拼团链接,往往都会自动屏蔽,有人还会认为是病毒链接或者是骗子。

当年,正是阿里巴巴和京东两强争霸杀的火热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会觉得电商购物还有新进者,而微信的社交圈打开了一道光,但对于处处都谨小慎微的微信生态圈来说,这最多只是一条狭窄的门缝,从门缝中射出的这道微光,成为了拼多多的机会。而到如今,微光已光芒万丈。

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陈磊的带领下,拼多多农产品的战略地位“变得更重、更深”。上半年拼多多两次财报电话会议中,“农业”、“农户”、“农产品”都是高频词。

从一组数据也不难看出,农业一直是拼多多的战略核心:2021年上半年,平台农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431%。单品销量超过10万单的农(副)产品超过4000款,同比增长超过490%;农副产品商家同比增长180%,直连1600万农户⋯⋯

农产品上行在这些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农产品流通损耗大、成本高依然是短板。数据显示,中国果蔬类的流通损耗20-30%(美国11%)。

为了让更多实惠新鲜的精品农货直连用户餐桌,拼多多还加大了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配送等供应链体系的建设。

财报显示,本季度的营业成本达到79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部分投入主要来自配送和仓储费用的增加。

基于对农业基础设施的长期投入,通过路线规划技术与网络解决方案,拼多多已经初装打造出一套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毫不夸张地说,这套物流体系直连超过1000个农产区,并带动超1600万农户参与到数字经济之中。

陈磊说过,技术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技术能够落地去改变什么,而中国相对传统的农业领域,恰好到了迫切需要技术寻求改变的关键时刻。

人们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智慧农业的“万里长征”,或许从AI种草莓开始迈出一小步。

对于目前的拼多多和陈磊来说,电商的道路必定曲折惊险,竞争会异常激烈,造梦的过程其实也是历劫的过程。

特别是要这么大投入在不确定性很强的农业领域,收益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陈磊深知“这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也做好了全力以赴的准备,他说过,在未来十年内,很多农民将退出过去传统的农业生产。这一趋势会使中国农业走上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

“我们看到这个发展趋势,看到了通过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让农产品‘产供销’向‘销供产’演进的路线,并投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