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卖画是真的吗「直播卖字画是真的吗」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网上直播卖画是真的吗「直播卖字画是真的吗」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网上直播卖画是真的吗「直播卖字画是真的吗」,希望能帮助到您。
直播带货赋能各行业的当下,书画经营机构及艺术家也在线上寻找着新突破口。北京商报记者通过短视频平台及电商平台看到,直播书画交易往往以“画院”“画社”的用户名目存在于各个平台。除极少数艺术家个人担纲主播及创作者外,直播交易往往由画廊机构、文化公司、培训机构、艺术经纪人等运营,现场笔会、定制、拍卖叫价、教学等是常见的玩法。在业界人士看来,直播业态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传统代理机制——“此前100幅作品在画廊展示一年,现在直播间展示不到一天”;以前靠与画廊工作人员私洽、议价,现在非标的书画成为直播间购物车中明码标价的产品。有人认为,书画应该在镜头前“接地气”,但一些博人眼球的奇葩定制也让书画艺术失去了神秘感与体面。
“画风”迥异的卖场
在书画市场,直播已不光是大型拍卖公司的利器。每一个电商及视频平台,都有各色“画院”“画社”及斋号散落在众多服饰、美妆商家之间。
粉丝量从百人至百万人不等,几乎每个书画直播账号也有着规律的开播时间表,一日两三个小时在线是常态。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集中在河北、山东、河南、福建、广东等地的直播用户数量较多。一直在宋庄工作居住的年轻画家张丹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书画直播此前就有人在做,但作为艺术家心理上普遍比较排斥。今年的非常时期,让一些观望中的人不再纠结了”。 据张丹介绍,由于大城市生活成本较高,今年不少艺术从业者转战二三线城市的书画市场集散地或者文玩直播基地开启了直播尝试。
不同的书画直播间“画风”不同。有画廊主组织的艺术家笔会现场,随时应邀定制;有主播直接讲解、出售平铺一墙面的现成画作,有艺术家面对镜头教学授课。画家或为直播主角,但通常并不是自创自销,直播基于与画廊、文化公司的合作代理关系。于是,主播、画家与顾客三方在线议价的场景也成为直播间中常见的路数。山东一画廊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自己合作的50位艺术家基本都会出境创作:“直播能有多大收益不好说,但今年传统画廊、画店不搞直播,或许是倒得最快的那个。”
北京商报记者看到,直播间力推的作品价位多集中在百元至千元级别,但也时有要价极高的大部头字画出现。记者看到抖音上一个名为传世艺宫书画院的直播间展示了一张大尺幅的、标榜中国美协会员莫也的作品,要价达到80万元——以名作展示带货小作品是直播的策略。
“这幅山水题有‘源远流长’,象征财源、人缘的长久。500元一口价。”一幅被主播三言两语解读成祈福性质的山水作品很快就被买走。北京商报记者从多家经营者处了解到,许多直播间的买家买字画是为公司装潢所需——如传统中医馆常来订购书法“妙手回春”,此外,“厚德载物”“舍得”堪称常销款。
透明竞价改写画廊机制
从线下书画市场迈上直播,并不是一蹴而就。直播销售价格较低,影响画廊、画家的声誉,不利于日后销售,是画廊、画家的普遍担忧。
对此,大茂书画院负责人周承知谈到了选择直播的看法:“画廊是有销售半径的,省市美协会员一般在当地有影响力,而直播是全网销售,对本地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据张丹介绍,一些普通书画家的意识也在转变:看到了直播先行者的成效后,一些书画家感到,能快速变现还是比一直挂在墙上等升值的价值更大,更诱人。
在艺术从业者看来,直播业态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传统代理机制。午未书画负责人表示,“此前是100幅作品在画廊展示一年,现在直播间展示不到一天。”画廊等机构“两年不开张,开张吃两年”的情形很难出现在直播平台。
谈及最明显的变化,张丹表示直播仿佛掀开了一层“窗户纸”:以往的交易基于买家与画廊工作人员私洽、议价,现在似乎变得更加透明,非标的书画成为直播间购物车中明码标价的产品。
北京商报记者看到,一纸千金的行情难现,“放漏”成为直播间的惯常话术。而交易竞价的方式较线下更为丰富。有的是主播报一口价后,顾客留言议价,谈妥后直接拍下链接付款;有的是递增或递减式的拍卖玩法。200元起拍,10元每阶梯加价的竞逐很常见。据粗略估计,一个200余人在线的直播间,一小时内可拍出6件左右的价格千元以内的低价书画。
与线下交易不同,高效的直播书画生意中,留给买家了解画家履历的时间很短暂。“草根画家”居多时,主播对画家名的介绍往往一句带过。记者看到,有的直播间也会推出“美协老师专场”。当被问及如何保真的问题,主播向记者反馈称“有合照为证”;当一幅字可能书写多次、售出多张时,保证“一字一合照”。还有店主表示:“作品是画家亲自邮寄的,可直接通过电话微信联系。”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有艺术家本人直接直播入镜的创作,也许相对于录像、照片的真实性来得高些。所谓的头衔、合照等都需要仔细辨别和考证。
“接地气”消费市场的养成
定制也是直播字画的一大卖点。除了常规的代写店名、斋号,一些看似奇葩的要求也往往出现在直播间。
北京商报记者在清心书画院的“名师书法现场定制”直播间内看到,一位书画家应买家所需,写下了“听老婆的”四个大字。还有艺术家表示,此前应粉丝要求写过网络热句“人间不值得”。除了书法内容,也有画家接受定制,用水墨表现阴影,绘制立体的锦鲤图。
这些“破格”的画面都给直播间带来了不少话题量和热度。对此,业内声音褒贬不一。有美院在读学生杨洋认为这虽然迎合了一些年轻人的口味,但也让书画失去了专业性、神秘感与体面。
与“阳春白雪”的传统书画市场相比,直播的介入带来了许多新变。但截至目前直播书画市场还难言出圈与火爆。面对直播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广东美术馆研究员王嘉表示,书画市场开启直播带货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不是行或不行的问题。他指出,“通过直播市场检验,书画家的定位也可以逐步调整。直播带货的最大优势就是为买家和卖家之间开通了更为便利的沟通渠道。无需谁来长篇大论,书画家自己就知道哪些卖得火,哪些卖不动。在生产销售的环节上,就会去调整”。
在艺评人杜洪毅看来,直播卖画往往与纯艺术无关,却与整个艺术市场有很大关系。“这些年,许多业内人士都在期待文化艺术消费市场形成,直播行业的出现,恰恰为其提供了助推力量。虽然就目前而言,直播渠道销售的多是一些所谓的行画,甚至连一些专家眼中的消费级艺术品都算不上。但是,艺术消费市场的形成,本身需要多层次结构。”杜洪毅认为,从长远来看,直播卖画行业的兴旺,对培植大众文化艺术消费热情有很大好处。以直播卖画为代表的网络艺术品消费模式,或许真会是推动整个艺术市场成长的强大动力。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直播只是一种营销手段,核心在于深入了解买家群体对真伪、价值等不同层次的需求。买家应从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出发,不断提升审美,建立系统化、脉络化的收藏架构。
北京商报记者 胡晓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