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正在夺走卖菜商贩的生计「亏损的互联网上市公司」

互联网 2023-07-13 08:07:40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互联网巨头正在夺走卖菜商贩的生计「亏损的互联网上市公司」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互联网巨头正在夺走卖菜商贩的生计「亏损的互联网上市公司」,希望能帮助到您。

#两大互联网“菜王”亏损百亿#

看到所谓的两大以卖菜为噱头的电商平台要上市了,作为一个曾经在这个战场上的战斗的“烈士”,首先祝贺两个平台能如期上市,能募资后,继续补贴用户,直到把线下传统的菜贩子干掉。然后垄断,然后涨价,然后开始赚钱。

我这样说,不是嘲讽,这是真的。各位看官回想一下,哪个靠补贴成长起来的平台不是这么做的?除非“叮咚”和“每日”两个电商平台是慈善机构,或者是为普通老百姓服务的情怀主义者,只要是商业,迟早是要赚钱的。何况这些平台后面排着一长队的资本家,这些资本家后面的金主爸爸也要等着分红呢?

回村歇歇作为一个河北老农民,2008年接触了网络,因为在网上发帖,竟然卖出了蔬菜西瓜,觉得互联网很是神奇,于是开始研究互联网。我想能不能通过网站把蔬菜卖出去,直接从菜农地头把蔬菜卖到市内小区居民手里。这样的蔬菜新鲜,还去掉了批发商加价。

这样做能不能让菜农多卖一毛钱,让城市居民少花一毛钱?我开始了蔬菜种植基地走访调查,菜农听了觉得不错,因为我的理念是让菜农多买一毛钱,而不是像传统菜贩子,到菜地就压农民的价格。直接从地头,还省去了农民到蔬菜批发市场上的成本和费用。

我是一个实践主义者,说干就干,2013年和几个朋友一起搭建起了一个网站,其中有个合伙人是蔬菜基地20年从业经验的经纪人。2014年4月中旬,网站上线。当地媒体人朋友闻言,电话采访我三次,写了一篇新闻,发在我们市晚报二版头条上,来为我加油助威。

我们知道自己的力量有多渺小,但我们很务实,我们只选择了配送最方便的邯郸市内的三个小区,作为试错点。小区内不让我们拉着蔬菜发传单推广,我拿出晚报上的新闻给物业经理看,来忽悠。有个网友拍了我们在小区内宣传的图片,发到当地贴吧上,表扬物业。

于是物业默认我们在小区推广了。一周时间,我们在这个小区里找到了50多个用户。5月21日,网站后台收到了第一个订单,涨到每日30个订单,我们用了20多天时间。我们三个合伙人意气风发,满怀希望。蔬菜基地距离配送的小区10公里,开着电三轮配送,路上被雨水淋过,电三轮爆胎过。用户真好!偶然配送迟到了,用户基本上能谅解。

很快伏天到了,叶类菜从地头割下来,半个小时就蔫了。夏天蔬菜喷水保鲜,会腐烂得更快,因为蔬菜磨损坏叶表面上蜡质层,沾水高温就腐烂。我们很快想出办法,每一个配送周转箱里,放两个矿泉水冰瓶,能保温五个小时。从采摘分装配送,正常情况下,5个小时能送到用户手里。

当我搬着配送箱上楼敲开用户的门。用户打开箱子,箱子里还冒着凉气,小油菜小白菜新鲜得就像刚从地里割下来。用户眉开眼笑了……

写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这不是成功了么?你朝下再看,一个月下来,我们核算后,毛利5000元。那么我们扩张吧!我们再添置一辆配送电三轮,可是随着订单增加,工作量是不是增加了?

我们三个合伙人,配送三十单可以,可是两辆车配送60单子就忙不过来了。最烦人的是用户忽然打电话添加商品。如果不能满足用户,用户就没了上帝的感觉,如果满足这个用户,那么就要消耗时间。你说怎么办?

三个人折腾两辆车就达到了极限,没法继续扩张。雇工?挣得利润不够。折腾了五个月,我们明白了,这种网上卖菜不会赚钱。于是我们改变了方向,专门服务商超,也就是所谓的"B2B"。这种对商超的模式,做了三年,要赚钱终归是个小买卖,没有办法复制。

我发现,这种以蔬菜为主的电商,随着规模扩大,成本增加了。中间细节太多太多,宣告失败关闭了网站吧!是的,以蔬菜为噱头粘住用户,然后扩大商品品类,不以蔬菜盈利,以其它商品盈利,这只能是一种想象,现实太骨感了。

到现在,我发现,就目前来说,卖菜最先进的模式,就是小贩。小贩们都是家族和亲族结盟式的,有到蔬菜基地采购的,然后分销给亲戚族人,去小区门口路边零售。小贩彻底熟悉了这个行业,他们都是人精,会和菜农讨价还价,不但能拿到价格最低的蔬菜,还能拿到相对质量最好的蔬菜。

卖菜的小贩最快速。

卖菜的小贩最灵活。

早起菜新鲜,加利大点,中午根据行情涨价或者降价;傍晚赔钱也要甩卖。更神奇的是,这些小贩在市内都有几个“关系户”,例如学校,餐馆,单位。他们会把当天卖不完的蔬菜,降价给了这些关系户。

试问:你“叮咚”能做到卖菜小贩这样快速灵活么?你“每日”能做到么?你们能干掉卖菜的小贩,做到垄断后涨价么?这个不是吹的吧!关于蔬菜网购,我写过不少图文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翻看。今天就分享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