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疯涨的原因202110月「菜价贵的原因」

互联网 2023-07-29 21:09:26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菜价疯涨的原因202110月「菜价贵的原因」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菜价疯涨的原因202110月「菜价贵的原因」,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报记者 倪兆中 北京报道

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超市内,买菜的人们正在挑选菜品,当超市推出白菜9毛9一斤的活动时,现场的人们立马将超市工作人员围成一圈,争先抢购。因为相对于两块多一斤的行情价,9毛9算得上是直正的“白菜价”了。而在以前,白菜也就只卖几毛钱一斤。

这只是蔬菜价格上涨的冰山一角。据北京市商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10月以来,蔬菜价格总体呈波动上行趋势。10月1日~25日,北京蔬菜平均批发价月环比上涨39.8%;综合零售价月环比上涨20.4%。部分叶类菜、鲜嫩蔬菜上涨幅度更大,有的超过50%甚至更多。

《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市多个蔬菜交易市场及新发地批发市场,蔬菜仍然保持在高位,涨幅较大的是叶类菜,比如菠菜、香菜、茴香等。

根据一些蔬菜批发商的说法,菜价猛然上涨主要集中在最近一段时间,尽管价格高企,但批发商的收入并未因此而增加,因为进货价及运费等也在上涨。随着市场供需量的变化,菜价也在波动,有时还会出现亏损。

农业农村部蔬菜市场分析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张晶表示,这轮菜价上涨是北方持续降雨的异常天气与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预计短期内菜价居高不下的状态难以扭转。随着冬季蔬菜11月上中旬上市量增加,价格也有望相应回落。

商务部表示,已积极开展保供稳价工作,部署地方做好今冬明春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适时投放政府储备,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多种蔬菜短期内成倍涨价

《中国经营报》记者连续多日在北京多个大型连锁超市及农贸市场观察到,蔬菜价格总体仍处于高位。在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内,空心菜9.98元一斤、小白菜7.99元一斤、螺丝椒6.99元一斤、菜心7.99元一斤、香芹8.99元一斤、韭菜5.99元一斤、蒜台8.99元一斤。

距离这家超市大约1千米左右,即有一个大型农贸市场。相对而言,这里的蔬菜价格比超市略低,一般每斤约低几毛钱至1元钱。但同以往相比,这样的价格仍然是当时的几倍。

60多岁的市民蔡先生对这种涨幅感觉十分明显:“最近这个菜老是涨老是涨,以前我花30块钱买一袋子蔬菜,够吃好几天的,现在花30块钱,只够吃一两天。”青年小伙张先生也说,他就在一个多星期前才买了荷兰豆,当时13块钱一斤,现在又变成了15块。

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内的菜价 本报记者 倪兆中 摄

尽管很多蔬菜价格高企,但不同市场的零售价相差甚大。比如近期市场引发讨论的菠菜,记者走访发现,其售价一般多在10~12元每斤,个别超市售价达到15元每斤,但也有超市售价7元每斤。

一位从事蔬菜配送的人士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根据他的观察,应该主要还是跟货源相关。“比如拿货地距离的远近,蔬菜基地的菜品供应量,不同地方不同种植户价格都有区别,简单说就是拿的贵卖的也就贵。”

零售端价格上涨,批发环节的价格也在上涨。根据农业农村部10月29日公布的数据,近一周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54元/公斤,比上周上升13.5%,同比上升49.1%。监测的19种蔬菜价格中,菜花、洋白菜、茄子、青椒和豆角的价格环比涨幅较大,幅度分别为28.6%、22.7%、20.0%、19.3%和19.3%。

在全国范围内,山东寿光、山西太原、河北乐亭等多地农产品市场监测的信息显示,叶类蔬菜价格上涨明显,其中,被称为“中国蔬菜之乡”的山东寿光,10月24日的周价格指数显示,当周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价格定基指数环比涨幅16.9%,同比涨幅56.3%。

在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近期的价格走势图显示,进入10月份以后,蔬菜价格呈现连续上涨态势,其中菠菜等绿叶菜涨势迅猛。

在新发地从事菠菜批发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菠菜价格涨幅明显主要是从10月份开始的,批发价最高卖到六七元一斤,不过近期价格也在回落,维持在5元一斤左右。但同以往两三元一斤的价格相比,仍然显得相对较高。

价格并非在流通环节上涨

在市面上,价格上涨的主要是叶菜类蔬菜,一些保存期较长的蔬菜波动不大。在新发地从事蒜台批发30多年的老陈告诉记者,目前蒜台的批发价多维持在每斤3到3.5元之间,近期并未出现大幅上涨。

他说,像蒜台、山药之类的农产品,每年收割之后,即会被放入冷库长期存放,各个蔬菜供应基地都有专门的冷库租赁服务。只要备货充足,随时能够供应市场,短期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就不会出现。

相较于其他商品,蔬菜的供应链条并不复杂。蔬菜从地里到市民的餐桌,一般只需要两到三个环节,个别情况甚至只需要一个环节。

新发地批发市场 本报记者 倪兆中 摄

以新发地为例,这里的批发商会从各地的蔬菜基地进货,包括内蒙古、吉林、山东、河南、河北以及北京周边等地。李师傅从事茄子批发已经10多年,他说,进货的地点并不固定,主要由季节决定。“比如这段时间可能在山东进货,等到收完了,然后又到其他地方进货。”

李师傅说,批发商一般都会直接从种植户手中购买蔬菜,不过他们并不需要直接同种植户接触,而是由一些“代收”负责。这些“代收”并不是中间商,而是一群对当地蔬菜行情比较了解的人,“他们知道哪家菜多,谁家菜好,然后按每斤几分钱给他们信息费”。

蔬菜进入批发地之后,一些蔬菜配送商再从这里拿货,送到各大超市、餐厅。从事蔬菜配送的孙先生介绍,他们都有固定的合作超市和餐厅,对方每天会发送订单,注明所需菜品及数量,他们再根据订单前往批发市场购买。“一般情况下,这中间每斤也就加价一两元”。

而一些较大的超市或餐厅,则有自己的采购团队,他们可省去中间的配送商,直接从各大批发市场采购。

除了从外地购进蔬菜,在北京地区也有很多本地蔬菜供应。朝阳区双桥附近的一个农贸市场内几乎全是本地蔬菜。这里的很多商贩,基本直接从周边的种植户进货,个别摊贩甚至完全是自产自销。

对比市场内的菜价,虽然比超市略低,但总体也属于高价位运行。商贩小胡说,他摊位上的10多种蔬菜都是自己家种植的,父母及家里其他人负责种植,他主要负责运输和销售。“虽然我们的运费没有从远地拉来贵,但今年雨水多,普遍产量低,蔬菜的价格也是随行就市,因此价格也不会特别低。”

多种因素导致价格上涨

对于菜价上涨的原因,在新发地批发市场商户们的口中,说得最多的就是“减产”。一位油菜批发商告诉记者,他的菜主要来自河南省滑县。当地降雨成灾,蔬菜被浸泡,产量减少之后价格随之上涨。“大家都买不到菜,你出1块,我出1块2,价格自然就上来了。”

山东寿光的种植户赵先生告诉记者,他家种的蔬菜今年也在减产,对此前一段时间市场上的蔬菜短缺有明显感受。按一般情况,他家种植的花菜再过大约一个星期才收割,但因为有人要,便提前收了上来。

张晶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严重灾害性天气导致北方产区蔬菜减产“断茬”,是菜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张晶介绍,今年9月下旬以来,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等北方蔬菜主产区大范围长时间降雨,一些地区降雨量达到历年同期的极值,秋季蔬菜受淹现象普遍,处于换茬期的黄瓜、菠菜等品种,旧茬植株受损被迫提前退市,新茬定植推迟,上市量骤减导致价格攀升。菜田受淹积水导致机械难以下地采收,有些地区甚至出动无人机抢收,蔬菜采收成本明显上升。

“往年秋季露地菜是北方蔬菜市场供应主力,与后期冬季‘南菜北运’蔬菜和北方设施蔬菜衔接。”张晶说,由于北方秋季蔬菜受灾导致茬口衔接不畅,部分品种跨区调运增多、运距拉长,蔬菜运输成本上升。

据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相关人员反映,蔬菜经销商户提早启动南菜北运、西菜东进,先是到甘肃、宁夏、陕西收购菜花、西兰花,再到云南收购团生菜、小油菜、油麦菜,使得当地的这些蔬菜也供不应求、价格联动上涨。

张晶还提到,今年以来受上游煤炭、原油等原材料及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推动,化肥、汽柴油价格持续上涨,9月份我国主要化肥品种价格同比涨幅均超过50%,汽油、柴油价格同比涨幅超过20%,对蔬菜价格上涨也有一定影响。

货车司机李师傅也说,相比而言,这些运费一直偏低,油价上涨之后运费也不得不涨。他开一辆小型箱式货车,主要跑短途运输。比如他此前从内蒙古运菜至北京,运费1300元,近来价格也上涨到1500元。

菜价上涨产生多重影响

蔬菜价格持续上涨,并没有多少人因此受益。作为知名蔬菜供应基地的寿光,当地种植户也称并未因菜价上涨而获利太多。寿光一家蔬菜种植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家主要种植茄果类蔬菜,向各大电商平台供货。

该负责人介绍,由于有相对固定的合作伙伴,因此蔬菜基本不愁销路。地里此前也曾受灾,收成有所减少,直到近期才慢慢有所回升。尽管最近蔬菜价格不错,但算上各种成本,以及减产带来的影响,总体上看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只能算还不错”。

而在新发地,则有蔬菜批发商称因菜价波动而亏损。一位菠菜批发商说,他是从东北进货,进货价为每斤5元,最近几天,新发地的菠菜批发价多为每斤5到5.5元,甚至有个别批发商出货价低至4.5元,而他也只能跟随市场行情。尽管如此,他拉的一车菠菜卖了3天仍没卖完。

夜晚的新发地最为繁忙 本报记者 倪兆中 摄

在流通环节,价格还能随着市场行情而水涨船高,而最终压力则传到消费端。上文提及的市民蔡先生就称,菜价大幅上涨之后,他现在买菜就得“看着点买了”,只会选择一些确实有必要又想吃的菜品,一些可有可无的蔬菜暂时并不考虑。

某大型连锁超市的工作人员说,从整体销量上看,暂时还不能得出“菜价上涨导致销量减少”的结论,不过从超市的角度出发,也必然会考虑价格上涨所产生的影响,在蔬菜供应方面需要更加精准细致,既要保证供应充足也要避免过于积压。

记者同时留意到,随着菜价的上涨,一些超市也在悄然变换销售方式,似乎以此削减消费者对价格上涨的敏感。比如在某超市,此前按斤卖的香菜、茴香等蔬菜,最近变成了按把卖,每把一般六七两,单价自然也显得相对较低。

高企的菜价,也为食品行业的生产带来一些变化。比如一些酱菜厂,此前制作腌菜时主要用黄瓜头,最近转而腌制雪里红。新发地一位雪里红批发商告诉记者,他当天拉着一车雪里红刚到批发市场,就有酱菜厂的采购整车买下。

菜价的持续上涨,也提升了一些餐饮企业的成本。《中国经营报》记者日前随机询问了多家中餐及火锅店,回应目前确实感受到了菜价上涨的压力,不过并没有因为菜价上涨而提高餐厅菜品的价格。

一家中餐厅的店长说,店内各个菜品的价格是此前就定好的,难以随着蔬菜价格的波动而更改。对于餐厅来说,客人点菜主要是各类荤菜,素菜只占一小部分,如果生意火爆,基本能够抵消菜价上涨的影响。因此,短期内蔬菜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只能靠餐厅自行消化。

国家出手保障蔬菜供应稳定

对于未来蔬菜价格走势,张晶判断,今年秋季部分蔬菜供给偏紧已成定局,北方大棚蔬菜定植时间有所推迟,上市期也会较常年偏晚一些,预计短期内菜价居高不下的状态难以扭转。考虑到今年菜价普遍偏高,种植户扩种意向较强,目前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今冬明春蔬菜供应总量有保障。随着冬季蔬菜11月上中旬上市量增加,蔬菜供应偏紧的局面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价格也有望相应回落。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1.3%。

近期蔬菜价格上涨是否影响第四季度CPI,专家对此看法不一。有专家认为,食品价格占CPI权重较大,预计四季度CPI涨幅将低位回升;也有专家表示,在CPI构成分类及相应权重数据中,蔬菜的权重较低,肉类的权重较高,不会影响后期CPI走势。

商务部10月28日表示,积极开展保供稳价工作,每日跟踪蔬菜、肉类、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情况,密切关注全国及疫情散发地区的市场供求、价格变化,在强化监测预警基础上,部署地方做好今冬明春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适时投放政府储备,督促商贸流通企业加强产销衔接,增加重点时段备货数量,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北京市层面,北京市商务局也表示,将同时实施多种保障措施。包括引导企业加大供给,确保供应稳定;研究制定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减免进场交易费方案,直接降低经营商户和运输司机的进场交易成本;公安部门增加进京检查站工作警力,提升进京通行效率;加强市场监测,恢复疫情期间保供稳价工作机制;落实各区保供稳价管理责任,相关部门将定期向各区主要领导通报生活必需品零售价格变动情况;物资和保供稳价组每日沟通及时报告信息,每日研判及时发现问题,每日会商及时研究解决措施。

(编辑:郝成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