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为什么会成为外贸新引擎「跨境电商新特点」

互联网 2023-08-02 15:30:34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跨境电商为什么会成为外贸新引擎「跨境电商新特点」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跨境电商为什么会成为外贸新引擎「跨境电商新特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最新外贸资讯以及外贸开发客户技巧,私信我回复“广交会”,送你最新广交会国外采购商名录

1

Z世代群体成消费主力 拥抱“新势力” 推动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在我国消费快速发展的过程中,1995年至2009年之间出生的Z世代群体的消费能力、消费理念、消费模式等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成为消费的“新势力”。

Z世代是数字世界的原住民。数字技术的应用,让他们更加追求消费的个性化,重视产品或服务的文化附加值、创意附加值、情感附加值,因此,定制、独家产品、个性化服务受到Z世代青睐。在消费过程中,他们还会融入自己的审美品位、情趣爱好等元素,并将情感代入到体验过程中。

值得注意的是,个性化并不代表Z世代消费者离群索居。相反,他们往往会将个性化融入到特定的圈层,将社交、消费、兴趣等融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嘻哈风、街头风、复古风、摇滚风等各种风格兴起,形成了盲盒、潮鞋、汉服、JK制服、萌宠等圈层。在这些圈层里,消费者进行自由表达,分享购物经验与使用体验,但也不可避免受到关键消费者的影响。有数据显示,44%的Z世代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会受到圈层的影响。

在个性张扬的背后,是Z世代对悦己消费的追求,甚至愿意为兴趣商品、个性爱好等支付高溢价。Z世代非常重视颜值,超过60%的消费者会受到商品外观的影响,大部分消费者会为精美的包装付费。他们愿意为自己的颜值花更多的钱,购买化妆品的女性比例高达92.4%。对生活舒适的追求,还使Z世代偏爱洗碗机、洗鞋机、扫地机器人、烹饪机器人等各类“懒人神器”,在预制菜等方面的消费比例也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消费者。

Z世代更追求兴趣消费、体验消费。目前,体验消费模式快速增多,蹦床、漂流、冲浪、跳伞、滑翔伞等运动型体验项目消费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油画、花艺、国学、戏曲培训等文娱类体验项目正在成为消费新热点。

Z世代对便利性的追求使其更加偏好线上购物、社交媒体购物及旅行购物,消费更为场景化。以服装为例,中国近40%的Z世代消费者表示他们会在店内浏览但会在网上购物,各种社交媒体也成为Z世代的购物渠道,70%的Z世代消费者愿意在社交媒体上购买产品,远高于“90后”的58%和“80后”的60%。

Z世代也成为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的践行者。他们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环保主题,愿意为更可持续的产品和包装付费。在汽车消费方面,想购买新能源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Z世代消费者占到了将近一半(49.3%),远高于其他年龄段。

Z世代还是最敢于消费的一代。Z世代成长于中国经济崛起的时代,这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们敢于利用各种信贷产品进行超前消费。调查显示,56%的22岁至25岁的受访者表示会使用分期付款服务,36%的Z世代消费者的支出超出了其预算,86.6%的Z世代消费者使用信贷产品,而超过40%的Z世代消费者认为使用信贷产品是一种更明智的消费方式。

因此,企业应当针对这一群体的消费理念、消费模式、偏好和兴趣,量身打造出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尤其要借助Z世代消费者,打造出国货国潮国牌,并把Z世代引领的潮流消费融入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推动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Z世代的消费中还有一些不理性不健康的倾向,如盲目超前高消费、不切实际的冲动消费、超出偿还能力的借贷消费、炒作型消费,如炒鞋、炒盲盒等,针对这些情况,需要在舆论、政策等多方面发力,加以理性引导,从而使Z世代消费健康成长,成为新发展格局下的重要增长动力。

2

境外机构连续增持 人民币债券为何受热捧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数据显示,到今年7月底,境外机构已连续32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境外投资机构对人民币债券的热情有增无减。中国金融体系整体较为健康,估值泡沫相对于海外市场而言较小,人民币债券受境外投资机构青睐绝非偶然。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境外机构持有的人民币债券托管量已达33751.87亿元,创近5个月以来新高,到今年7月底,境外机构已连续32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境外投资机构对人民币债券的热情有增无减。

继2020年境外机构净增持逾1万亿元中国债券后,人民币债券依然保持如此高的欢迎度,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从基本面看,主权债券被境外资金持续增持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被认可的标志之一。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持续拓展巩固,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中国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十四五”实现稳健开局。人民币债券被境外投资者连续增持,充分说明境外资本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长期信心。

从资产配置视角看,人民币资产目前的性价比较高,成为外资“避风港”,全球资产配置需求高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其中,人民币债券有比较好的投资回报,比如,10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显著高于实施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国家的债券。2020年以来,外资购买境内债券约占全口径外债增幅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资产的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得到国际资本普遍认可,“增配中国”是外资的共同策略之一。

从环境因素看,金融开放为国际投资者选择人民币债券创造了更便利化的条件。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始于2002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出台,2016年债券市场开放明显提速。随着2017年7月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即债券通)推出,债市对外开放全面提速。今年7月份通过债券通新入市境外机构投资者26家,目前债券通汇集了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的2673家境外机构投资者。

从外资的视角看,随着富时罗素世界国债指数、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和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等全球主流债券指数纷纷将中国债券市场纳入其中、提高权重,外资配置动力不断增强,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渠道不断增加。近期有关部门表示,将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内探索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进一步加快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

从债券市场自身因素看,我国债券市场目前的泡沫风险相对较小,债券发行、交易市场稳健。为应对外部不利因素冲击,全球主要经济体实施大规模的财政货币刺激政策,中国则坚持实施正常的经济政策,人民币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保持正收益,弥补了全球安全性资产的不足。中国金融体系整体较为健康,估值泡沫相对于海外市场而言较小,这也成为吸引外资增配人民币债券的重要原因。

从投资规律看,在全球低利率环境下,中国债券市场利率水平相对更高,人民币汇率长期内存在升值趋势。相比于部分经济体零利率或负利率的债市收益率水平,中外债市利差相对可观,中国债市投资收益的比较优势明显。从长期看,中国债券市场“高利差 汇率升值”的双重收益令海外投资者怦然心动。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经济基本面、金融开放视角,还是从债市自身和投资规律视角,人民币债券受境外投资机构青睐绝非偶然。随着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债市将吸引更多外部投资者分享红利。在此过程中,对正常的资本跨境流动,应乐见其成,但必须实施金融安全战略,严防热钱大进大出的风险。

3

确保不"掉链",产业链供应链该如何补强?

重庆加速33条重点产业链“补链强链”;天津组织多场“接链”专项行动对接会;新疆以延链、补链、建链、强链为主攻方向培育打造一批产业链核心企业……近期,“补链强链”成为各地工作的关键词。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怎么补?如何强?专家认为,要分析好产业链、供应链,精准设计、精准施策、夯实基础,做强优势集群,补齐突出短板和弱项,进一步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着力补齐短板弱项

何谓补链?“就是补齐短板和弱项,确保关键时候不‘掉链子’。”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说。

去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进行了一次实战压力测试。从实践来看,关键时刻顶住了压力。“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我们在产业链、供应链上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所以,我们对41个大类的工业和下面的细类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绘制重点产业链图谱,找出空白点,也找出弱项短板。”肖亚庆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补链针对的是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当前,我国一些产业链存在短板,部分技术难度较大的产业链节点国内参与者较少,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亟需通过自主化补齐产业链断点,解决“卡脖子”问题。

以芯片领域为例,我国芯片设计较强,但设计软件EDA被国外垄断;封测水平先进,但制造环节薄弱。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补链、强链。

怎么补?肖亚庆表示,一方面要推进产业技术再造工程,针对弱项短板较集中领域,通过应用牵引、整体带动、揭榜挂帅等新机制组织攻关;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国已经布局了17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下一步将围绕产业创新,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发挥地方企业积极性,按照市场化、国际化的原则,使我国制造业创新体系更加完备,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锻造长板增强主动权

联宝工厂是联想全球最大的PC研发和制造基地,全球每售出8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来自这里,但庞大的生产需求让人工排产逐渐变得力不从心。为此,联想打造了人工智能排产方案,让排产耗时从原来的每天6小时缩短到1.5分钟,生产效率提升了16%。

数字科技赋能被视为强链的重要手段。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大中型骨干企业都积极建立内部物联网和数字系统,打造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73.5%和52.4%。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所谓强链,就是进一步锻造长板,让长板变得越来越长,增强发展主动权。”肖亚庆说。

锻造长板要维护产业链的完整性和规模优势。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传统产业链量大面广,许多传统产业链生产出的产品全球总量排在第一,因此着力提升传统产业链、保持产业链完整非常重要。

锻造长板要推动传统产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也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以及航空、航天、海洋等新兴产业领域,大力发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

锻造长板还要做好国内产业集群的优化布局,着力打造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产业只有集群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规模优势、发挥产业配套优势、发挥创新优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说。

锻造长板还应加快推进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布局。“要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体系,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利益共同体,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说。

4

六种外贸新业态,为何跨境电商跑得最快?

从天津市着力打造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链,到福建省将跨境电商作为外贸转型升级重要抓手,再到武汉市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快拓展海外销售渠道……跨境电商持续发力,正有力推动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

快速增长的数据凸显出跨境电商良好的增长态势。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了1.69万亿元,增长31.1%。今年继续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前6个月实现了8867亿元,增长速度是28.6%。

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不久前表示,日前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主要提出六种新业态,“其中跨境电商是当前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带动作用最强的一种外贸新业态”。

那么,跨境电商“领跑”外贸新业态的动力何在?

最大的优势在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基本形成,快速增长的体系初步建立起来。2015年以来,国务院分5批设立了105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基本覆盖全国,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

不仅如此,还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打法”。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六体系两平台”等成熟经验做法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六体系两平台”主要是信息共享、金融服务、智能物流、电商诚信、统计监测、风险防控等监管和服务的“六体系”,以及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和线下产业园区“两平台”。我国为此量身定制了近百项支持政策,初步建立起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框架。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国家口岸办还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了全国版、总对总的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跨境电商企业出口渠道也更加多元,有的依托大型电商平台开展业务,有的自建独立站开拓市场,还出现了像直播“带货”、大数据营销等新型商业模式。一批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已经成为世界跨境电商发展的新样本,也为各个国家发展电商提供了借鉴。

眼下,跨境电商已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接下来,应当从政府和企业等不同层面着手,推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

从政府层面看,一方面应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更好地发挥综试区对跨境电商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创新破解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难题,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促进外贸业态融合和贸易产业融合,带动各地开放型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则要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发展支持政策。研究制定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的清单,便利跨境电商进出口的退换货管理。

从企业层面看,则需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要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和拓展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优势环节。同时,也要用好跨境电商政策,海外供应商选择合适的合作方式,打通生产、流通与消费的各个环节,逐步实现向提供全流程优质服务的转变。通过不断加强政企协作,共同推动跨境电商发展。

5

“中国制造”海外叫好又叫座,原因何在?

据中国商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今年1至7月,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总值11.66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4.5%,增速为10年来新高。中国最新出口数据表现亮眼,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商品畅销国际市场,魅力何在?外媒纷纷寻找答案。

“几乎填满所有已知领域”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从出口市场来看,1至7月,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出口合计增长22.6%;与新兴市场贸易合作不断深化,对东盟、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合计增长26.5%,拉高整体出口增速13个百分点。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近日报道称,“目前,中国的出口贸易几乎填满了全球所有已知领域的产品。尤其是中国的电子产品,拓展到了全球更多地方。”

“疫情期间,‘中国制造’的标签特别受欢迎。”美国《纽约时报》一篇报道指出,“美国和欧洲的公司转向购买中国生产的零部件,被困家中的人们重新进行装修和翻新,还要在封锁期间储存更多食物,也转向了中国商品。”有外媒观察到,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带有“中国制造”标签的短视频十分火爆,许多外国网友点赞留言,询问如何购买商品。

韩国《中央日报》注意到,东京奥运会使用的比赛装备中,大约有一半来自中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11个国家、29名难民组成的难民代表团所穿服装,是由中华老字号品牌企业‘恒源祥’制作提供的;奥运比赛场上,中国制造随处可见,中国企业为乒乓球、羽毛球、举重、跆拳道、射箭、摔跤等多项比赛提供所需装备;中国网络技术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企业阿里巴巴利用3D技术追踪运动员比赛画面,为无法来现场的观众提供了良好的观赛体验。”

“中国制造业的竞争能力已经得到世界的认可。”《中央日报》指出,过去中国主要为其他工厂做代工产品,如今中国有能力为奥运会等各种国际比赛提供高质量的中国产品。“中国制造”出现在奥运会上,对中国运动员来说,是一种特殊的加油鼓劲方式。

《日本经济新闻》日前刊文称,中国企业正将重点放在创新和品牌建设上,以此来改善西方消费者的认知,从而打造全球品牌。文章援引一位市场咨询师的话说,中国品牌在“讲故事“方面表现得非常好,产品能同时满足功能和情感这两种需求。

“出口产品科技水平提升”

中国商务部指出,外贸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新能源汽车带动汽车出口增长。今年1至7月,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02.5%,增速创历史同期新高。

在路透社看来,时下中国电动车和新能源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中国最新五年规划下可再生能源的预期产能,足以为乐观预期提供充足的理由。”

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报道,中国对世界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一些全球顶级资产管理公司认为,鉴于良好的收益前景和政策支持,中国可再生能源类企业将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未来仍有进一步延续的空间,中国有望继续在全球电动车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生产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此外,业内主要公司的国际化扩张进一步增强了全球基金的信心。

随着中国制造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凭借科技范儿“圈粉”国际市场,引发外媒热议。

韩国《中央日报》指出,“中国制造”已不单单是“制造”,更是技术上的创造。利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制造的中国商品,是值得信赖的。“中国制造”的质量在世界名列前茅。

彭博社近日报道,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近年中国出口产品的科技水平在提高。该研究以出口产品的先进性和复杂性为指标,结果显示,中国2019年的排名比2018年上升3位。一位研究人员表示,尽管这项研究尚未包含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的数据,但他相信中国的排名将继续提升。“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已经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若要继续保持这一趋势,就要继续进行技术创新。”

“今日俄罗斯”网站8月7日刊文分析了哈佛大学这项研究传递的信号。文章指出,研究结果清晰表明,打压中国发展没有效果,中国不会减缓发展。“中国通过不断提升科技实力,在全球供应链上攀升而非脱离。‘中国制造’曾被误以为廉价、低端,但这与事实不符。这样的话语不仅带着对中国的成见,显然也没看到过去20年中国工业能力的转变。中国正通过增加对其他地区的高科技出口,克服华盛顿发起的贸易战和科技战带来的负面影响。”

“疫情下稳定全球供应链”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多国生产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不断提质增量,根据世界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媒给予积极评价。

“中国出口升至历史新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刊文称,当疫情搅乱全球,中国迈出稳健脚步,经济表现超过其他所有主要经济体。“中国开门做生意,满足了各国对防护装备和电子产品的大量需求。”美国《华尔街日报》也指出,中国能够大量生产和出口医疗物资以及笔记本电脑等居家办公设备。“中国工厂做好了为其他国家消费者服务的准备。”

希腊“现代外交”近日刊文称,中国经过30多年的专注、严谨和努力才获得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中国经济展现韧性。中国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保持不变。预计未来中国的低端生产活动将逐渐减少,继续在高端领域扩大出口市场份额。“从目前来看,有中国参与的全球供应链是稳固的。”

“中国现在是全球经济的基石。”“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的一篇文章分析指出,中国的供应链比任何国家更具韧性和竞争力。首先,中国劳动力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具有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其次,中国市场规模大,国内需求强劲,使得企业更易盈利和发展;最后,中国在诸多优势下早已确立全球贸易和商业中心的地位,具备全球规模的制造业和工业能力。再加上“一带一路”倡议和中欧班列的有力支持,中国仍是全球供应链的核心组成部分,一些西方国家鼓吹与中国“脱钩”,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外贸讯汇聚最新外贸资讯,分享外贸获客实战技巧

作者:外贸讯,每天分享最新外贸资讯,外贸获客技巧。关注并私信我回复“广交会”,送你最新广交会国外采购商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