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听听农民李正的“家庭农场经”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蔬菜大棚」听听农民李正的“家庭农场经”。
42岁的农民李正平时话不多,但进到大棚聊起蔬菜,他变得大方而健谈。
“我喜欢种菜,特别是大棚蔬菜。”李正说。6日,在山东省宁阳县伏山镇云山村的一个蔬菜大棚里,李正一边查看芸豆苗的长势,一边和记者聊起了这些年种菜的经历。
有着20多年“种植大棚蔬菜史”的李正是这个领域的“专家级农民”。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家庭农场的概念,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等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广农业规模化生产是大势所趋,我更加相信我的选择!”李正高兴地说。
目前有32个蔬菜大棚的李正,已经是一个“蔬菜农场主”。2012年,李正销售各类蔬菜20多万公斤。
“我现在搞这么多,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是经过仔细考虑才决定的。”李正说,从最早的1个蔬菜大棚,慢慢发展到今天,中间有过担心和退缩,但看到国家政策对农民承包经营的扶持和鼓励,也就放开手脚干了。
2007年,李正把自家2个旧大棚推倒,投资100余万元修建了18个高标准的大棚,妻子主要负责蔬菜管理,他负责蔬菜的销售和市场拓展,蔬菜农场经营有声有色。
“建大棚的时候是雨季,遇到不少麻烦,不过都挺过来了。”说起那段时间的辛苦,李正已很淡然。
李正是种植大棚蔬菜的老手,对于大棚的建设和蔬菜的管理很有一套。“大棚后墙的薄厚非常有讲究,能影响蔬菜的上市日期。栽菜既不能栽深也不能栽浅,浅了根系发展不好,深了透气性不好。”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培训,李正雇佣的很多员工也成了行家里手,经常被其他大棚种植户邀请去做指导。
谈到人们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李正给记者展示了他在大棚里的“新玩意儿”:粘虫板。“这些粘虫板效果非常好,飞虫一般跑不了。现在农药能不用就不用,肥料也尽量用家禽家畜粪便等土杂肥。”
李正坦言,食品安全是大事,像自己这样规模化生产,绝对不能出问题,因为你一棚菜有问题,最后你所有的菜都卖不出去,“咱可不敢冒这个险。”李正笑着说。
伏山镇镇长刘志强告诉记者,伏山是个蔬菜大镇,像李正这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已有30多家,呈现出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陈尚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