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人才」济宁市实施人才战略助力产业做大做强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济宁市人才」济宁市实施人才战略助力产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济宁市科技局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狠抓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全面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推动人才科技产业一体化,为建设鲁西科学发展高地、打造济宁经济升级版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营造一个宽松的“引人”环境。围绕构筑科技人才高地,济宁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济宁市“331”企业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奖励力度,对引进高端创新团队在项目支持、技术创新、产业培育方面跟踪服务,每年对为济宁市科技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优秀创新团队进行奖励表彰,最高奖为20万元;命名了首批十佳创新型示范企业,举办济宁首届创新创业大赛,与济宁学院联合共建产学研合作办公室,打造科技金融中心,开辟“携手共建创新型城市”专题栏目,全面营造集聚延揽人才的良好环境。
建立一套科学的“育人”机制。该市着力加强“五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快引进海内外领军人才;二是加快引进重点产业急需人才,采取柔性方式,为企业设置实用型、技术型“特聘专家岗”148个;三是加快培养创新创业管理人才,与天津大学联合开展企业高管研修培训班11期;四是加快培养优秀青年人才,济宁市科技局组建创业导师队伍,给创新创业大学生给予思路引导和创业融资等帮助;五是加快建设专业性服务人才队伍,开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实行“一人一策”和 “个性化”服务。目前全市共引进海外高端创新创业人才35名,“千人计划”专家11人。积极推荐济宁市优秀科技人员申报2013年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
搭建一个发展的“留人”平台。立足职能,该市着力推动科技平台建设,为各类科技人才提供创新创业发展舞台。一是高水平建设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今年先后制定完善11项管理制度,新引进2个高层次研发团队,成立了联诚新材料新能源和山东省工业水处理研发中心,截至目前,共引进16个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成立了8个专业技术研发分院,研发人才达266人,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二是加快建设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孵化园,占地171亩,目前已完成与颐高集团的签约合作,共同打造一个集政、产、学、研、金为一体的人才创新创业高端服务平台;三是规范发展鲁南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与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北方技术市场、上海久有基金、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等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制定出台了《济宁市技术经纪人管理办法》,开展技术经纪人培训班,为企业输送和培养专业人才。四是启用济宁科技金融中心。改革科技投入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实现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完善创新资金链,助推高新产业发展。
形成一套创新的“用人”理念。人才结构决定着产业结构,济宁市牢固树立引进一个人才,组建一个团队,打造一个产业的全新理念,坚持“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原则,注重顶层设计,鼓励创新团队整体引进,把科技资源向科技人才团队倾斜,引领科技产业做大做强。今年8月份,由“千人计划”专家侯士峰博士带领的团队研发的项目完成中试进入产业化阶段,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6.8亿元。在引才范围上,既延揽包括科技金融、孵化器运营等方面的管理人才,又培养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在留人机制上,既注重通过高管研修班等正规的办学形式提升人才素质,又注重通过举办行业交流、企业家沙龙等文化活动,营造人才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切实将济宁打造成人才的家园,创业的乐土。
11月10日,央视《新闻联播》对济宁市依托生物技术、高端材料等新兴产业创新平台聚集人才的成功经验做了专题报道。如今,济宁市已逐渐形成完备的科技要素链条,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积极创建科技人才服务品牌,真正实现了一个人才带来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的良性循环。(苏 振 冯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