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互联网」你知道“大智移云”吗?

互联网 2015-01-27 17:54:52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大智互联网」你知道“大智移云”吗?。

目前,互联网正步入新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互联网专家邬贺铨将其总结为“大智移云”(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时代。“大智移云”不仅深刻影响人们生活,更酝酿新一轮产业变革。“大智移云”因何而生?它们之间有何关联?“大智移云”时代我们如何作为?为此,记者专访了邬贺铨。

“大智移云”彼此相互促进,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技术载体和推动力

记者:您判断进入“大智移云”时代的依据是什么?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云计算之间有何关联?
邬贺铨:“大智移云”是我在2013年8月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提出来的,其中“智能化”包括物联网和大数据挖掘支撑的用户体验。
我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综合到一起,提出“大智移云”概念,主要是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经超过5亿,流量几乎年年翻番。移动互联网是以人为中心的,从用户角度看,“大智移云”中,移动互联网最为关键,正是它的发展,让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和应用从概念上的讨论变成了现实。比如,早在2008年我国就提出了要建设物联网,但多年未成规模。手机等智能终端载体的飞速发展,大大推进了物联网的研究和应用。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结合,又使大数据的产生与收集成为可能。“大智移云”彼此又相互关联,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应用需要云计算支撑,大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挖掘反过来助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使软硬件更加智能化。
记者:您认为2014年是产业互联网元年,这与“大智移云”有何内在联系?
邬贺铨:“大智移云”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技术载体和推动力。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交融渗透,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有望掀起新一轮产业变革。
互联网创新平台一直在变化。1985年以前是计算机;2005年以前是传统互联网;现在一直到2020年,将会以“大智移云”为中心。创新平台的每次演变,都会改变产业和技术路线。“大智移云”时代,智能化的终端、移动互联技术,将使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头25年主要是学术研究,1994年转为商业应用,2014年正好是商业应用20周年。“大智移云”时代让互联网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将与产业深度融合,迈入产业互联网时代。

在产业互联网,软硬件、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提速,生态系统争夺加剧

记者:请您具体谈谈“大智移云”阶段的产业互联网有哪些特点?
邬贺铨:首先,制造业尤其是传统ICT(信息通信技术)的制造将智能化,卖产品扩展到卖服务,硬件的价值将更多体现在软件服务上。近年,ICT企业纷纷转型,服务收入、软件收入明显上升。比如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成功转型为生产型服务业公司。
其次,“大智移云”将推动软硬件加速融合。比如,传统的软件公司谷歌,不仅收购物联网公司,还向移动通讯、无人驾驶车方向拓展。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是利用所掌握的大数据向硬件领域渗透。通信和计算机融合提速。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等通信公司过去一直都是手机市场的佼佼者,现在没有一个卖手机;如今几大手机厂商——三星、联想、苹果,原来都是卖计算机的公司。
第三,“大智移云”将进一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特斯拉汽车的竞争力就在于它的智能化。与其说特斯拉是纯电动汽车,不如说就是信息化汽车。
第四,“大智移云”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此前,我们习惯于批量生产,未来可能是流水线的个性化生产。
第五,“大智移云”时代的产业互联网,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突出表现在,它不再依靠单一的产品竞争,而是搭建生态链,靠服务来竞争。谷歌、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在经营主业外,更重要的是打造生态系统。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终端制造水平整体处于低端,核心技术尚待突破

记者: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智移云”发展路径有何不同?
邬贺铨:欧美国家虽没有“大智移云”的概念,但普遍认同包括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在内的信息技术是新产业革命的代表性技术。2012年,奥巴马启动美国大数据规划,今年又提出工业互联网战略,强调大数据和物联网的结合。德国去年提出工业4.0概念,希望利用智能信息,实现制造工厂里所有生产环节,甚至相关工厂之间的集成,最终实现供应链到用户的集成。工业4.0提出用大数据、智能化等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大智移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与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以及先进制造技术等结合,推动产业互联网走向深入。
在推动互联网产业应用上,由于社会环境的差异,我国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我国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给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空间;又如,我国商业发展地区差别大,但物流成本相对廉价,促使了电子商务爆发。但我国在大数据收集、挖掘、分析方面与互联网技术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一方面,我国数据收集面临的体制壁垒比较多,有些政府和行业数据不公开,往往有数据的单位不一定会挖掘,会挖掘的单位不一定有数据。此外,我国还面临应用生态不完善、智能终端制造水平整体处于低端、核心技术尚待突破、自主产业技术尚待建立等挑战。生态系统竞争落后于人,最终会影响产业互联网各方面的发展。

“大智移云”等新技术将给传统行业带来挑战,但也会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记者:在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大智移云”能发挥多大作用?
邬贺铨:“大智移云”开启的产业互联网时代,对于正处产业转型升级期的中国来说,是难得的跨越发展机会,也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
“大智移云”极大地降低了信息化的门槛。年轻人在淘宝上创业,在开源平台上开发移动应用,在创客空间创造智能硬件……以前这些高技术、高资本密集的创造活动,如今普通人都可以参与了。因此,我多次向政府建议,应大力发展云计算,扶持第三方建立云计算平台,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门槛。
“大智移云”为代表的新技术短期内将对传统行业带来挑战,但也会倒逼企业改革,传统行业要有“宁可死在向互联网转型的路上也不等待”的决心。“大智移云”时代,自我革命将是常态化,不要害怕改变。互联网只是工具,只会颠覆传统行业的模式,不可能颠覆传统行业。
记者:除了搭建平台降低信息化成本,对于更好地迎接“大智移云”时代,您还有哪些建议?
邬贺铨:作为重要的分析工具,大数据的应用将日益重要。我国要利用大数据,就有必要完善立法,明确数据的所有权与使用权,什么数据应该公开,什么要保密,做到有法可依。现在,我国公路、航运等基础设施都有法,唯独没有电信法,没有网络法,这一局面要尽快改变。此外,还要提倡数据共享和开发,数据孤岛的价值是有限的。
此外,应当加强核心技术的创新。目前,我国很多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比如手机操作系统和芯片多是国外的,自主知识产权积累比较薄弱。“大智移云”时代,我们面临着一些新机会,要敢于突破,走到技术发展前头。还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智移云”时代,新的业态不断涌现,资源垄断的行业将受到冲击,依靠信息不对称建立的差异化优势将不复存在,要打破垄断,更好地让市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