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洽谈会」第八届百名专家淄川行活动硕果累累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淄川洽谈会」第八届百名专家淄川行活动硕果累累。
一方是来自国内85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的282名专家,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11名院士;一方是求贤若渴的淄川区委区政府和600多家企业代表,在插上互联网翅膀的科技服务新时代,两者相遇,将会碰撞出怎样的激情和火花?
282名专家助阵 线上线下结合
第八届百名专家淄川行活动硕果累累
雨后的淄川碧空如洗。
7月18日——19日,由淄博市淄川区政府主办,山东省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山东省技术市场协会支持的第八届百名专家淄川行暨科技成果引进洽谈会在淄川人民会堂开幕。两天内,鲁中(淄川)科技服务平台开通,科技成果引进洽谈会、科技副区长座谈会、齐鲁工业大学与淄博唯能陶瓷产学研合作基地挂牌仪式、淄川建材城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启动仪式、山东中纤越弘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硼酸生产线落成仪式、富硒农业报告会暨农业专题对接洽谈会、机械制造、医药化工、非金属材料等系列专题对接洽谈会轮番上演。
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鲁中(淄川)科技服务平台的开通为技术交易和产学研转化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展示舞台。平台将与洽谈会线上线下紧密结合,使洽谈会形成两天盛会、常年对接、永不落幕的新局面。
记者从淄川区科技局了解到,鲁中(淄川)科技服务平台主要设有科技政策咨询、技术成果、项目供需信息等栏目,将立足淄川、辐射鲁中,面向全国整合资源,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满足企业技术、政策、人才、金融、服务需求,集技术转移、政务管理、政策资讯、企业服务为一体,并建有PC客户端和手机APP,实现三大平台的跨平台交互。
此外,为加强科技资源共享,鲁中(淄川)科技服务平台与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进行了链接,打通了淄川链接国内外科技资源的的最后一公里——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四方的职能和资源得到充分的沟通融合,而且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0形式,也为互联网时代下科技服务践行了新尝试。
开幕式尚未开始,科技成果引进洽谈会前就已是人声鼎沸。各大科研院所、高校通过展台、宣传页、光碟等形式,进行学校宣传、优势学科展示以及科研成果推介。记者注意到,东南大学的成果展位早早就占据了展厅门口的“咽喉重地”。
“在这里最显眼,抢占先机”。前来参会的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李鸿伟告诉记者,学校每年都会收到全国各地几百份产学研洽谈会的邀请,由于精力和时间等问题,参加的洽谈会并不多,但淄川举行的成果洽谈会却几乎每年都来,这不仅源自当地政府对科研的重视,还因为淄博企业对产学研结合的热情,淄川丰沃的科技土壤。
“2015年,我们在此设立了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淄博)中心,作为老工业基地,淄博的企业有强烈的转型升级愿望和实力,同时淄博的产业也与我们学校优势学科相通。对高校来讲,洽谈会不仅是产学研转化的平台,也是高校教师认识市场需求、调整科研方向的良好契机。此次参会我们带来了学校近千项科研成果,对未来的合作前景很有信心。”。
同样,这次洽谈会也受到了企业代表的一致好评。
来自淄博泊陆丰泽门窗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胥克杰连用了两个“非常好”来表达参会的感受。作为一家以门窗生产、销售为主的民营企业,随着近年来房地产行业活跃度的降低,公司经营也进入了发展的疲惫期。如何找到新的发展点,成为胥克杰等公司领导层的心头大事。
“现在靠产量来发展的老一套办法不行了,公司想要有活路,必须依靠科技。我们这次来参会,就是想找找有没有适合我们公司发展、有科技含量,同时能够跟淄博产业相结合的项目。”作为当地颇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胥克杰和公司副总谭云昌几乎把所有来参会的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料都拿到了,也初步找到了心仪的科技成果。
“我们感觉可以跟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柿子深加工项目进行对接。淄博有大面积的柿子林,但价格太低,造成柿子很多都烂在树上。老百姓只好把很多上百年的柿树当木材砍掉,非常浪费。而中医药大学的这项技术,不仅能对柿子进行各种产品的深加工,还能在柿子叶里提取种药,感觉这个非常好。”
同时,胥克杰还告诉记者,以前来参会,会议内容自己光靠笔头记不全,这次开通了网上平台,有什么想了解的,平台里搜索就能看到,“这也是科技新方法带来的好处。”
院士专家合力助推,百名专家淄川行活动结出累累硕果。在为期两天的第八届百名专家淄川行暨科技成果引进洽谈会上,共有53个项目进行集中签约,其中机械制造类16个、新材料类10个、医药化工类9个、现代农业类13个、其他类5个,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对加快高校院所科研成果产业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淄川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淄川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人才引进和创新创业平台等载体建设,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百名专家淄川行暨科技成果引进洽谈会从2008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为企业、高校院所搭建了合作共赢的良好平台。累计有1500多名专家参加活动,与30多所高校院所、20多名院士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签订合作项目300余项,许多“粗老笨重”企业由此开始向高新技术企业“华丽转身”。”淄川区科技局局长晏明君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