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人才」解读创新驱动发展的“合肥经验”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合肥人才」解读创新驱动发展的“合肥经验”。
2月6日,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举办的“科学岛之春”社区春晚上,院长匡光力透露,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项目刚刚获批在合肥建设。
科技创新爆发出的巨大生产力,使合肥一路“跨栏”式奔跑,实现新常态下“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十八大以来GDP年均增长10.1%,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5%。2017年GDP突破7200亿元、增长8.5%。
创新成果“花开不断”
2004年被确定为科技创新试点市以来,合肥市不断刷新科技身份标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朝着国家创新策源地目标迈进。
仅在过去的一年,合肥科技创新亮点频出:被誉为“人造太阳”的东方超环,实现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潘建伟团队取得多项世界领先的量子通信成果,实现世界首次洲际量子通信;汽车变速器、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2017年10月,江淮汽车首次发布自主研发的液冷技术,实现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技术重大突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可以将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10至35摄氏度之间,超低温环境下也可正常充电。”江淮汽车副总经理、企业技术中心负责人严刚说。
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并非新能源汽车产业独有。新年伊始,科大讯飞再获喜讯:其与哈工大联合实验室再次在由斯坦福大学发起的机器阅读理解领域权威评测中登顶。其所在的“中国声谷”,已形成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到应用的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链,去年实现产值超500亿元。
如今,合肥已形成人工智能、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创意文化六大产业集群,2017年以来产值平均增速近20%,培育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
顶尖人才“纷至沓来”
科技创新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均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1月19日至21日,近300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齐聚合肥,围绕合肥创新型城市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进行交流。“合肥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青年“千人计划”专家、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刘青松说。
刘青松所在的强磁场已聚集中科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尖端人才40余人,归国人员50余人。以刘青松为代表的“哈佛八剑客”并非安徽人,却接连在此安家。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王俊峰说,看中的是这儿的平台和前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这么好的仪器,没道理做不出东西来。”另一位归国哈佛大学博士后张钠说,老外看了这儿的实验条件,都羡慕得不得了。
来自五湖四海的顶尖科技人才正不断汇入。“公司刚搬到合肥,就收到百人计划补贴。这几年,合肥对人才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强,在这里创事业既方便也舒心。”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技术总监姚晨光说。这家公司研制的工程塑料,在国际上处于“尖端”。
合肥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的“磁石效应”日渐凸显。截至去年12月,合肥已拥有各类人才173.3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86万人,两院院士108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74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06人。
合肥经验“异军突起”
这个缺少先天优势的中部城市,何以燃起科技创新的“燎原之火”?在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何江看来,合肥的城市精神就是开明开放、求实创新。“合肥市的第一条供暖线就是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合肥人坚信,人才是第一资源。”
为了让高层次人才“来得了待得住干得好”。2017年,合肥出台“人才20条”,助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在签证居留、期股权激励、个税优减、生活配套等方面给予最高规格的保障。
在合肥,最珍贵的是“上下而求索”的信心与决心,不断为科研人员松绑。合肥早在2009年便“悄悄”取消了政府的科技成果鉴定,以市场论英雄;科技人员可享受成果转化超七成收益;推进股权激励和分红激励,已激励人才1200多人,激励总额4.7亿元。
作为全国首批科技金融试点,为发挥财政资金撬动效应,合肥在全国率先出台“1+3+5+N”政策体系,特色有三:一是覆盖面广,包括处于孵化期、成长期、壮大期等不同阶段的科技企业;二是动态调整、“量身制定”实施细则,如支持中国声谷建设出台若干政策;三是方式新,探索专项资金“借转补”、创新贷、产业基金入股、电子服务券及多方分担风险的科技保险小额贷等支持方式。
从过去的“县城省会”,到如今的创新高地,合肥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