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打造科创之城「昆山创意产业园」
最近很多人关注昆山打造科创之城「昆山创意产业园」,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昆山打造科创之城「昆山创意产业园」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祖冲之调任娄县县令。当时,娄县县治设在今昆山市玉山镇东北一带。
在昆山为官数十年,祖冲之想不到的是,昆山人民传承了他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的探索科学、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从凭借敢为人先、敢闯敢拼的精神,走出一条闻名全国的“昆山之路”;到科创之城建基打桩,迎来一幢幢科创大厦和楼宇;到围绕产才融合、产城融合,加快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建设;到融入长三角、链接港珠澳、深耕“一带一路”,抓住国家战略叠加机遇以开放促创新……科创昆山,不断润泽着这一方水土和来此创新创业之人。
2020年,这座面积只有931平方公里的县级市,已实现GDP总值4276.76亿元,连续15年位居全国百强县之首。
“第一县”,何以是昆山?何以最昆山?
优质载体撑起“四梁八柱”
集他人所长,创昆山之新。科创之城的建设往往面临土地资源限制等难题。“当时,深圳经济特区在全国创新破题科创产业用地并推出MA政策。2019年,昆山因地制宜在全省率先出台科创产业用地(MA)政策,推动传统工业区向科创园区转型,打造人才科创新地标。”一名昆山干部回忆道。
前所未有的新政策,让2016年就竞拍下一处存量老旧厂房并提前清退改造的昆山城投集团觅得新机遇——蒲公英周市科创产业园开园,也让不少企业“尝了鲜”。
昆山奥维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工业级高性能工程塑料3D打印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等。该公司执行董事游立新说,作为首家入驻园区企业,公司迅速成长,接单量大大增加。“光国内一家汽车手板行业龙头企业,就与我们签订了最高1个月20多万元的生产订单。”他表示,今年底公司将搬迁到蒲公英科创产业园二期厂房内,并将生产场地扩大为现有的3倍。
这段时间,蒲公英周市科创产业园二期项目正热火朝天地赶工建设。“二期将建成昆山首个高层厂房,共有7层,配备电梯和卸货平台,便于入驻企业的设备设施进出。”园区建设方、昆山城投房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陶燕灵介绍,除了“工业上楼”,二期园区还将配套研发大楼、智慧共享餐厅、高端人才公寓等,以便更好地为园区企业服务。
在对标找差学习时,昆山的干部还意识到,昆山当下不缺项目孵化空间,缺的是项目加速空间,需要大量的加速载体来承载好项目。
紫竹·麦垛(昆山)科技企业加速器由上海紫竹高新区与昆山高新区“双向赋能”麦垛创业社区,助力实践沪苏之间、国家高新区之间全新的合作模式,按照“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小而强”建设运营理念,将探索跨区域成果转化和产业合作的市场化可复制运营路径。
“这边是区域业务板块,做成同心圆的形状寓意我们所做的事情贯彻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1至3楼将入驻人才产业化项目,4楼是未来的联合办公及研发区域……”3月初,记者来到昆山市高新区晨淞路128-1号,紫竹·麦垛(昆山)科技企业加速器已勾勒出雏形。看到2020年的规划图纸正慢慢变成生动可见的现实,苏州麦垛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洪云的脸上满是喜悦与激动。“差不多3月底就可以正式投入运营,项目也能全部入驻了,到时候你再来看,将会是一栋集聚了科技、资本、知识产权等元素的新型科技创新载体!”陈洪云说。
“一廊一园一港”科创载体建设初具雏形;全市累计启用科创承载空间总面积达422.38万平方米,现有各类科技载体144家;运用MA政策的蒲公英周市科创产业园、铱工场周市科创产业园、花桥财智科技园、铱工场千灯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或已开园开工或正规划启动建设……通过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昆山科创之城的“四梁八柱”愈发夯实。
人才引擎指引阔步向前
“昆山工厂装修最近刚完成,马上准备把河北实验室的设备搬运过来。”忙完公司和最近几项工程业务的事,昆山中环科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多这两天可以稍稍舒一口气。在环保领域一路走来,李多深感企业发展的艰辛。“国内环保市场发展起步晚,低端技术过剩、产业集中度较低、缺少工艺集成经验等,都是当前面临的大挑战。”
当然,他也非常庆幸自己当年做出落户昆山的决定。他说,昆山中环科本被纳入昆山第二批“头雁人才”团队。自2019年在昆山开发区注册成立以来,已获批昆山下发的7500万元资助,这对成长型企业来说,大大提升了创业激情。李多说,短短时间内,公司年销售额达6000万元,今年预计可实现近2亿元订单额。
项目,对于昆山而言,就好比是琼花,播撒种子后静待花开全城;而人才,则更像是一块块昆石,为科创之城不断奠基。
翻阅昆山市人才办资料,2017年,针对当时的新形势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强市建设的若干措施(试行)》(昆委〔2017〕13号)(简称33条),并相继出台了双创、产业、高技能、外专、金融、乡土人才等相关配套政策;2018年,出台昆山“头雁人才”工程实施办法和人才安居等专项政策,开启了招引顶尖人才的新局面;2019年,出台完善了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子女入学、机场礼遇等服务类政策,制定了“与清华合作十五条”专项措施;2020年,又陆续出台关于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技术经纪服务奖励、优秀人才贡献奖励等专项政策,修订了人才安居实施办法。三年共制(修)订67项政策措施,基本形成了以33条为核心的“1 X”的集成式人才科创政策体系,特别是头雁、人才贡献奖励以及与清华合作十五条等独具特色的政策措施引起了广泛关注。
“当前,我们正对标深圳、上海、杭州等先进地区做法,结合昆山实际,调整更新4.0版共约20条政策。”昆山市人才办主要负责人介绍,4.0版政策围绕打造“金字塔”式人才结构、创新企业培育链条、科创空间布局链条、科技金融支撑链条,集成科技、产业、金融等政策,构建全方位、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政策体系,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以及与上级政策的衔接性将进一步提升。
昆山人才政策的蝶变史,也是其科创思路的发展史。早些年,昆山围绕人才科创要求提出产业、人才、城市三个维度词。最早阶段通过引进外资企业、开办乡镇企业,带动人才流入;现在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提升,产业与人才需要同步引进、相互交融;而在不远的未来,昆山还将通过以人才引领强产业、以核心团队催生新产业的模式,共同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随着人才政策、服务、空间载体等创新生态的持续优化,人才项目的集聚效应开始显现,梯次分明的人才项目集群正在阳澄湖畔加快形成。目前,昆山共有国家级领军人才139人,为全国县(市)之最。累计认定昆山头雁人才团队4个、头雁人才2人,院士项目89个。2020年新增人才项目795个,2018-2020三年新增人才项目总数达到1880个。
“如意”服务助力行稳致远
改革和创新,是这片土地发生巨变的主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中期,昆山还只是苏州六县中经济排名倒数第一的农业县。真正扬眉吐气,是从1992年8月自费建设的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与地理位置、资源要素等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人的观念和眼界。
历年来,“学特区”“对外开放”“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等精神被深深刻在了昆山干部干事创业的基因里。
“现在围绕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目标,我们在新征程中再次重走‘昆山之路’、再次拾起自费建开发区的激情与担当。”昆山干部的话语铿锵有力。“来到这里最大的感受就是政府讲信用,对项目的承诺该怎样就怎样,不会差你一丝一毫。”陈洪云说;“我们第一家入驻蒲公英周市科创产业园,敢做第一就是看中昆山的创新性:在园区,我们直接拎包入驻,有园区物业管理,公司能更好地投入生产。”游立新答。
……
集成275项“政策、生产、生活”三张服务清单,实现一站服务、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键优享,打造“5A”级人才科创服务机制。整合市级10余个部门共计20余个人才科创财政资金专项入驻中心,集成统一申报平台,累计申报项目11141个,兑付资金近16亿元。人才科创服务专窗在全市11个区镇全面布点,并向15个重点科创园区延伸,实现服务体系“一站多点”,累计办理各类业务904件,服务人才科创企业开办447家。集中受理机场礼遇、医疗保健、子女入学等24项生活服务事项,高层次人才可在“昆山科创”微信公众号一键尊享,累计办理848件。成立人才科创党建联盟,组建“助企惠民”党员先锋服务队,共走访企业761家、解决问题7744件……“不对八方来客说‘不’,让在昆企业感受‘事事如意’,这是我们的职责使命。”昆山市人才科创发展中心副主任高豫立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昆山,处处可见文人大家顾炎武的大国大爱精神。回眸昆山推进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建设已快三年,这艘“科创昆山号”巨轮早已不是启航,而是乘风破浪、逐梦远航。江苏经济报记者 王长峰 刘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