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集团 镍「青山控股集买的镍」
最近很多人关注青山集团 镍「青山控股集买的镍」,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青山集团 镍「青山控股集买的镍」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相比于其他业内巨头,作为国内不锈钢和镍铁资源龙头老大,青山控股可能很多人听都没听说过这家企业。不过低调不代表没有实力,根据《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数据显示,青三控股在全球500强位列第279位,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到第80位,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则可以排到第14位。
青山控股创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开始是以不锈钢业务起家,随着规模的逐渐发展壮大,其企业实际控制人项光达就想着自己控制产业链,因此介入了金属镍的行业,众所周知金属镍是生产不锈钢相关产品重要的上游原材料,在目前的金属镍消费结构中,不锈钢占据全部比重高达80%,电池占比为5%。而青山控股方面,公司目前镍产能占据中国总量半数,全球份额超过10%,两项数据均位于全球矿业企业之首。
不过大宗商品的交易是存在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作为金属镍的生产企业,青山控股最担心的就是金属镍的价格下降,比如青山控股生产1吨金属镍的成本为10万元,假设半年后金属镍的市场价格升到了20万元/吨,对青山控股而言,没有损失,此时卖出去大大的赚钱;但如果跌到了5万元/吨,那么青山控股此时出售金属镍就是亏损了。
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因此青山控股就在期货市场上卖出个一份合约,比如约定6个月后,按照12万元/吨的价格出售金属镍,如果到时市场价格低于12万元/吨,那么这份合约对青山控股而言就是赚钱的(比如6个月后市场价是8万元,青山按12万元的合约价格交易,每吨就从原来的亏2万元,变为了赚2万元,这份合约相当于给其带来了4万元/吨的利润);但如果届时市场上金属镍的价格高于12万元/吨,这份合约对青山控股来说就是损失的(比如市场价是18万元/吨,青山原来可以赚8万元/吨,但按照12万元/吨合约价交割,就少赚了6万元,这份合约对青山而言就是亏损的)。
如果是青山控股按照自己的交付量在市场上出售这份合约,那么根本不会有什么问题,在怎么的都能保证盈利2万元(12万元/吨交易价-10万元/吨的成本),比如青山控股6个月后能交付的金属镍是10万吨,那么它在市场上出售10万吨的金属镍期货合约没有任何问题,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青山控股出售的20万吨的金属镍合约,超过了其自身的产能,如果按照以前市场,即使届时需要交割,自身的货不足,青山控股也可以通过调配来满足合约,但是谁知道俄乌战争爆发,俄罗斯的金属镍被禁止出口了,要知道俄罗斯可是全球第一大镍业生产国。
市场上,青山控股的主要对手英美瑞士合股的跨国商品贸易和采矿公司嘉能可看到了机会,知道青山控股存在无法按期交付足额镍的这个漏洞,所以在市场上疯狂收购金属镍合约,由于疯狂收购,属于伦敦交易所的镍价,短短时间内,就从一两万美元/吨,涨到了高峰期10万美元/吨(青山控股签约的期货是2万美元/吨交割)。
对于青山控股而言,此时危机相当大,为什么呢?因为按照期货市场的规定:如果合约到期交割中的卖方没有可交割的货物,使得交割无法完成,首先青山控股缴纳的履约保证金会被强制平仓(按照20万吨,1吨10万美元计算的话,总价值约为200亿美元,按照交割前正常30%的保证金计算,就是60亿美元),再加上无法履约,交易所会对卖方处以罚款,通常是交割物值的15-30%,按照伦敦交易所的尿性,肯定是顶格,所以青山控股的损失就可能达到120亿美元,折合将近756亿人民币,显然这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按照西方那方的剧本,本次的结局就是在到达交易日,青山库存只有少量,而市场上已经买不到更多的,或者说市面上的已经被西方逼空,疯狂涨价到10万美元,只能交不了货物被处罚和强制交易,即使能在市场上买也溢价到天价,怎么都是一条不归路,而且青山控股为了这次期货合约还抵押上印尼矿权的60%,这次过后印尼矿权就能到西方手里了。
不过万幸的是,青山控股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后盾(这里就不明说了),神秘的力量最终帮青山从国内调配到充足的货源进行交割,这个时候锅就甩给了西方的嘉能可,要知道嘉能可本来就是生产镍的,也是卖家,在加之之前为了逼空青山,在市场上囤积清货及买入合约,如果再吃下青山控股这批货,到时候青山没拿下,自己反而就要成冤大头了。那这时候,嘉能可该怎么办呢?两条路,要么收下青山的这20万吨镍现货,要么玩儿赖。而结果是明显的,嘉能联合伦敦交易所选择了玩赖,所以西方人的嘴脸在此次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去年的中行的“原油宝”事件,只不过可一不可二,这一次我们赢了,但青山之所以能赢,完全是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否则这次青山不死也是伤筋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