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的企业社会责任「滴滴 国有化」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滴滴的企业社会责任「滴滴 国有化」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滴滴的企业社会责任「滴滴 国有化」,希望能帮助到您。
文/特约作者周稻晴
“和平年代,人民的奋斗换来了今天企业的发展,这是一个不可撤销的契约,捍卫这个契约,是今天企业家真正的财富责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沙烨,在题为《中国企业家的财富责任》演讲中,这样形容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逻辑。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正式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这项伟大事业中,各个行业的企业力量深度参与脱贫攻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的财富责任。接受表彰的1981名先进个人中,滴滴出行CEO程维是唯一获奖的知名互联网企业掌舵人。
从2012年到现在,程维和他创办的滴滴时常在话题中心浮沉。一开始,作为年轻互联网公司的代表,尝试用科技改变出行的滴滴一路飞奔向前。但慢慢地,各类问题浮出水面,2018年两起安全事件,把程维和他的企业送入舆论风暴的漩涡中反复撕扯。之后,滴滴持续开展安全整改,2019、2020年,先后在安全上投入高达20和30亿元。
疫情之下,滴滴率先做出了一系列防疫举措,也使人们关注到,滴滴在出行安全上不间断地默默投入,车内录音录像、紧急联系人、行程分享、路线偏移警示等一系列安全措施,已不知不觉成为行业标准。
程维也反思:滴滴早期是快速发展的公司,如今必须是承担责任的企业,要为司机、用户、社会承担责任。一些数字或许可以解释,这些年来,除了在安全上的努力,滴滴还把精力花在了哪些地方——2019年,产业链上下带动1360万个就业机会,累计有3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滴滴获得收入,为5万余名退役军人提供了工作。
如他自己在滴滴8周年的内部会议上所说,“今天的滴滴,不仅是个生意、商业模式,更是很多人的收入来源,这个收入对于司机和后面的家庭而言,可能是下个月的房租,是买米买油的钱,是孩子的学费。8年来,我最骄傲的不仅是我们取得的成绩,而是因为有滴滴,可以为行业、为社会、为千百万个家庭做一些事情。”
社会型企业的天然基因
回馈社会时常被视为企业做大之后的必由之路,而从社会痛点上长出来的滴滴,天然地带有这种基因。数据显示,滴滴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灵活就业平台之一。仅2019年,滴滴平台就在国内带动了1360万个就业机会,司机、单车运维等直接就业机会760余万个,汽车生产、销售、加油等间接就业机会近600万。
很多人在滴滴获得了收入,有贵州毕节靠开网约车把五个孩子送进了大学的司机;有和丈夫离婚之后,靠开网约车重新振奋的单亲妈妈;有陪读的单车运维师傅,在新的城市里立足;有想要换一种生活方式的人,给生活一个喘息的窗口。
滴滴总裁柳青也在很多个场合讲起自己朋友的故事,一个老板,遭遇危机破产之后,不想再和年轻人一起面试找工作,开了一阵子滴滴过渡,后来东山再起。
滴滴网约车司机中,21%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累计有35万人是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在滴滴平台上,他们每月获得人均超过5000元的收入。35万,在所有的互联网企业中是最多的。
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后,程维很振奋:“作为年轻的科技公司,能够参与到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做一点点贡献,让我为我们的工作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
随后的内部会议中,他叮嘱员工:滴滴的责任太大了,数以千万计的人通过滴滴平台就业,稍微有千分之一出了问题,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不管做什么事情,滴滴最终是为用户创造价值,这是滴滴的第一价值观,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最终标准。
中国新经济的“战力”
在很多讲话中,程维强调社会责任对于滴滴的重要。
2018年的安全事件,使滴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惨痛的教训让程维意识到,出行行业运输的是生命,做安全需要系统性的投入和支持,两年时间里,“增长”基本没有在这家互联网企业的语言体系里出现,程维不计代价,all in安全。直到现在,程维每周一早上第一个会,都在研究安全。
正是有了这种积累和敏感,在2020年初疫情突然爆发的时候,滴滴迅速做出了反应。
武汉交通停摆,接到医务人员用车求助,大年三十当天,滴滴组建了医护保障车队,首批100名司机全部到岗。31个小时后,紧急开发的仅供医护人员线上叫车的功能开始启用。大年初一下午,由1336名司机组成的社区保障车队成立。
滴滴设立2亿元保障车队专项资金,把医护保障车队在全国推广,两度为全国网约车加装防护膜,在199个城市设立线下消杀服务点。今年春节前疫情再度反复,滴滴只用了5天时间,便在防疫部门的部署下,为北京全部滴滴和花小猪网约车司机接种了第一针新冠疫苗。
为了表彰滴滴和创始人程维在疫情期间的突出表现,今年1月的中国光彩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授予程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民营经济先进个人表彰。
国内抗疫的经验还输送到国外,滴滴在墨西哥的网约车上,司机戴口罩、车里贴防护膜,线下还有消毒点。一系列安全举措使得滴滴在墨西哥的市场份额提升到第一位。
除了商业上的成功,程维更把这视为中国企业的一种责任。过去5年,他发现,美国有很多领域已经没有中国方便了,外卖、共享单车、支付、抖音……“这说明,中国新经济开始有了一战之力,现在正是我们在逐步超越、逐步找到自信、把我们在全球领先的东西输出到的过程中,这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企业身上肩负的责任。”
没有商业模式也要上
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全球发展的同时,一些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家则有些痛心地发现,有一部分人在这个享受便利的过程中落后了。
一次内部会议上,程维讲起一个故事:滴滴团队去农村考察时,遇见一个老奶奶等车去县城。她已经等了一个下午,车还没有来,她说如果天黑了车还没来,她就回去,明天再来等。“我们在投入力量解决这样的问题,这不是一件有商业模式的事,我很骄傲。”程维说。
去年7月,滴滴宣布推出青桔扶贫计划,把青桔单车捐给贫困地区,免费提供线上运营支持,当地用户使用单车的收入交给当地政府,用来设立公益岗位,招募运维师傅,解决当地低收入群体就业的问题。更多的尝试也在进行,滴滴在发车时间全凭司机经验的贫困地区上线实时公交查询系统,还把农村客运班线与滴滴平台互联网拼车产品结合,推动村通客车发展。
滴滴旗下社区电商橙心优选也开辟了助农专区,短短三个月里,200多种农产品陆续上线,直采区域覆盖了31个国家级贫困县。29岁的王婉婷家住四川珙县珙泉镇,镇上的街道宽不过6米,从镇子一头走到另一头,慢慢走也不过20分钟。之前,赶集是买菜的主要方式,每逢雨季,可能一连几天都没有新鲜的菜吃。依托原本的快递站点,她用橙心优选帮村民买菜,留守妇女们纷纷找她下单,在这个人均工资一千六七的小镇上,她两个月收入过万。
在前不久的天津座谈会上,程维郑重承诺:“滴滴是交通运输领域的领头羊,在巩固扶贫成果、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有义务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连通未来的商业故事
回头来看,滴滴的商业成功像把钥匙插进锁孔一样。
过去多年,人和车在路上盲目地寻觅着彼此,智能手机把车辆接入了互联网,出行的供给和需求得以被匹配,滴滴解决了彼时打车难的痛点,人们的出行习惯就此改变。
现在,滴滴已经成了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滴滴员工晚上打车回家,司机在公司门口接到乘客后担心地问,你们下班了,那谁给我派单?
实际上,滴滴有一套非常复杂的派单逻辑,由八九千人组成的产研团队寻找匹配出行需求的最优解,把城市里的出行需求撮合,提高总体的出行效率。此外,滴滴积累的数据能够使得人们的出行规律被学习,由此进行跨时间、跨平台的调控,使整个交通状况变好。
去年,滴滴在上海嘉定开始了自动驾驶网约车用户试乘,还发布了全球首款共享出行的定制车D1,背后的逻辑是程维的判断:
我们正处在整个世界交通和汽车产业变革的早期,未来的方向一定是共享出行和智能化。家庭买车是工业时代养成的习惯,造成了交通拥堵、无处停车等各种问题,互联网时代会有机会,通过构建车的运营商,为人们提供稳定、可靠、低廉的出行服务,让人们使用而不需拥有车,从而把交通顽疾解决。
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长期可持续的商业故事,着眼于人类的社会发展进程。
4年前,程维曾向观察者网表示:“很庆幸生在这个时代的中国”。现在,我们看到程维把自己创办的事业和更多人的利益相连,一次又一次,滴滴和人民站在一起。
程维和滴滴的故事表明,当一个企业把自己做的事和更多人的福祉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能讲述一个更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