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的网络「世界中であなただけ」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中国移动的网络「世界中であなただけ」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中国移动的网络「世界中であなただけ」,希望能帮助到您。
语言将一个无限的世界(及其中的对象、感觉和组合)映射到了一个有限的空间里。——《万物简史》
香农在《通信的数学原理》提到,信息交流应由如下元素组成:
一个信息源;一个传输器,可以把信息编码为信号;一个频道,信号可以从中穿行;一个接收器,可以把信号解码为信息;一个接收者。一个极简、有力、可以形容万事万物的模型,了不起的创举。基于如此简单的模型,多个信息源,多种编码器,多个频道,多个接收器,以及多个接收者。信息的连线越多,信息量就以等差数列的方式不断递增。
把复杂的互联网分别成最基础的单位,不过是一个信息收发器而已。
在中文移动互联网世界,微信这个信息收发器是绕不过去的话题。这个月活跃用户 6 亿的移动 IM,从一个实验性的产品,逐步成长成一个用户使用频度最高的亿级平台。现在无从统计微信上所承载的信息量有多大。
使用微信的用户,根据腾讯 6 月公开的数据,55.2% 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 10 次,25% 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 30 次,而其中 40% 的用户微信消耗的流量占手机全部流量的 30% 以上——各式各样的信息,通过微信呈现在手机屏幕上,刺激着人的眼球,然后通过神经转化成神经信号刺激着我们的大脑。
作为移动互联网当中一个信息枢纽,分散在数亿人手机中的微信,已然交织成一个巨大的局域网络。这个网络的名字叫,“微信网络”。
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 Facebook,现在被投资人视为微信的对标。——两者同样以连结人为己任,而且通过数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用户壁垒。而在移动互联网上,微信比 Facebook Messager 更早地拓宽移动 IM 的衍生价值,不过后者在去年发布了 Messger Platform,也和微信一样,把商户、app 开发者等等都整合到自己的移动生态圈当中去。
实际上,根据马克·扎克伯格之前在 f8 大会上的演讲,Facebook 近期的目标是“打造一个跨平台的平台”(to build the cross-platform platform)。这个目标和微信自己的使命相近——“连接一切”。
因为微信公众号的机制,“微信网络”的触角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媒体、电商、O2O 等千奇百怪的微信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在这个平台上野蛮生长。——围绕这些业务,微信已经开放了诸多接口以及提供基础的工具。比如微信支付,广点通,微信小店,以及面向智能硬件的微信硬件平台。显然,在中文移动互联网世界,微信就是一个巨大的基础设施。
这个基础设施的特点就是将每个人、每项服务以及每个硬件设备当做信息传播节点来看待,而信息发出之后,会通过这个基础的信息管道,传达到相应的特定对象——微信在发挥这种管道作用的时候,就相当于将“消息”进行了处理,变成了实在的一个结果。
微信硬件平台,会把微信的基础平台的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
我们当下所讨论的智能硬件,并非是它有多么的自动化,而是传统的实体产品,在添加了电路板之后,开始变成了网络上的一个信息收发器,它自然而然承担着互联网信息发送、信息流转、以及信息处理的任务。我们不能把智能硬件的联网属性,与它的硬件功能分割来看。
而当下的智能硬件,虽然看上去是联网了,却处于一种半联网的状态。——半联网的状态的意思是,尽管它可以产生信息,发送信息,但是却很难找到信息消费的出口。智能硬件并没有完全沉浸在信息的流动当中,与整个网络的节点共同呼吸。
具体来说,就是许多智能硬件仅仅与自己配套的 app 相连,然后 app 和当前的社交网络留有一个接口,可以把用户自己产生的数据分享出去。然而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数据缺乏联动,更加难以与自己身边的朋友形成一种互联的关系。熟知病毒传播路径的人知道,大范围的传播不可避免会运用到“熟人传播路径”,因为熟人传播的转化率足够高。
当尚没有出现一款智能硬件的爆款时,由离散的智能硬件所构成的网络节点,它并不足以产生足够的信息,供人消费。或者说,由智能硬件所组成的网络节点,光靠自己的用户关系和信息产生量,无法产生“聚光灯效应”。
而微信硬件平台所能发挥的最大作用,就是让智能硬件接入到信息流动最为频密的“微信网络”当中,借助它强大的信息流转能力,把智能硬件所产生的信息,尽可能快、也尽快能广泛地传播出去。而这需要用到微信本身的社交关系链。
“微信运动”,这个微信硬件平台之前所推出的产品,目前关注量已经达到了千万级。它的机制很简单,就是把用户日常的计步数据都罗列进来,然后形成一个排行榜。而为了刺激用户多走路,它还设计了“占领封面”的机制,步数最多的人可以登上榜首,而且还可以展示一张自己设置的图片,有一种站上领奖台的感觉。
有了这样相互比较的机制,单纯的计步数据也变得有了意义。——关键是可以让所有人玩起来。
有一件小事可以知道结合了微信“社交关系链”的微信运动威力有多大。因为微信运动登上榜首之后,所有关注微信运动的人都会查看,所以有人专门开发了一款 app,专门模拟计步数,进行数据造假,马上被广为传播,一天达到至少上万的下载量。
通过“微信运动”,你可以知道微信硬件平台充当怎样管道,在它上面,千万用户通过榜单相连,而设备的数据也与人相连。而且,微信运动会一直保留你手环上的计步数据,不会因为你换了手环而丢失,或者无法导入到其它产品中去。它还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对于智能硬件而言,缺乏社交网络上的声量,相当于它根本就没有进入到用户的视野中去。
很多平台都没办法做到像微信硬件平台那样,可以直接运用到微信的社交关系链,通过长尾聚焦离散的用户,从而发现精准的用户群体。
这的确是互联网颠簸不破的真理:有流量,就有一切。或者说,有人,就有一切。无人的网站、服务、乃至联网的硬件,那是互联网节点上的一颗死星。
当下,微信硬件平台还令微信的触角更加深入到生活的细节中去,在广州,无论是买动车票,还是对接各种商店的 POS 机,基础硬件部分都有微信硬件平台的团队来进行调试。微信“智慧城市”的愿景,脱离不开人们所接触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