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手机没有专注模式「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为什么我的手机没有专注模式「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为什么我的手机没有专注模式「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希望能帮助到您。
侧卧在床,痴望手机,手指翻飞,嘴角上扬,这是不少人的日常状态。不夸张地说,手机之于不少当代人,确实有点“精神鸦片”的意思。如今,手机已是生活之必需,我们虽不必视其为洪水猛兽,但也不能对其负外部性麻痹大意,警钟该敲还得敲。
这记警钟要为“低头族”专注力缺失而敲。回溯这些年的现象级网络产品,从论坛、博客,到微博、微信,再到直播、短视频,你发现了什么特性变化?显而易见的两点——内容变碎,140个字都嫌长;刺激变强,视频直播才够味。如果将时间线拉得更长,从书报时代到广电时代,这个趋势其实一以贯之,只是程度在不断加深。与之相应,受众正变得越来越懒,懒得慢慢咀嚼,懒得静静回味;也变得越来越急,急得一目十行,急得无暇思考。
这份懒与急,当然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网友们如是自嘲:书,买过等于读过;健身卡,办过等于练过;公开课视频,转过等于学过;唯有吃的,买了肯定吃完……种种病症都在说明,专注力已成当代人的一大短板。《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今天不少人最先失去的就是“定”,浮躁、焦虑、无聊,太多的时间被眼前这块小屏幕占据,最终的结果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据统计,人类从直立行走到2003年所创造的知识,总计才5艾字节,而如今每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已超过900艾字节。如果说过去是“信息池塘”,那么今天就是“信息海洋”。如此之巨的信息量充斥在方寸之间,让人时刻切换头脑,可不是难言专注么。当碎片化时间、碎片化阅读成为常态,我们也就失去了对大块时间的驾驭能力,甚至在没有手机时感到无所适从。
但专注之困难,恰恰映衬着专注之紧迫。毕竟“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小到个人,大到民族,要想做出事业、实现价值,就必须祛除焦躁。《庄子·达生》里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孔子到楚国去,在林中看到一位驼背老人正用长竿粘蝉,如臂使指。孔子倍感震惊,遂向老人求教,老人说,“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听罢,孔子对弟子说了一句流传久远的话: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网络世界穿梭,如痀偻承蜩一般,非但不会错失什么,反而会获得一种自由和畅快。当然,这不是要当个“古代人”,而是说应该努力做一个“聪明”的受众,知道网络产品竞相争夺的正是我们最可宝贵的注意力,进而保持一份克制,在和技术的博弈中,真正成为主动者而非俘虏。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