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内江市经济合作局」

互联网 2023-03-05 14:55:12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内江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内江市经济合作局」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内江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内江市经济合作局」,希望能帮助到您。

【示范园概况】资中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是以资中血橙和生猪肉牛为支柱的种养循环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农业内部产业融合发展型示范园,涉及水南、银山、明心寺、公民、宋家、双河、陈家7个镇,面积374平方公里,农业人口19.53万人,农户7.86万户。

近年来,资中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认真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县相关政策,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致力打造服务成渝两座特大城市的“菜篮子”“果盘子”。聚焦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延伸、利益联结、投资支撑五大要素,不断强化人才、资金、环境、土地、收益五大资源共享,提升示范园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2020年示范园总产值255.3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80.1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84.15亿元、第三产业产值91.1亿元,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43535元。

示范园血橙特色主题乡村旅游风貌

一、主要亮点

(一)聚焦基础设施,发展后劲足

围绕水、电、路、讯、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示范园区产业融合中的短板,增强持续升级后劲。一是完善水利设施。建成灌溉渠系186千米,灌排系统10套,山坪塘2215口,蓄水池1033口,囤水田1.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2.9万亩,灌溉率达70%。二是电网改造升级。建成10千伏及以上变电所15座,拥有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35条共80千米,满足了园区生产和生活用电需要。三是道路通畅便捷。成渝高铁、成渝高速、321国道和247国道过境,境内升级改造二级公路25千米,四级公路465千米,田间作业便道242千米,新建、改建桥梁11座,乡村公路通达率达到100%。四是通信设施全覆盖。依托国家和省市发展“智慧乡村”,实施“宽带乡村”“行政村通宽带”“信息进村入户”等系列工程,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示范园生产生活的深度融合。五是建成明心食品园。建成初具规模的集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仓储、销售、检验检疫、综合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园,入驻省级以上重点企业18户,涉及资中血橙、蔬菜、生猪、肉牛产品等10个门类168个产品。

(二)聚焦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强

围绕人才、科技、营销、规模创新驱动做文章,示范引领创辉煌。一是引凤筑巢壮大融合。引进了科研机构10个,创建了科研平台15个;入驻国家级专家49名,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首批246名科技特派员推广技术325项,三年完成各类培训5.9万余人(次)。二是技术创新市场更广。资中血橙品种实现了由单一走向多元,培育推广早、中、晚熟血橙新品种(品系)9个,鲜果采摘上市销售期从1个月左右延长至半年,与储藏销售结合形成全年有鲜果上市的支柱产业。三是渠道创新销售顺畅。资中县电商创业孵化中心作为新华网创客大学全国首批县级试验点,截至2020年12月31日0时,网上一年销售量超349万件1745万公斤。四是设施农业方兴未艾。新建了资中血橙现代化育苗阳光温室基地4590平方米,实现了育苗机械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建成了天府智慧农业单体大棚50亩,面向全县及周边3个县进行全年蔬菜种苗供应。

(三)聚焦产业延伸,融合渠道宽

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统筹推进,补短锻长,做到优势产业精耕细作,融合节点多方培育。一是资中血橙产业形成规模。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形态充分,全县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示范园占54%,建成大小冷藏库169座,库容650万吨,冷链物流中心1个,精深加工企业1家,开发产品4个,鲜销和储藏销各占50%。二是特色旅游快速发展。通过招商引资与农户投入相结合,提升资中血橙集中连片和自然环境优美区域闲置农房的风貌,形成了集血橙观光采摘、果园野营、果园文化、果园体育竞技于一体的资中血橙主题特色乡村旅游景区,改建民宿161家、主题农家乐78家、民俗文化乡村酒店16家,参与农户数约790户。2020年游客人数超过3500万人次,农舍租赁5398房次,农民户均增收32980元。三是种养业循环互惠融合。全县年出栏生猪98万头、肉牛12.6万头,示范园生猪出栏占据半壁江山、肉牛出栏占75%。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推动下,示范园内修建沼气池685万立方米、氧化池1918.9万立方米,在养殖场、果园、菜园之间铺设各类粪污灌溉管道168万米。2018年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微生物发酵技术,建成了集中收集养殖和屠宰粪污的生物有机肥厂,面积达5780平方米,年产有机肥6万吨,最终形成了完整的种养产业封闭循环链,实现了种养业的有机结合,年增收益超过11200万元。四是牲畜产品深加工稳步推进。2014年建成年屠宰生猪30万头的加工、包装、仓储及冷链销售一体生产线,成为国家储备猪肉基地;2018年建成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包装、仓储及冷链销售一体生产线。猪肉和牛肉分别销往成、渝、京、津等全国20个和16个大中城市。五是引进北京“新发地”10亿元项目落户资中。项目占地247亩,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为全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农副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示范园区7个镇有36个专业合作社、149个家庭农场、21家企业与其签订了农副产品供销合同,直接和间接新增就业超过3.5万人。

(四)聚焦利益联结,参与热情高

围绕农村建设用地和产业间的利益分配,统筹规划,激发产业融合发展参与各方主体积极性。为保障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指标,实施增减挂钩项目7个,土地复垦14105亩,新增耕地16189亩,保证了耕地占补平衡。自2018年至2020年底,示范园新增设施用地21个1325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8万亩,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到42.8%,产业间利益联结更加紧密。一是以村集体经济为纽带的“三生模式”。土地入股地生钱,农民从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取土地租金;资金入驻钱生钱,将政府项目投资入股纳入集体投资核算;农户入园打工挣钱,本社农民和贫困户优先入园就业,村集体经济得以壮大,参与农户5481户,农民人均增收2989元。二是“农户 土地股份合作社 龙头企业”利益共同体模式。按照“收益保底、按股分红”的分配方式,参与农户6325户,农民人均增收3980元。三是土地有偿退出“三换”模式。“一换现金”,对自愿退出承包地的农户一次性现金补偿;“二换股份”,农户将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补偿金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三换保障”,对失劳贫困户,按照“严格条件、整户退出、以份定保、两项保障”的原则建立失劳保障制度。“三换”模式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的问题,参与农户5358户,农民人均增收2689元。四是“养殖场 种植大户 粪肥合作社”种养循环经营模式。引进专业经营企业,采用市场运作、政府补贴的方式,成立了粪肥专业合作社,作为养殖场和种植大户互利合作的纽带,实施有机肥加工、沼肥运输、技术指导等相关服务,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环保效益的最大化,参与农户3258户,农民人均增收3698元。

(五)聚焦投资支撑,投入方式多

围绕克服农村产业内部融合投入不足的短板,通过政府投资引导、金融融资助推、引资政策扶持,产业收益可靠,催生全产业链社会公众的投资热情。一是加大政府公共投资力度。建立了示范园区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数字监测体系平台,将示范园内的种植、养殖、加工、特色旅游及综合服务纳入大数据监测管理,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2018年以来,共有19个政府投资项目,总投资89178.9万元落地示范园,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4500万元,省市县配套18990万元。二是健全金融服务支持体系。县政府参与组建了内江市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政银担”合作的现代农业发展风险保障金、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资中县兴资农业融资担保公司等融资服务平台,重点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政策性贷款担保,截至2020年底,各类在保额超过32608万元。三是争取专项债券投入。依托科技部农村中心“100 N”创新融合发展布局契机,成功发行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专项债券3亿元;积极策划、包装和申报地方专项债项目4个,总投资18.9亿元,到位地方专项债资金2.58亿元,主要用于农业科技孵化园、基础设施道路及农旅融合发展建设。四是社会公众投资热情高涨。示范园从创建以来,在系列利好政策和创新收益模式的驱动下,社会大众积极性被激发,实现了从被动投入到主动投资的转变,业主自筹资金超过10亿元。

二、特色政策举措

(一)实施人才战略,共享各方资源

通过政府搭台、院校企业唱戏的方式,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十余个科研院所开展互惠合作,建成了川渝合作研发中心资中血橙专家大院、内江黑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五个科研平台,着重产业融合人才培养,设立了县“人才特区”专项资金,建成了内江市首个人才公寓和全川首个乡村振兴学院。

(二)紧盯资金融汇,共聚八方财源

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投资的同时,针对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难点、痛点问题,更加注重金融融资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参与组建股权投资基金、设立风险保障金、建立贷款风险补偿金、成立政策性贷款担保、发行专项债券等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聚财。

(三)注重环境保护,共解种养难题

针对种养业各自发展瓶颈,引入市场机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资中血橙产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生猪等养殖业产业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种养业发展方向,规范规模大小、基础设施、人才技术、疫情防控、加工销售、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市场监管、粪污收集处理以及种养循环链等环节。

(四)坚守土地红线,共图持续发展

在基本农田保持不变、农民利益不受损的情况下,严守耕地红线,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制定了“两园三区三带”发展目标,优先安排农村产业融合龙头用地,优先安排优势产业补短锻长用地。

(五)关注切身利益,共商流转对策

按照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广泛征询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针对流转方式、期限、具体条件、利益联结类型、纠纷解决等系列事项,制定了《资中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建立了资中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

三、经验启示

一是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商贸物流、特色旅游等专业特色小城镇,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加强市场开发。

二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注重农林牧渔产业规模化、空间布局科学化,以循环经济为基础,加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特色乡村旅游与现代营销手段的紧密结合,全面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等多举措并行,实现农业、农村与农民收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