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的关门声音决定车的安全「关车门大力气结果」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车的关门声音决定车的安全「关车门大力气结果」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车的关门声音决定车的安全「关车门大力气结果」,希望能帮助到您。
常常在4S店里见到很多来买车的“砖家”,他们郑重其事地开门关门,然后侧耳倾听,如果这关门声是沉闷厚重的,那么他们脸上就会露出满意的神情,对旁边的人说一句,“这车不错,厚实、安全。”如果这关门声清脆单薄,那他们则会一脸地鄙视,摇摇头走开。
当然,还有一些更资深的“砖家”,他们会使劲按一按车身的铁皮,如果按不动则心中窃喜,如果有点下凹,那就马上被认定有偷工减料的嫌疑。还有厉害的,就要去看看这辆车的各项参数的,在他们心目中,质量越重的车越有安全感。
实际上,汽车被动安全设计早就走过了早期以“硬度”论英雄的阶段,现代安全车身理念奠基于丰田工程师提出的GOA,GOA是Global Outstanding Assessment的缩写。与之前的车身安全靠“拼钢材”不同,它将车身设计上升到一种科技的高度。即一款车的车身安全性到底好不好,不仅是用的钢材有多少,也不仅是用的钢材强度有多高,而是如何正确的使用。换句话说,同样的一堆钢材,用不同的安全车身技术,最终的安全性可能会有天壤之别。通俗化的理解,就是该硬的地方要足够硬,该软的地方则必须软。但这个硬与软,则是技术核心所在。
在GOA之后,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意识到,这才是车身安全的本真所在,并竞相开始安全车身的研发。现在全球几乎所有的车身,采用的都是类似的安全车身设计。从此以后,用“硬”来衡量车身安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至少在业内是如此)。即使是之前大力标榜“硬”的沃尔沃等厂商,在宣传车身涉及的时候,也会将溃缩区、吸能区作为重点。
如果你在一段时间里集中看到类似下面的图片,你还会认为沃尔沃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车吗?别告诉我是撞击角度的问题。不信直接去百度沃尔沃车祸。
类似于这样的错误观念,在日常汽车消费行为中很常见,那么问题来了,一个人是如何接受这种观念,并将它不断强化,最终形成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的呢?答案就是品牌洗脑。
全球知名的品牌营销大师马丁·林斯特龙曾写过一本非常经典的著作《品牌洗脑》,在这本书中,作者向我们揭示了营销者们为了让我们掏钱而使用的最卑劣的策略和诡计,包括从众心理、激起并不存在的幼年回忆、暗示、健康谎言等等。
具体到汽车关门声这个问题,你是如何被洗脑的呢?
首先,人们会有一种常识:越重越硬的东西防护性能越好。比如不锈钢的杯子肯定比玻璃杯抗摔,装甲车肯定比普通车更耐撞。正因为这种常识的存在,你在潜意识里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
第二步,有厂家发现了这个微妙的切入点,在使用一些小技巧让车门声音变得厚重同时,散布竞争对手关门轻薄的弱点。
第三步,因为人们更愿意相信眼见为实,所以在各种场合发布一些竞争对手车祸后被撞击变形的现场照片,强化这种印象。
第四步,寻找意见领袖, 比如让4S店的导购给消费者做示范,展示他们厚重的关门声。
如此一来,这个洗脑的过程就完成了,剩下的只需要让这个过程在不同人的脑子进行循环,并形成负面口碑。
马丁•林斯特龙说得好:“亚洲人是最容易被洗脑的”,“ 在中国,你会发现他们对品牌迷恋的程度最深。我认为这也是源于不安全感和对“适应”的渴望。长久以来,中国在经济中处于劣势——很多居民感觉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不接受或不尊重他们。所以他们通过购买品牌来过度补偿自己国家缺失的自尊——名声越大、越引人注目、越是放肆的昂贵,越好。”
所以,所谓的神车和神车党大概就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