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生鲜超市成本和利润「开社区生鲜店大概需要多少钱」

互联网 2023-03-18 22:17:34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社区生鲜超市成本和利润「开社区生鲜店大概需要多少钱」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社区生鲜超市成本和利润「开社区生鲜店大概需要多少钱」,希望能帮助到您。

「案例」社区型生鲜超市从日均销售5000元到30000元,怎么做到的?

在大众生鲜消费这个存量市场中,社区生鲜业态在“小而精”的条件下最大程度的满足了辐射范围内居民的“一站式”生鲜购买需求,实现了商品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高度匹配。近几年,社区生鲜店已经成为零售超市行业最火热、最敏感的话题,无论是传统零售企业,还是电商巨头,都在试水或布局这种趋势性超市业态,甚至有一些原本与零售行业毫不沾边的各方力量也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商业混战”之中。社区型生鲜超市真的具有这般魔力吗?做为投资者,是否有冲动跟风的成份?

笔者在经过长期对社区型生鲜超市的调研与分析中,总结了以下观点愿与各位分享,理性、客观地解读这一业态,以此提醒大家谨慎投资、细致规划、严谨执行,避免因盲目推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希望经营或发展中的社区型生鲜超市的企业,通过内容分享,认清自身不足之处并加以改善调整,尽快走上正轨。

— 十大共性问题 —

经营管理团队架构不合理、不健全,激励机制缺失。

团队生鲜环节的专业度与技术能力偏低。

缺乏调研分析,重点在顾客需求调研与竞争调研,从而影响经营定位与商品结构定位。

经营与发展定位不清晰,缺乏设计与创新,成为“四不象”状态(大卖场缩小版?便利店升级版?菜市场升级版?)

数据分析与效率管理缺失(日常数据分析工具运用、商品效率分析、四象限分析、坪效、劳效等,原则:不浪费1CM的经营面积)

商品结构与经营定位失衡,主要体现在定位社区型生鲜超市,但商品结构在围绕餐桌及日常生活的品类明显缺失,体现在服务及便利性环节上理念明显偏离。

忽略连锁经营梯队建设与专业培训,缺乏专业人才储备,从而制约了连锁发展。

营销呆板,模式老旧,整体缺乏规划与设计,主要体现在“只会进行低价营销”,而低价营销的商品品质很难保障,对口碑与形象的影响非常明显。

基础保障环节制约经营与发展,重点体现在系统软件的实用性、生鲜配送中心。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偏低,管理层思想固化,没有活力。

如果你正在经营或管理的社区型生鲜超市存在上述情况,首先可以把上述问题与自身的现状进行对比,并且做出相应的改善举措,避免其影响甚至制约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明确地讲述,只要有完善的策略与规划,再困难的局面,也有解决的方法,也有实现良性经营与发展的希望。

某门店地处乡镇区域,经营面积350㎡,经营管理人员共8人(因经营压力的原因,劳效的核定,限定了人员的数量),以四月销售为例,日均只能达到5000元左右(日均坪效不足15元,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店内各品类的经营状态都存在明显的问题。

而在门店的周边,并存着各种类型的竞争,例如:个体肉摊就有十几个,而且每个摊位都能不痛不痒地生存(每天销售2片猪肉)。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地段客流情况还是可观的。另外,还有几家规模相近的超市业态,但对其调研后发现,经营与管理水平非常低,并不存在竞争优势。而其它像菜、果、副食类产品也是以小摊及游商的状态呈现。

以此,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导致案例门店现状经营压力的主因多是来源于自身,因为经营的弱势,导致了自身经营情况不佳,周边的各种竞争对手有生存的空间与机会。经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这家门店是有机会扭转局面的,那么,运用什么策略和方法,如何来进行整体规划,就成为了调整此店的重点。

我们给出的第一阶段的策略与规划如下:

对门店的经营现状进行全面诊断,把所有的问题都找出来,并进行分析研究,找到问题点

结合诊断,以重点为先,对问题进行排序,并针对性地制定调整解决方案

制定细致完善的业绩提升规划,对每个品类提出解决方案

制定行动方案,并按计划准备(商品、道具设备、人员)、实施。

要求采购部给予门店支持与资源配给,确保在第一阶段,能够让消费者感受到变化与实惠,让竞争对手感受到压力。

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指导,由专人负责,确保按规划严格执行,强化执行力;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调整完善。

第一阶段的周期为一周,核心定位是通过重点关注与政策保障,实现对整个商圈的影响。

通过上述策略、规划与实施,门店很快取得了明显地变化,以4月29日-5月1日这三天的销售来看,对比去年同期,销售额增长73%,毛利额增长307%,毛利率增长4.18%,最高单日销售达到了31000元,平均达到了26000元,而环比上周的日均销售5000元,增长幅度还是另人欣喜的。因此,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这家门店只要把策略与规划延续下去,未来一定会扭亏为盈,实现良性经营。

具体商品调整情况如下:

— 蔬果重点 —

蔬果重点对引流商品进行了筛选,重点放在了新蒜苔、鲜蒜、黄瓜、京欣西瓜等商品上。陈列重点大堆陈列,商品售价低于当地所有竞争对手价格。蔬果销售由原来的日均销售1300元左右增长到三天日均销售4863元,重点突破还在于爆品提升带来的客流成长,带动了相关商品的销售提升。

— 肉禽调整 —

经市调当地市场对猪肉商品需求量很大,腿骨销售一天可以突破4000多元,还是有毛利的销售。于是将肉禽从原来的一节冷藏柜陈列,调整为现场分割大陈列,结合敞口冷藏柜陈列,接地气商品售卖方式。肉禽当日销售由原来日均500多元突破接近万元,充分的说明了接地气商品对于商品体量的增长有更多引流作用,其他商品结合市调,调整售价策略,保证口碑,做大销量。

— 干货杂粮调整 —

干货杂粮区重点对蛋品/杂粮进行调整。蛋品部分由原来的无人整理,到对价格策略实行调整,当地商品售价在3.49元/斤以下,门店成本在3.5元左右,当地供应商对鸡蛋加价过高造成商品无优势。经调整,商品售价调整2.99元/斤。

杂粮对应季商品绿豆,民生商品大米、小米进行售价调整,单堆陈列,突出重点。销售由原来日均858元左右提升至三天日均4000多元,以点带面,实现整体增长。

眼前的成绩只是暂时的,因为真正实现顾客的良性口碑,让顾客的认知度及忠诚度提升,保障客流的良性回升,最少也需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重点是策略及规划的延续性,不间断地“爆炒”,让顾客不断地得到实惠、便捷与服务,让各类型竞争对手不断感受到压力,使业绩能够稳定在日均20000元以上,并不断增长。这家门店才真正意义的摆脱“贫困”,扭亏为盈。我们将持续关注这家门店的发展情况,并与大家分享。

社区生鲜超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经过大浪淘沙后,也不断的有社区生鲜超市在悄然退场。虽说大家一致认为社区中小型生鲜超市准确填补了市场空缺,握紧了趋势性发展优势,但是由于生鲜商品易损耗的属性 ,经营之中需要更细致的管理工作、专业的技术支撑、充分的成本调研等等。风口之上有机遇,也有漩涡,还要看自身的方向把持和实际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