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合做产品的人怎么办「不适合创业的人」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不适合做产品的人怎么办「不适合创业的人」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不适合做产品的人怎么办「不适合创业的人」,希望能帮助到您。
去年 8 月份我写过一篇文章,名叫《不适合做产品经理的人》。
里面提到了三个观点,玻璃心、没有行动力、缺乏好奇心的人不适合做产品经理。
有人说具备这三个特质的人不仅不适合做产品经理,其他岗位也同样做不好。
说的是没错,但这三个特质对做好产品经理的阻力可能更大。
前天,我发了一个朋友圈,问什么性格的人不适合做产品经理?
收到了 30 多条评论,有说内向的不适合、有说没有责任心的、有说太感性的、有说脑洞太大的。
其中,说内向者不适合的人最多。
这就不禁让我好奇,明明顶尖的产品经理都是内向型性格,为啥这么多人觉得内向者不适合做产品经理呢?
其实在去年的文章里我也提到过,内向的人可以很强大,外向的人也可以很脆弱。
所以我还是那个观点,性格内向不是做好产品经理的必要因素。
内向或外向,只是个体与外界互动和吸收能量的方式不一样而已,对智力和个人能力的关联没那么大。
内向的人通过独处来恢复能量,外向的人需要融入人群才能恢复能量。
话说回来,我自己也是一个内向者。
我觉得大众的关注点挺有意思的,所以今天再补充聊聊我认为什么人不适合做产品。
注意,我把「经理」两个字去掉了,我觉得这样更准确。
做产品和做产品经理是不太一样的两个视角。
能做产品经理的人很多,能做产品的人很少,能做出好产品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做产品经理只需要一个职位,做产品的一定是产品经理,做产品经理的不一定在做产品。
看着绕口,实际如此。
我去年提到的三点,放在是否适合做产品这个角度,依然成立,这里再补充几点。
1、缺乏洞察力。
肯定有人问洞察力到底是什么?
在我看来,洞察力就是透过一般现象看背后逻辑的能力。
举个例子吧。
现在新注册的微信公众号都没有留言功能,这是为什么?
很多人把这个现象归因于微信团队关闭了这个功能,因为这是线性思维能最快得出的结论。
但是,换个角度多思考哪怕一分钟,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看法。实际上,背后的逻辑并不是表面看起来如此。
至于原因,我就不啰嗦了,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好多次。
以上,如果你不知道、没想过、看不懂、且在做产品,可以反思下。
2、缺乏思辨力。
思辨,这种词看起来还是比较高大上,直白点,就是刨根问底反复质疑的能力。
举个例子吧。
有读者会说,别发广告了,体验真烂,发点干货不好吗,多分享点干货吧。
那为什么做公众号的基本都会接广告或者卖货呢?
因为要赚钱。
只有赚到了钱,才会有动力持续输出,这是基本的「成本-收益」模型。
公司让你干活,又不给你发工资,老板还一直嚷嚷让你多出活儿,你干么?
号主赚到的钱既然是广告主给的,那广告主怎么赚钱呢?
一般分两种。
第一种是做品宣的(品牌宣传),第二种是直接带货的。
做品宣的跟上电视打广告的逻辑一样,增加曝光和知名度,以此转嫁到销售成本上,本质上也是带货。
而直接带货的也分两种,一种是基础入门款转高客单,一种是直接卖货。
所以,广告主赚钱的逻辑就是挑选优质渠道投放,并提升销售转化率。
只要投放费用和后续收益 ROI 合适,就是赚的。
这就完了么?还没有。
既然公众号这么多,广告主也这么多,如何提高他们之间的匹配效率呢?
说白了,就是如何让广告主能更高效的找到投放标的呢?
每个广告主自己干也可以,但也可以委托别人干。所以这条产业链上又出来了一个新角色,叫媒介公司。
直白点,就是中介。
他们的活儿也很简单,一方面发展广告主,也就是金主爸爸。另一方面各种找投放渠道,并做精准分类。
然后把金主爸爸的产品推荐给渠道(号主),成交则赚差价。
既然如此,那广告主为什么不直接找号主呢?
这就回到了前面提到的成本和效率问题,从广告主的角度看,付出的额外成本其实就是交易手续费。
一个媒介能同时在两头促成交易,他们的核心资产就是信息,靠卖渠道信息赚钱。
接下来还有一个逻辑,号主发广告,读者受不了取关怎么办?
其实这也是一个「成本-收益」问题,一方面是号主的阈值控制,一方面是读者的阈值控制。
那些长期支持你的读者,会一直关注你。就像买一只股票一样,你相信这只股票长期能给自己带来收益,你就能忍受它短期的下跌。
那走了的那些读者怎么办?
没关系,走了的永远是少数,只要新增大于流失,每天增量为正,就是健康的。
而对于走了的读者,其实就像中途下车把股票都抛了的一样。
所以你看,一个简单的现象,其实背后有很多问题值得深挖,把这些问题都搞明白了,整个链条和逻辑就都清楚了。
同时,如果你去质疑每一个问题,又会发现有很多值得探索的话题。
很多时候决策质量不高,就是思辨太少,这是制约因素。
我们的知识面和认知以及经验,不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么?
基于上面的例子,又引出了一个问题,号主和广告主之间的投放逻辑和计价方式是什么呢?
具体的我就不展开说了,其实很好分析,也不难得出结论,只需要多思考几分钟。
以上,如果你不知道、没想过、看不懂、且在做产品,可以反思下。
3、缺乏执念。
执念,这个词在做产品这件事上我认为是一个褒义词。
执念的背后,是你对一件事的足够笃定,有极强的渴望去实现它、拥有它,这是动力的源泉。
举个例子吧。
我认识一个刚毕业两年的同学,学校一般,天赋一般。
但两年的时间内,他就从产品小白成为了公司的核心成员。
他在一家 60 人左右的小公司,现在自己负责一条独立的产品线,产品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两年前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正在看我的书,加了微信就认识了。
他对电商产品特别痴迷,对做生意也特别感兴趣,他很明确的知道,自己以后一定要做电商产品经理。
之后的两年,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和我沟通一下他最近的进展。
说实话,真是肉眼可见的进步。
加入公司的最初三个月,他把市面上能买到的关于电商的书全部买回家。
三个月时间里,总共看了十几本书,完成基本信息的积累,解决信息差。
他从产品助理开始做起,从跟进产品 bug 的活儿开始上手,把所有的历史文档全部通读一遍。
很快,他就开始上手独自处理需求。每天工作到晚上 12 点,并乐此不疲。
所有他知道但不了解的东西,他都有极强的渴望去弄明白,尤其是跟业务相关的内容。
有一个月,他累计花了三千多块钱专门请不同的业务同事吃饭,就为搞明白产品背后的业务和生意逻辑。
那时候,他工资才 5000 多块钱。
一年后,他已然成为公司里最懂业务的产品经理,开始独立负责几个重要的产品模块。
又过了一年,公司新增了一条重要的产品线,他直接被老板选定为负责人。
他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自己没什么天赋,但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可以「不择手段」。
这里的不择手段不是歪门邪道,而是他对自己的执着,这种信念能让他为了目标放下很多束缚。
我发现很多人做事就是缺乏一些执念,不够渴望、不够持久、不够死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如果很多事都那么容易的话,为什么做成的总是少数人?
以上,如果你未曾有过、没想过、且在做产品,可以反思下。
写在最后
有读者问我,你整天逼逼,那你做了什么产品啊?
说实话,我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产品,DAU 3 位数的产品做过,DAU 7 位数的产品也做过。
小公司待过,大厂也待过,熟悉我历史的读者知道我做过啥产品,就不多说了。
我不认为做产品一定是做互联网软件,大到做生意、小到做手工,这些都是产品。
过程中用到的一些思维和方法其实都是相通的。
不过在我看来,我做过最满意的产品就是我的公众号和知识星球,都是从零开始,都足够久,且都产生了价值。
期间涉及了产品、设计、运营、数据、增长、商业化、财务等方方面面,每一步都是亲力亲为。
从结果上看,还算对得起自己的努力。
对于把自己做成一款好产品这事儿,我有执念,我强迫自己时刻处于思考状态,我更关注现象背后的逻辑。
我会面对质疑甚至是谩骂,但我从不玻璃心。
我离职后 365 天如一日坚持,但我很享受过程。
我对一切新事物保持好奇,这使我快乐。
当一件事能带给你获得感和愉悦感时,就死磕吧,不久的将来,它一定能给你带来回报。
加上去年文章中的 3 点,我总共说了 6 点,如果看完后你发现自己命中了一条或多条,从此就觉得自己不适合做产品了。
那抱歉,你真的不适合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