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电商平台「宜昌商业城怎么样」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宜昌电商平台「宜昌商业城怎么样」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宜昌电商平台「宜昌商业城怎么样」,希望能帮助到您。
今天,经营了21年的宜昌商业城(即夷陵商业城)将整体拆除。从去年开始,近800户商家陆续离开商业城。离整体拆除的时间越来越近,昨日的宜昌商业城,正在施工的挖掘机、已经清空了的商铺、抓紧最后几天时间还在吐货的商家,构成一幅新旧交替的场景。宜昌商业城,一个经营了21年的平价服装百货商业中心,融入了太多宜昌人的情感和记忆。
市场内,一部分门面已拆除,一部分门面已清空,米兰街部分暂时保留并与拆迁部分用挡板隔开,剩余的一部分门面,将在27日前全部清场。“市场马上就要拆了,能多卖点就多卖点。”中区28号经营内衣的王琴打算坚持到27日。“基本不赚钱了,尽量变现,200多一件的衣服,现在只卖一百多。”经营男装的陈先生说。“我们采取逐步施工分段清场的办法。有些商户已搬走空出了门面,在不影响施工的前提下,我们尽量为还想吐货的商户提供方便,可以进空门面经营到最后拆迁的日子,也就是27日。”宜昌新恒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昌新恒基)拆迁部经理周军说。
周军说:“商业城占地52亩,所有权属于新恒基,出租给经营户们经营。因三期开发需要,也为了让商户们早作下一步打算,我们早在2017年12月就向商户们下发了拆迁通知,2018年春节后,就再没有与商户们订合同。”
名噪川东鄂西的宜昌商业城
说起宜昌商业城,夷陵广场的来历是绕不开的话题。
夷陵广场建成前,是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体育运动场。1978年,西陵剧场在运动场北面兴建。1987年,全国科技成果交易会在宜昌铁路坝举办,之后,该会址改建为“夷陵商业城”,1990年12月17日,夷陵商业城正式开业。短短5年间,夷陵商业城成为当时川东鄂西最负盛名的商品集散地和交易场所,被喻为宜昌“汉正街”。
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行“退二进三”政策,即鼓励一些企业从第二产业中退出来,搬离中心城区、改造或关停,从事商业、服务业第三产业。宜昌处于城区的不少企业也进入退二进三行列。
宜昌商业城所在地块为原宜昌市拖拉机厂。为减少生产企业对城市产生的污染和噪音,1996年,市内企业退二进三往外搬迁。市拖拉机厂搬至港窑路的长江机床厂(515)。后来,515、叉车厂、拖拉机厂组建金轮集团。
原拖拉机厂空出来的场地怎么办?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叫谭秀岩的人。谭秀岩是一名离休干部,现在86岁。1995年,他得知宜昌市政府想建一个商业城,便主动请缨筹建。谭秀岩相中了拖拉机厂腾出的空地。又找到浙江的朋友,集资建成了宜昌商业城的前身:金诚服装市场,该市场于1997年4月8日开业。
在此期间,与拖拉机厂相邻的中南橡胶厂腾出的空地上,也建起了中南服装市场。
1997年,宜昌市政府决定将铁路坝改建为夷陵广场。夷陵商业城拆除搬离铁路坝。中南服装市场和金诚服装市场顺利完成了对夷陵商业城商户的承接。
“当时,金诚和中南两个服装市场中的商户多达两千多户,十分繁华。”谭秀岩说。“商业城内,有鞋帽、箱包、服装、美妆美甲等数十类商品,价格低廉,宜昌城区及周边县市很多人来这里购物。”不久,金轮集团回购金诚服装市场,更名为金轮服装市场。
2006年,宜昌新恒基第一期开建,中南服装市场(现CBD购物中心)拆除,中南服装市场一部分商户进入金轮服装市场。
归属宜昌新恒基后,宜昌商业城拆迁前工商登记为佳晨服装市场。但这个名称只是它的法定名称,大多数人不知道。老宜昌人口头上仍习惯称它为夷陵商业城,或金轮服装市场。
商业城商户何去何从?
宜昌商业城曾是服装销售中最重要的一个流通渠道和环节,汇聚了本市甚至是全国各地的批发商与零售商,大街小巷人声鼎沸。但随着用户消费升级,对品牌的认知提升,加之市场档口租金日益高涨,传统服装批发市场的生意已经越来越不好做。尤其是近年电商在服装行业领域的渗透率越来越高,服装批发市场仅存的价格优势也逐渐被摧毁。
服装批发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门店租金成本高企。年年看涨的租金成本已经让市场里的老板们苦不堪言,租金是难以言说的痛。
二、电商发展价格透明化的冲击。不仅是租金涨了,而且随着网购的兴起,服装价格已赤裸裸地摆在消费者眼前,最直接受到冲击的就是线下的实体零售服装店,下游销货流转不畅,最终影响的是上游的服装批发行业,传统服装行业进行转型升级已是避无可避。
而早在2014年,宜昌本地大量淘宝商家、创业者5年从一所有到发家致富都仰仗着这片街道,“神店”、“爆款”、“网红”、“网批”这些专有名词和淘宝网历史上所有商家端的玩法都从这里找到出处,甚至今天S2B的概念从这里互联网化的档口中找到依据。淘宝网成功的背后,宜昌商业城作为本地商家货源地的功劳不可小觑。
2018年,全国各地的服装市场里涌现出一大批网红,如果你常在淘宝买衣服,一定熟悉张大奕、雪梨、钱夫人这些名字。2015年起,淘宝上卖得最好的十家女装店有一半以上都来自网红店。他们在微博上发自拍、直播聊天都能让粉丝买账。
网红张大奕 图片来自微博@张大奕eve
最初,这些尚未出名的网红大多数也在商业城这样的批发市场进货。但伴随着业务迅速扩大,有人看中了他们的营销和销售能力,开始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供应链,直接对接工厂,定制款式。
过去几年,有越来越多人看到了这其中的机会。在杭州,就诞生了一批网红孵化器。在业界最有名的当属签约了张大奕的如涵电商,它去年已经借壳挂牌新三板,随后获得了阿里3亿入股投资。
也有网红在自己摸索出一条商业之路后开始自建孵化器。比如雪梨就在2015年与合伙人办起了公司,陆续签约了30位网红。公司成立一年,估值就高达10亿元。
资本的追捧,让网红电商看上去是线上服装批发生意的一个转型方向。
在这个新模式里,工厂生产的服装通过一个网红直接卖给了消费者,不仅省掉了中间的批发商,让终端零售价格更低了,许多商家还采取了预定机制,大大减少了库存成本。
在浙江金华做服装批发生意的刘丽明显感受到了变化。“年年都有人说生意不好做。但2015年开始,货是真的走不动了,”刘丽说。现在她已经不知道什么款会卖得好了,所谓的大众韩版、欧美版似乎都满足不了客人了。
如今,四、五线城市的人也不去实体店买衣服了。2016年,中国三线以下城市的网络零售总额首次赶上了一、二线城市。
虽然许多市场没有转型的能力,他们还是努力尝试新办法,尽可能从网红店的成功中找到可用的元素,比如把朋友圈变成新款衣服的原生广告、店铺推广都做到知乎“开服装店一般都去哪里进货?”的问题里。
目前在宜昌商业城里有很多老板正打算把自己的店孵化成网红。在店铺的招聘启事里,这群年轻姑娘被叫做穿版员。为了促成更多订单,她们甚至会给客户直播自己的穿搭过程。这些模特每天要换上百件衣服,收入按照销售业绩算——穿在你身上的衣服被订的越多,你的工资就越高。据一位模特介绍,通常月收入在5000块到20000块之间。
对不熟悉传统服装批发市场的新手来说,做穿版员甚至比自己开一家店还赚钱。在商业城做了多年批发生意的张丹丹,算了一笔账之后,今年就转租掉了年租10万的门店,当起了穿版模特。现在,她经常在朋友圈发小视频刷屏,展示不同搭配的衣服。从某种程度上,她也开启了朋友圈的网红之路。
“商业城会死掉么?”这个问题张静已经思考了十年。而她所在的服装店在做了十多年服装批发电商探索之后,去年内部首次出现了面向消费者卖货的零售业务。
与此同时,大量专业机构签约了一批网红在淘宝直播卖货。在武汉贰拾叁楼文化传媒公司未来的规划中,除了有短视频业务,它还考虑加入直播带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