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100」陈良顺:“非遗”编织出致富路 他把藤编一年卖了4000多万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创业100」陈良顺:“非遗”编织出致富路 他把藤编一年卖了4000多万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创业100」陈良顺:“非遗”编织出致富路 他把藤编一年卖了4000多万,希望能帮助到您。
远远看见车间里的几个藤编工人手上正在忙碌着。
走近一看,他们手指上下翻飞,将一根根藤条穿过椅背骨架,不时用手指压一压来确定藤芯是否收紧,看一看椅背图案的编织是否整齐美观。
9月7日,华商报-二三里走进南郑区的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实地感受当地传承上千年的藤编技艺和产业。
过了农历七八月,当树叶被秋风染成黄的时候,秦岭南麓大山里的青藤和毛竹也就成熟了。南郑黄官,干完庄稼活的村民便三五相约带上锋利的镰刀,走进茂密的山林,挑选粗壮、通直的木竹和细长的青藤悉数砍下,打结成捆,径直扛回家。
这些毫不起眼的木竹、青藤,遇上了一门古老的手艺,藤条在当地村民手中华丽转身为精美的藤椅 、茶几、藤桌、书柜,“汉中藤编”如今不仅享誉全国,更是漂洋过海,名声在外。2021年,“汉中藤编”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的一员。
“选料、打磨、定型、编制、抛光、油漆……要做好这样一把靠背藤椅,需要极其复杂的步骤和花费一天多的时间完成,甚至更长,真正的是一个苦活累活。”陈良顺对记者说。
传承4代,7岁接触藤编,15岁便随父学艺,高中毕业后开始从事藤编制作,24岁走出家乡为藤编寻找市场,36岁在家乡开起工厂,如今陈良顺已经成为“汉中藤编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帮助和带领当地村民传承守望,开拓市场,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和很多非遗技艺“叫好不叫座”、苦于没有年轻人传承的现状不同,这些年陈良顺走的每一步,都是对古老藤编技艺的功能性以及市场需求的挖掘。陈顺良认定,有人愿意花钱买,市场对你的产品有需求,我们才能活下去。“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到前景愿意来学,这门技艺才能真正传承下去。”
“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办法总比困难多。”陈良顺说,当时年轻气盛的他决心改变这一切。决心整合资源,形成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模式,首先成立了南郑县黄官藤编专业合作社。2007年,注册了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良顺藤编”),开启了企业化管理运营之路,藤编产品也被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2015年,陈良顺开始逐步尝试在电商平台上拓展藤编产品在网上的销路。搭建了自己的销售小团队,“良顺藤编”在淘宝、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设立了自己的企业店铺,没想到却大受欢迎。陈良顺坦言,虽然只参与了两次天猫双11,却让自家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忘不了自己少年时期,晚上连夜做好藤编产品,第二天一大早挑着,随着父亲到外县去走街串巷叫卖。辛苦好多天也买不了几个钱,时不时还会遭人嫌弃。谁能想到,现在通过网络,这些椅子、桌子还有框子、篮子,都被卖到了海外的丹麦和法国,而且价格不菲。
接踵而至的荣誉视作鼓舞、鞭策,他始终将让传统藤编技艺融入现代生活的探索贯穿在企业发展中。陈良顺意识到,要让非遗技艺适应当代审美与生活需求,创新发展是唯一的出路。为此,在坚持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他带领藤编队伍不断提升产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精研新技术,导入时尚理念重塑非遗技艺的表达方式。
“藤椅被坐得越久,就越贴合人的身形和弧度。做好一把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藤椅,实际上践行的是手艺人的工匠精神。”陈良顺介绍,这种精神不只体现在对工艺的精益求精,也体现在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中。
听陈良顺的儿媳说,村民闲了就来老陈的厂里做工,藤椅藤桌沙发箱包,通通都可以做。时间不那么充足,也可以拿着青藤回家编些小东西,送到老陈的厂里来计件挣钱。这样一来,让附近好几个村的许多贫困家庭也有了基本的经济来源。
采取“公司 合作社 农户 电商平台”的生产经营模式,2021年良顺藤编生产各种手工制品22万件,线下销售总额4500余万元,线上销售总额1200余万元,带动4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这些数字看起来让人惊叹不已,一个普普通通的汉中乡村“手艺人”,硬是把古老的藤编一年卖了4000多万。
“做好每一把藤椅,把藤编技艺发扬光大,让乡亲们与我一起,用藤编编织美好生活。”陈良顺这样说,也确实这样做了。
从一位普通农民到全国优秀农民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从独自一人探索市场到带着众多村民走上致富路,陈良顺一路走来,传承着古老的技艺,连接着藤编人的乡里情感,编织着产业发展的幸福未来。
“挖掘具备非遗产品的特性,然后通过各种平台卖出去,发展市场,从而让年轻人看到前景,也愿意来学,最终让这些技艺真正传承下去,就是我现在正在做的将来也要继续做下去的事情。”对于未来陈良顺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我的价值就是把每一把藤椅做好,坚守初心,把藤编技艺发扬光大。好好做藤编,尽力帮助乡亲和身边的人。即使哪天我落难了,我还有我的藤编和这些我帮助过的人......”
华商报记者 王健 编辑 姜磊 实习编辑 杨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