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失败的互联网产品」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一款失败的互联网产品」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一款失败的互联网产品」,希望能帮助到您。
进入2021年刚刚三个月,互联网平台就连续爆出至少三起轰动网络的命案:
2021年1月9日饿了么平台外卖骑手韩某在送外卖途中猝死,饿了么给予人道主义赔偿2000元。
2021年2月6日长沙23岁女孩车某某从自己呼叫的货拉拉车上跳窗身亡。
2021年3月14日福州长乐区张某在凌晨因与滴滴司机发生口角,被反复撞击致死。
三个知名的命案都与互联网平台的管理、规则有重大的关联,具体分析各位可以阅读我的另一篇文章---3个月3起命案,互联网平台到底怎么了?
核心观点主要是:平台规则过度向消费端倾斜、平台滥用垄断地位控制从业者收入在温饱线、平台无视劳动法对劳动者过度压榨、平台效率低下垄断市场却天天喊亏损。
本文希望通过对目前主流的互联网平台的模式及营收拆解,看看我们国家的互联网巨头在风头无两的状态下,其本质和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在资本市场估值动不动超千亿,却在社会中成了人人喊打的负面典型。
理性分析,不吹不黑。
文章较长,先写提纲:
一、互联网平台的经营模式是条死胡同
二、资本驱动下的互联网平台,缺乏想象力是其致命弱点
三、不尊重人、不遵守法律的互联网平台是在榨取社会的未来
四、将互联网平台纳入法制轨道已迫在眉睫
饿了么骑手
一、互联网平台的经营模式是条死胡同
任谁也不会想到在互联网发展20年后的2020年,以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终止上市为标志性事件,各大互联网巨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品牌危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中国人对互联网巨头的口碑跌入谷底,处于风口浪尖的几个平台更是被中央部委约谈, 被网民千夫所指。
开篇所记录的几件热点事件,虽然事发偶然,但深层次的必然性却早已注定,发生恶性事件只是时间问题,根源就在我们的互联网平台的经营模式上。
1、外卖平台大到不能倒,本质上却只是个倒手收租的房东
美团2020年财报显示,美团营收破千亿为1148亿,活跃商家680万,骑手292.5万。直接、间接影响就业人数约2000万人。如果加上饿了么的数据,两大外卖平台影响就业人数约3000万,商家1000万,骑手600万。
如此巨大的平台,早已超出了一城一地的政府管理界限及管理能力,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政府敢于对他们进行严格监管,因为影响实在太大了。
如此一个庞然大物,其实他的基本经营模式非常的简单,一是将原来的各饭店送餐服务线上化,二是出租高流量展示位赚取租金收益。
美团、饿了么在刚开始入场时,每单抽成约8-12%,在各个餐厅看来确实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取大量的额外营业收入,同时还可以节约跑腿送餐的员工。
但到了2020年美团虽然公告的佣金比例仍然控制在12%,但是这是在将大品牌与中小餐厅进行平均后的结果。众所周知为吸引流量,平台对大品牌的抽成比例是极低的,而广大的中小餐厅的抽成比例大多为22-25%。
在这样的抽成模式下,正常制作的餐厅在平台上是没有利润可言的,最终导致大量美团饿了的商家去使用料理包加热的方式供餐。不知道料理包为何物的读者可以百度一下,简而言之就是2-3元的工业化生产的料理包加米饭的订餐价为20元,平台抽成5元,骑手赚5元,材料成本约5元,毛利5元(未扣除人工及房租)。如果是正常出餐的餐厅,亏本是必然的。
2、一家独大的滴滴,维持增长的秘诀是提高抽成比例
2020年网约车用户规模已经超过4亿,交易规模超过2000亿,平均每单交易金额约为50元。
从2010年起中国网约车发展至今已过了10年,目前市场上已获牌的平台多达191个,但是滴滴依旧处于龙头位置。2020年5月,滴滴平台的月活跃人数高达5439万人,比第二名高出5193万人。
一家独大的滴滴
2012年成立的滴滴通过巨额补贴的形式迅速攻城掠地,2015年合并快的打车,2016年合并Uber中国区业务,至此滴滴在打车市场成为市场占有率超过90%的垄断巨头。
2017年开始,滴滴逐步取消对乘客和司机的补贴,并逐年提高抽成比例,时至2021年部分地区的滴滴平台抽成比例超过30%。
以滴滴平均50元的订单为例,顾客支付的50元为例,滴滴抽成15元,油费约10元,车辆折旧约5元,司机真实的劳动收入约20元,如果加上接单时间及空驶时间约差不多为1小时,也就一名司机在不违章不堵车不罚款的情况下,一小时约赚20元。但为什么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司机能够一个月赚6000-7000元呢,秘密就在工作时长上,专职滴滴司机的平均工作时长为10小时,每月休息时间不足两天。
滴滴的经营模式非常简单:将原来各城市的出租车公司的模式变本加厉地搬到了线上。原来出租车公司也是提供电话叫车服务的,滴滴则是通过APP实现实时叫车。其盈利模式都是赚取司机的劳动力剩余。无非是出租车公司每月根据经验每月定额收费,司机还有机会多劳多得。而滴滴则是通过大数据精准地控制你的收入,接单量/分成金额都是可控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种经营模式下,滴滴已经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想要给资本更多的回报和交待除了提高抽成比例,其他任何手段都是收效甚微的。无关道德,只关乎利益。
3、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低价电商平台,严重限制了中国的产业升级
无论是淘宝还是拼刀刀,在创立之初就以低价来攻占市场,但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仍然还在用低价这么一招,就显得可笑了。中央倡导了10多年的产业升级,在低价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淘宝、拼刀刀、京东三家几乎占领了90%的电商市场,在他们的页面里,价格排序仍然是最主要的竞争手段。
传统的实体店,价格只要比周边的竞争对手低一些就可以有收益,而在电商平台得与全国的同类商家竞争。摆在电商平台的商家面前只有三条路:要么是全国性的品牌统一定价,要么就只能以降低质量为代价拿出比对手低得多的价格,要么就花钱向平台租凭主页引流的展示位。
2020年9月,淘宝商家1056万,天猫商家31万。
电商平台与万达广场的商业模式非常像---当房东,收租金,主要盈利手段是收租金。万达是人流量高的出入口位置的商铺租金高,人流量低的地方租金低。电商平台则是出租主页的高流量展示位,来赚取各卖家的流量租金。
电商平台其实并不关心产业升级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他们只需要收到租金就可以了,想要收到租金就需要大量的流量,吸引流量最好的手段就是低价。而承担低价的就是中国制造的厂家,当利润极低时再要求他们做研发投入、产业升级是极其不道德的。
二、资本驱动下的互联网平台,缺乏想象力是其致命弱点
纵观中国各大互联网巨头的发展史,除了早期创业的几个企业之外,近10年来新成立的公司无一不是挟资本以占市场。
互联网平台的套路基本一样:通过PPT讲经营模式---融到巨额资金---超低价抢占市场--形成垄断(一家或两家)---提价赢利。
这种发展路径的核心就是融资和垄断,无论是劳动者或消费者都不是平台的核心资源,资本和垄断地位才是他们的核心资源。即使是央媒呼吁要去科技的星辰大海也无济于事,路径依赖已经形成,不釜底抽薪是不可能180度转弯的。
资本是追求利润的,不可能去追求星辰大海。
在中国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时代中,美国在企业创新上是有全面优势的,从全球市场上来看淘宝的对手是Ebay、微信的对手是facebook、滴滴的对手是Uber,百度的对手是谷歌、华为的对手是苹果、西门子为代表的通信公司,中国所有的新能源车企的对手都是特斯拉......目前看除了华为可以在国际市场有非常强的竞争力之外,其他企业连国门都没有真正的走出去(所谓的国际版,主要用户仍然是中国人)
三、不尊重人、不遵守法律的互联网平台是在榨取社会的未来
在号称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互联网大厂,却有着无处不在的肆意压榨员工的状况,996、007是所有大厂正式员工都逃不过的关卡,唯一可以安慰的是他们可以享受远超社会平均水平的薪酬和优越的工作环境,所以大厂职员仍然可以傲视同龄人(当然是在他们35岁之前)
但是996、007的工作模式,早早地就透支了员工的体力和智力,一旦被透支完毕,等待他们的只是被抛弃。大厂透支的不只是员工本身、更是中国最顶尖一批人才的未来,也是透支了整个社会的希望。
而大厂的外转从业人员就没有这么好的福利了,美团饿了么的骑手有600万(数据来自美团、饿了么年报)、滴滴的司机有1800万人(数据来自滴滴官方数据)。这些人每天工作时长约10-14小时,没有社保、没有商业保险。与平台也没有任务权利及义务关系,他们仅仅是自主扛活的接单人!从饿了么给猝死的骑手2000元人道主义慰问金的公告中,我们看到了平台血淋淋的真相。
全国有2500多万个年轻人没有社保、没有保底收入、没有职业前景(骑手和网约车司机是没有任何上升空间的),以人均6000元/年的最低社保缴费金额来算,光是滴滴、美团、饿了么三个平台,欠缴的社保金高达1500亿!
互联网平台所谓的轻,其实源于社会承受了不可承受之重。
法外之地的互联网平台,不光是在透支从业人员的未来,也是在透支中华民族的希望。
四、将互联网平台纳入法制轨道已迫在眉睫
最后我想说的是,互联网平台不应该成为法外之地,无论技术怎么发展,以人为本,强国富民应该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的基本价值观。
监管部门也应该升级监管能力,对涉嫌垄断的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强制拆分、巨额罚款、约谈当事人等措施应该坚决进行。
按照劳动法保护从业者的基本劳动权益,最低工资、最长工时、缴纳社保公积金等对实体企业的要求,也应该一视同仁的要求互联网平台。让实体企业与互联网公司在同等的法制环境中公平竞争。#滴滴出行##货拉拉CEO发反思信##美团##淘宝#
结语:
通过“低价 劣质”来垄断市场、通过剥夺员工基本权利、通过绕开法律监管的互联网平台,于民有害,于国无益,我看不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