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电商股票最新新闻「南极电商为何跌」

互联网 2023-07-30 18:19:37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南极电商股票最新新闻「南极电商为何跌」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南极电商股票最新新闻「南极电商为何跌」,希望能帮助到您。

开年以来,南极电商(002127.SZ)的日子有点“难过”。1月4日,新年第一个交易日,南极电商开盘后随即闪崩跌停,次日开盘又直奔跌停。股价跌停的同时,又遭遇机构大笔出货,1月4日与5日“机构专用”营业部合计卖出总金额达3.22亿元。

或是为了稳定投资者的情绪,1月5日晚间,南极电商发布公告称,拟推出一项股份回购计划,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7亿元,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5元/股,本次回购股份将作为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实施。

然而这份股份回购计划仍然没能止住南极电商下跌的趋势,1月6日,南极电商继续下挫6.49%,振幅达13.35,换手率13.06%,成交额超过27亿元。

截至1月7日收盘,南极电商下跌2.03%,报收10.16元/股,短短4个交易日,市值蒸发了86.4亿元。

南极电商陷财务造假疑云

就在南极电商遭遇股价连崩的时候,1月5日,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贴出了2019年一家证券公司的PPT,标题为“体外循环造假的识别”,举出的案例就是“XX电商”。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彼时,外界普遍认为,该“XX电商”就是南极电商。

研报截图

这份研报提到,“XX电商存在造假的六大疑点,其中有:“净利率非常高而无明显壁垒、无明显的竞争对手、非常轻资产的运营模式、财务数据质量差,应收账款、经营规模翻倍增长,员工数量反而下降、供应商和客户高度重叠”

列举了该电商2015-2017年的财务报表,在下方说明“通过税务角度计算的公司当年应缴纳的增值税金额远远低于通过财务角度季度的增值税金额“

另一张图片中列举了该电商从2012-201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与前五大供应商情况,并且指出前五大客户和前五大供应商高度重叠。

在这份显示为兴业证券的研报中可以看到,体外循环公司的常见特点包括:净利率超高,无明显竞争对手,资产非常轻,高增速高市盈率。据华夏时报报道,“这份研报中一段关于“体外循环造假的识别”段落,被市场普遍解读为针对的就是南极电商”。证券业内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这里的体外循环是常见的财务造假操作”。

1月7日,红星资本局在Wind研报平台系统中没有检索到该报告,记者向兴业证券求证,但截至发稿,未收到相关回应。

2020年,南极电商的股价从年初的10.7元/股左右一路上涨,7月份最高时达到24.41元/股,涨幅高达128%。就在股价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有媒体报道称南极电商只是“吊牌的搬运工”,随后南极电商开始走下坡路,到2020年底股价又跌回了年初的水平。

卖吊牌一年挣12亿元

南极电商的股价下跌,其实早有预兆。

南极电商的前身,其实是家喻户晓的保暖内衣品牌“南极人”,南极人成立于1998年,靠着保暖内衣做到全国第一。据新京报报道,2008年,产能过剩明显的南极人提出品牌授权的商业模式,关闭了自营工厂,砍掉了所有的生产线和销售端,只保留“南极人”这个品牌。2015年南极电商借壳上市,后续收购了卡帝乐鳄鱼和经典泰迪两个品牌。

天眼查APP显示,南极电商的经营范围涵盖了互联网零售、对外贸易、企业咨询、服装服饰、针纺织品、电子产品、宠物用品、预包装食品等56种。其主营业务包括品牌授权服务、电商生态综合服务平台服务、柔性供应链园区服务、专业增值服务及货品销售业务。

不生产不销售的南极电商,营业收入与利润却年年上涨。

完成借壳上市后的2016年,南极电商的营收为5.21亿元,到了2019年,南极电商的营收为39.07亿元,增长近8倍。净利润也从2016年3.01亿翻了4倍,到2019年净利润为12.0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营收与利润的成倍增长的背后,却是靠着“卖吊牌”的经营模式。

根据南极电商历年来的年报披露,品牌综合服务业务收入从2015-2019年先后为2.7亿元、4.6亿元、6.2亿元、8.9亿元、12.4亿元。而经销商品牌授权业务从2015-2019年先后为:0元、0.065亿元、0.17亿元、0.34亿元、0.65亿元,2019年品牌综合服务业务的毛利率更是达到惊人的93.36%。可以看出,上市以来南极电商靠者“卖吊牌”的模式赚得盆满钵满,业内因此戏称南极电商为“吊牌大王”。

年报中还披露,截至2019年公司合作供应商总数为 1113 家,其中主要合作供应商约 500 家;合作经销商总数为 4513 家,授权店铺 5800 家。目前南极人品牌的商品主要在阿里、京东、社交电商、唯品会等各电商渠道上销售,截至2019年底共有10万个产品链接。这样的经营模式,让南极电商省去了销货成本与库存成本,仅仅靠卖品牌就能有高达38.5%的整体毛利率。

质量问题屡被点名

广泛的授权虽然利润可观,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据此前南方周末报道,南极电商的经销商向授权厂家进货无需总部协调,只需同授权工厂签订名义上的合同,就能以工厂的名义购买南极人商标,随后自己去批发市场采购货品,挂上吊牌再销售——而至于质检合格证,在淘宝上只要花费100块就能买到。

近年来,南极电商因为质量问题屡被点名。去年三月,南极电商生产的旅行箱包被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到属于不合格产品,而这已经不是南极电商第一次被曝产品质量不合格。据北京工商报报道,2015年济南市工商局对全市流通产品的抽查中,南极电商旗下南极人品牌服装被发现不合格;同年,北京市工商局抽检南极人品牌冬被不合格;2017年,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抽检冲锋衣,南极人品牌产品不合格;2018年,江苏省质监局再次对南极人品牌服装抽检,依然不合格。2019年,上海市监局对48个批次旅游鞋、休闲鞋、布鞋等老年健步鞋进行了市场检查和质量抽检,南极人品牌男鞋再次抽检不合格。

产品质量问题在消费者中也广受诟病,红星资本局在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搜索发现,截至1月4日,南极人的投诉量多达167件,“虚假宣传”“假货”“质量差”等关键词频繁出现。

消费者投诉

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告诉红星资本局,“品牌授权模式与加盟模式类似,对于品牌所有方来讲,可以在较轻的模式下实现商业变现,但难点是对品牌的管理,如何确保品牌授权使用方不滥用品牌,管理好产品的质量、维护好商誉是一个难题。从目前南极人面临的情况来看,未来必须转型,借鉴已有的最佳实践,做好品牌的质量管理,才能可持续发展”。

去年12月31日,南极电商的董秘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说道:“产品品控一直是公司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公司的持续经营与发展”。

曾经的南极人保暖内衣,正是靠着过硬的质量打响了品牌。如今的南极人,关闭了生产线与销售端,如何做好品控呢?市场与消费者都在等待南极电商的回答。

红星新闻记者 袁野 实习生 强亚铣

编辑 陈成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