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真菌」泰山部分山区野生大型真菌及有毒真菌种类调查

互联网 2013-02-26 18:23:26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泰山真菌」泰山部分山区野生大型真菌及有毒真菌种类调查。

泰山是世界名山,大型真菌是泰山上重要的野生资源,调查、了解泰山上野生大型真菌种类,可以为更合理地保护、开发和利用野生大型真菌资源提供依据;同时,了解有毒大型真菌的种类和特点,可以减少因食用有毒蘑菇而出现的中毒事件。我们于2011年和2012年7-8月份,对泰山部分地区的野生真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共发现记录了泰山野生大型真菌65种,分别属于20个科。其中泰山新发现的种类4种,分别为粉粒红湿伞(Hygrocybe helobia)、半球盾盘菌(Humaria hemisphaerica)、小勺珊瑚菌(Clavaria acuta)和橙黄网孢盘菌(Aleuria aurantia),其中小勺珊瑚菌(Clavaria acuta)和橙黄网孢盘菌(Aleuria aurantia)为山东新纪录种。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共发现泰山上有毒大型真菌7种,分别是纯黄白鬼伞、灰褐黄鹅膏菌、鳞柄白毒伞、角鳞灰鹅膏菌、豹斑毒鹅膏菌、黄盖鹅膏菌和粪土生光盖伞。鳞柄白毒伞毒性很强,主要造成肝损伤。该菌菌体白色,菌盖中央略微突起,菌柄有鳞片。菌盖直径约6~15厘米,圆锥形至钟形后平展,中央凸起,干时有光泽,有时中央略带黄色,光滑。菌柄白色,有鳞片、基部膨大呈球状。常生长在板栗树下或橡树等杂木林地上。
角鳞灰鹅膏误食后常出现恶心、头晕、神志不清等,该菌中等大型,灰色至灰褐色,菌盖表面具有黑褐色角锥状或颗粒状鳞片,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较密,菌柄粗1-2cm,菌环以下灰色,有深灰色花纹及鳞片,基部膨大。常在马尾松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生长。
豹斑毒鹅膏菌毒性很强,食后半小时至6小时之间发病,表现为呕吐、腹泻、出汗、流泪等。子实体中等大小,直径在7.5-14cm,菌盖初期扁半球形,后期渐平展,盖表面褐色或棕褐色,有时污白色,分布着白色至污白色的小斑块或颗粒状鳞片,老后部分脱落。菌柄圆柱形,粗0.8-2.5cm,表面有小鳞片,内部松软至空心,基部膨大有几圈环带状的菌托。常在阔叶林或针叶林中地上生长。
黄盖鹅膏菌子实体伞状,中等大小,直径约3~10cm。菌盖初期近球形或半球形,后期平展,黄色或污黄色,常生长在松树下,毒性比其他毒鹅膏菌小。
粪土生光盖伞子实体小,菌盖直径2-5cm,表面肉桂色,干时土黄色,菌肉薄。菌柄细长,粗0.2-0.6cm,上部白色,下部黄褐色至红褐色,内部软变空心,基部近根状。常生长在粪土上。含有致幻性毒素误食后易产生幻觉。
纯黄白鬼伞子实体较小,菌盖直径2-5cm,表面有鲜艳的柠檬黄色,菌肉黄白色,初期呈钟形,后期稍平展,薄,质脆,常散生于含有枯叶的林地。菌柄细长,便于识别。灰褐黄鹅膏菌毒性相对较小,菌盖直径5-10cm,初期近半球形,后期平展,中部稍突,边缘有时上翘有细条棱,表面光滑,浅土黄色或浅橙黄色,中部色深。菌肉白色或带淡黄色,顶部稍厚。(汤谷月 李逸冰 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