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粮仓」昔日盐碱地 今朝米粮仓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渤海粮仓」昔日盐碱地 今朝米粮仓。
背景资料:“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由科技部牵头组织,山东、河北、辽宁、天津环渤海四省市联合实施,旨在依靠科技创新,突破盐碱制约,实现在盐碱地上增粮增效。去年,山东省把实施“渤海粮仓”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日山东审议通过的全省“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又明确提出加快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东营市是山东“渤海粮仓”建设的主战场。
东营市,一座在盐碱地上成长崛起的现代化城市,老辈人的几句民谣道出了这里盐碱滩涂的贫瘠荒凉:“小风沙眯眼,大风沙打脸,小雨地返碱,大雨砸饭碗。”特殊的地理环境,让东营这片年轻土地打上了盐碱地的烙印。自2012年10月开始,东营市大力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推进盐碱地增粮增效。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开始显现出绿色的希望和开发的潜力。
变革:荒地变粮仓
家住垦利县永安镇28村的张军,对贫瘠的盐碱地感触颇深,“前些年,谁愿意种地啊,白给都不种。”张军告诉记者,除了种棉花,种粮食都是看天吃饭,一年下来根本挣不了几个钱,算上人工费甚至是赔钱。
这一切的改变始于2012年。自“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开始实施,张军尝试性地承包了100亩水稻田,通过政府的指导和自身种植水稻的经验,亩产达到1100斤。尝到甜头后,张军又承包了200亩水稻田,并且水稻田全部实行机械化耕作,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张军告诉记者,“渤海粮仓”工程实施后,村里很多外出打工的人都回来务农了,他今年种粮的纯收入10多万元,比在外打工的收入翻了几番,生活也是节节高。
和很多受益的农户一样,张军是“渤海粮仓”工程的基层参与者之一。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营是山东省建设“渤海粮仓”的核心地区。资料显示,2012年东营有未利用宜农荒碱地224万亩,中低产田200多万亩,盐碱土地资源广袤,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东营市科技局副局长宋建业告诉记者,自2012年东营市启动“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以来,市政府成立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筹推进该项科技示范工程,制定出台了《东营市“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示范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每年省黄蓝资金列支东营部分有200万元专项支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重大项目建设,两年来省支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专项资金323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3.8亿元,保障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实施。
通过大力探索技术成熟、效益明显、可供推广的盐碱地增粮增效模式,东营种植示范区面积四年连上四个台阶,全市“渤海粮仓”示范面积由2012年的1027亩发展到2015年的34.5万亩,占到全省示范面积的45%,目前东营已经成为全省“渤海粮仓”面积最大、增长最快的区域。
探索:企业主导主推
“等你们明年再来看,这些荒地,都能变成麦田”。在一片芦苇荒地与麦田的连接处,山东汇邦渤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华斌满怀豪情。作为“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承担单位之一,汇邦公司主要通过盐碱地改良进行旱粮耕作,种植抗旱耐盐小麦品种,目前不仅已经成功改造完成十几万亩盐碱地,实现了粮食的显著增产,更成功推动了公司的转型升级,为公司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棉花耐盐碱,以前公司主要是在轻盐碱地上进行棉花的种植,但棉花的产量、质量都不好,效益很低。现在小麦种植亩产平均800斤左右,基本能够达到普通土地的产出水平。”张华斌介绍,随着棉花市场的持续低迷,以棉花种植为主体的公司业务受到了极大挑战。适逢“渤海粮仓”工程启动,汇邦公司在垦利县的万亩旱粮种植核心区内,与中科院、山农大、省农科院等院所合作,集中开展了项目试验,初步筛选出“青麦6”、“鲁单9066”等适宜品种,带动示范区推广面积11万亩。
宋建业副局长介绍,相比以前政府主导推进的方式,工程采取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运作机制,通过创新运作模式,以“创新在先、示范跟进、产业配套”为方式,实施核心区示范区产业区联建。
“一是规划建设核心区。明确核心区的技术创新功能,配套建设科研平台、试验基地和专家工作站,集中开展盐碱地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试验和筛选;二是规划建设示范区。明确示范区的技术组装功能,依托核心区筛选的适宜性品种、技术,开展多元化的技术集成和示范;三是规划建设产业区。规划产业区具有配套服务功能,根据示范区粮食生产需求,开展商业育种、农资生产、农机装备、农产品加工等配套产业开发,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增效”。
创新:科技先导打造“东营特色”
“作为实验,我们今年在5亩稻田里放养了124只一斤多的甲鱼苗,正常原因死亡了三只,收获的甲鱼都达到3斤以上,而且外观、口味都跟野生甲鱼一样。”在一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的万亩水稻种植核心区,潘九阳指着已经收割完的稻田说。
潘九阳之前在垦利水产局工作,主要研究海洋渔业养殖,退休后作为返聘专家来到一邦公司进行稻麦轮作以及稻鸭、稻虾鳖等稻田混养模式,通过今年稻田养殖的实验证明,混养模式可有效增加土地复合种养效益,每亩纯收入分别达到1376元、3539元、5000元,分别是普通稻田的1.6倍、3.9倍、5.5倍。
向盐碱地要效益,科技创新体现在“渤海粮仓”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山东省渤海粮仓专家组成员张立宾介绍,围绕节水、降盐、培肥等要求,东营“渤海粮仓”示范区的建设,在水、土、肥、耕、管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在暗管排灌、水土改良等方面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其中暗管排灌高效改良技术,节水节地率均超过20%以上;高抗逆肥料研制技术,通过激发作物自身多重抗性和增加土壤多种有机质,小麦增产效果达到8.24%,水稻增产达到15.9%;智能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土地节水率达70%,土地利用率提高10%。“现在,在重度盐碱地上种水稻,中轻度盐碱地上种小麦、玉米等旱粮,已经成为东营特色了。”
在一邦公司,记者通过“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大数据平台”终端显示屏,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实验田里的作物生长情况,而且风度、温度、空气湿度等都能够实时显示。
一邦公司水稻种植专家李道德告诉记者,他负责“渤海粮仓”工程核心区的一万多亩水稻的技术指导。通过大数据平台的监控,不仅能够实时跟进作物生长的情况,而且通过平台相关联的手机APP,能够与农户进行互动咨询,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们也能从几百里之外对作物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指导。
“山农大、省农科院、中科院、青岛农科院等都是我们的技术合作对象。”宋建业副局长介绍,通过筹建大数据采集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与省内外多家高校院所和企业开展合作、投资1000万元,建设智能人工气候室等方式,多种方式搭建起了“渤海粮仓”工程的技术创新基础平台。针对盐碱地增粮难、成本高、效益低的突出问题,科技局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展水、土、种、机、肥、耕、管等关键技术攻关,实现了盐碱地暗管灌排模式转换、耐盐作物品种选育、高抗逆肥料研制、水稻工厂化育苗等几个关键技术突破,为构建盐碱地增粮增效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
根据规划,东营市“渤海粮仓”工程将完成“到2020年核心区6万亩、示范区50万亩”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东营将继续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运作机制,集中打造6个特色鲜明的万亩核心区,实施订单农业、规模经营等多种示范模式并举,用科技引领“盐碱地” 向“米粮仓”的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