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技术」成果对接会变“学校大课堂”

互联网 2017-07-21 10:12:00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柿子技术」成果对接会变“学校大课堂”。



在第十届百名专家淄川行活动期间,与科技成果引进洽谈会同期举行的还有多个专题成果对接会,束怀瑞院士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专题讲座暨科技成果对接会便是其中一个。
可是,记者到会场时却发现,与其他会场热热闹闹交流洽谈的气氛不同,在这个对接会上,虽也足足有一两百人参会,但是,这一两百人的会场却只有台上一个人在说话。台下的众人,有的抬头听,有的低头记,安静中透着些许紧张。
原来,在这个会场,来参会的大都是当地的农民,有承包几百亩土地的种植大户,也有种着几亩粮田的普通农户,其中很多人都是为了学习来的。
台上说话的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束怀瑞。
“生物炭并不是一般的木炭,它是在低氧环境下,通过高温将玉米秆、木材、草等进行碳化产生的。生物炭有很多微孔,这些孔洞结构十分容易聚集营养物质和有益微生物,不但可以补充土壤的有机物含量,还可以有效、持久地为土壤保存水分和养料,提高土壤肥力。肥沃的土壤之所以大都呈现黑色,就是因为含碳量高的缘故……”
生物炭技术、白蜡种植技术、柿子树管理技术、核桃树管理技术、樱桃种植注意事项、保护土壤健康注意事项……
台上,已经将近九十岁高龄的束怀瑞院士讲得细致认真,丝毫不显疲惫;台下,一百余人听的认真,记的仔细……成果对接会俨然成了“学校大课堂”。
“我今天可真是没白来,知道核桃树枝疯长该咋修剪了,知道树上生虫子该咋办了,学了一些新技术,也涨了不少新知识,知道啥叫现代农业了。”会议休息期间,淄川区寨里镇农民白大姐高兴地告诉记者。白大姐家种了十几亩核桃,往年由于不懂管理技术,基本都是“靠天吃饭”,任由核桃树“自生自灭”,收成很少。从去年开始,她逐渐意识到了应该要学些专业技术。前段时间听说淄川要开一个技术讲座,就报名参加了。“听了专家讲解才发现,原来觉得很难的问题,其实只要懂点技术,很容易就能解决。这个讲座真是我的及时雨,以后我得多参加这种活动。”
除了像白大姐这样为学习技术而来的,参会的人中也有不少种植大户、合作社是来找项目的。
据了解,此次参加百名专家淄川行活动,束怀瑞院士为淄川带来了40个新成果进行分享,其中有农业管理新技术,也有增收致富新方法,还有农作物新品种。
家住本地的张女士此行就是来寻找柿子酒酿制技术的,几年前,她承包了几十亩土地种植柿子,凭借专业技术管理,柿子收益还不错。可随着不断发展,她不想再像以前一样只靠卖柿子“过活”。
“我今年年初出去学习时从外地了解到了柿子酒的市场还不错,今天就是打算来看看这里有没有相关的技术,没想到还真有!另外我也想看看来参会的有没有同行也想发展柿子酒的,如果有,我们可以进行合作。”就在会议结束后不久,张女士给记者打来电话说,自己已经在会上结识了几个同行,并进行了初步交流,大家都有合作的意向。“这真是意外的惊喜啊!”不虚此行,张女士很是高兴。
在此次对接会期间,除了讲解专业技术成果,束怀瑞院士还为大家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为想开展农业创业的人提供了指导建议:
农民开展创业,承包土地规模不要过大,一般不要超过300亩,这样不至于因投入成本过大而导致迟迟见不到效益。要搞好农业生产,土壤、植株健康非常关键,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学习专业技术,合理控制水肥,保护土壤环境健康,实现植株良性生长。有了技术还要了解市场。农业生产不能跟风,要有充分的市场调查,了解老百姓的需求,掌握哪个产品的消费量最大。只有这样,在进行农作物产品布局的时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懂得以短养长。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一些过剩产业,对此,可以考虑调整产业结构,比如拿出20%的资源种植高档产品,40%的资源种植百姓容易接受的一般水平的产品,40%的资源再拿去开展产品深加工,通过延伸产业链来实现长效发展。

■记者手记

改变“靠天吃饭”,从学习技术开始

白大姐和张女士,两位年龄相仿的、处在同一地域、同样都种着果树的农民,发展境况却有着不小的差距:一个一直以来基本“靠天吃饭”,收成很少;一个经过几年的积累,正准备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
采访中,经过详细了解发现,其实,两人之所以有如此不同的境况,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技术。
张女士凭借专业的管理,承包的几十亩柿子一直有不错的收益。经过几年发展,逐渐积累了一定资本。再加上不断考察学习,她的发展眼光也逐渐开阔,不再局限于“卖柿子”,而是想在此基础上再上一个层次,依托自己的柿子原料优势,开展精深加工产业。此时,如果有合适的技术支持,她的柿子酒加工项目便很快就能付诸实施,整个产业规模自然也就越做越大。而白大姐之所以“基本没什么收成”也正是因为一直缺乏专业技术,不懂管理,又疏于变通,才导致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但是,在当前的农村,像张女士这样既懂技术又有长远发展眼光的农民毕竟少之又少。很多人都是像前几年的白大姐一样,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靠自己多年种地的“经验”过活。没有技术,不了解市场,再不会变通,致富的道路上自然会困难重重。
其实,要想改变,也并不是难事。就像白大姐,她这两年意识到了自家核桃树收成不好的原因所在,正在积极努力地学习,在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同时也在寻找新的出路,想在自己核桃收成上来以后,积累些资源发展其他产业。
众人拾柴火焰高。要彻底、快速地转变“靠天吃饭”农民的境况,在农民自身转变观念,主动寻求新出路的同时,政府、社会、新型农民也应从客观营造良好的氛围,为他们的进步提供更多包括扶贫政策、技术培训、传帮带等在内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