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食用菌」邹城:国家农科园区助力“小蘑菇”成为“大动能”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邹城食用菌」邹城:国家农科园区助力“小蘑菇”成为“大动能”。
“肤如凝脂肌如雪,吹弹可破润而洁;剔透晶莹瑊玏殿,应是九天梨花谢。”作为食用菌界的“白富美”,“玉木耳”自去年一诞生就成为业界焦点。
“今年已经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预计明年可达8000万元。”近日,记者在玉木耳的诞生地山东省科创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采访期间,该院院长李晓博说,研究院联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团队经过半年多的驯化、繁育,成功将玉木耳实施产业化,并推向市场。
近年来,邹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坚持“市场导向、科技支撑、企业主导”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以食用菌特色主导产业为核心,兼顾发展优质林果产业,通过一系列创新,取得了卓著成效。
目前,邹城食用菌栽培面积已达3150多万平方米,年产鲜菇70多万吨,品种涉及玉木耳、双孢菇、金针菇、杏鲍菇、香菇等20个名优品种及功能性食品等延伸产品,年产值达120多亿元。2015年,邹城农业科技园区先后被省科技厅、国家科技部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全国唯——家以食用菌产业为特色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在园区的助力下,邹城的小蘑菇做优了大产业,成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大动能。”邹城市科技局局长朱红卫说。
良种繁育 培育新旧动能转换“源动力”
菌种直接关系到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是实现食用菌高质量、工厂化、标准化、高值化生产的重要基础。采访中,李晓博介绍,玉木耳只是近年来研究院培育的众多食用菌界“新贵”之一。
据了解,为进一步丰富邹城食用菌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山东常生源菌业有限公司、邹旺食用菌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先后选育了“金针菇长生BJ-1”、“金针菇SD-2”、“丰5”、“姬菇1011”等多个品种,山东福禾菌业科技有限公司、济宁利马菌业有限公司、山东每美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也先后引进了“来福蘑”、“榆黄蘑”、“榆耳”、山茶茸和褐菇等多个菌种。
李晓博说,目前研究院储备的正在小试阶段的优良品种还有20多个。
“良种的繁育推广是推动食用菌产业换代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朱红卫说,种质资源的不断创新为邹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培育了“新动能”。
近年来,邹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度重视食用菌良种繁育工作,围绕食用菌产业链,以良种繁育为核心,依托龙头企业相继建立了山东省科创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李玉院士工作站、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食用菌科技园(孵化平台)等一批创新平台,规划建设了省农业高新区的核心区及食用菌良种繁育产业园,食药用菌智能工厂化生产科技产业园,食药用菌精深加工科技产业园,食药用菌循环经济科技产业园等五个科技产业园。
依托平台优势,园区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王琦等多个行业顶尖科研团队,全面深化了与吉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山东省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等省内外多家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同时,园区还不断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开展大宗食用菌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及珍稀食用菌的驯化、选育,从源头上保障了食用菌新产品的供给质量。据介绍,在邹城,目前形成规模的名优食用菌品种已达20多个。
规模发展 产业“航母”已然形成
济宁利马菌业有限公司日产60吨金针菇项目、山东友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产120吨金针菇项目、山东恒发食用菌有限公司日产100吨杏鲍菇项目……
“如果说研发机构的良种繁育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源动力,那么龙头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则让这些新力量得以落地、成长、壮大,使其切实变成了加快邹城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朱红卫说。
“项目投资5亿元,已经正式投产运行,如果满负荷生产,可日产130吨,年销售收入将近3.5个亿,成为全国单产最大的瓶栽金针菇生产基地。”在友硕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现场,公司行政副总郑振东向记者介绍,该项目的达产创造了食用菌行业工厂化建设的新速度,标志着邹城食用菌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标准化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据介绍,继上述多个项目投产达效后,恒信生物投资7亿元日产180吨金针菇及白玉菇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富马生物投资3.2亿元的金针菇项目等又一批新项目在园区已于近期陆续开工建设。
“目前,园区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已达50余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30余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朱红卫形容说,众多龙头企业、研发机构及科技人才的集聚,大批规模化项目的落地,让邹城建成了当前国内规模最大、生产设备最先进的工厂化食用菌龙头企业“航母群”。
融合“物联网+” 智能化栽培精耕智慧农业
“物联网的使用为公司栽培食用菌插上了智能翅膀。”常生源菌业公司总经理常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了物联网,邹城食用菌产业“如虎添翼”。
2015年,通过邹城科技局牵线搭桥,常生源菌业投资200万元与黑龙江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建设了物联网平台,实现了食用菌栽培全过程精准智能控制,提升了产品质量。
在邹城,同样通过物联网发展智能化工厂栽培的还有利马菌业、友硕生物科技等多家企业。“有了物联网平台,我们的蘑菇就有了身份证,消费者可以吃得明明白白。”利马菌业公司总经理张广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物联网的运用不仅让企业实现了生产过程精准化、智能化,同时也可以让消费者对所购产品全程可视,实现了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可追溯。”朱红卫说,近年来,为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智慧升级,以常生源菌业为示范样板,邹城不断引导企业建立质量追溯体系,扶持企业联合互联网公司开发精准数据化控制平台,开展食用菌产业全过程智能控制建设,加快实现产业链条标准化(生产+加工+流通+市场+餐桌)。经过20多年的发展,邹城食用菌产业已经从当初的塌陷地、简易菇房、一般工厂化栽培,发展到了现在的全过程智能化栽培,实现了四代升级。“食用菌产业的智能化升级为邹城智慧农业的发展趟出了一条新路。”
延伸链条
高值化开发促优化升级
“加快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不能只靠“卖蘑菇”,更重要的是要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全产业链的高值化开发。山东瑞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庆安认为,这是现代农业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
山东瑞昌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出口脱水蔬菜及速冻蔬菜深加工的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现有4条供给800m2的冻干生产线,1条2吨/小时的单冻干生产线,4条热烘干燥生产线,采用了国际领先的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产品出口欧盟、美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山东集盛双孢菇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该公司在发展双孢菇栽培的同时,也通过与高校联合攻关,用科技手段发展起了菌渣综合利用——开发生物有机肥,把绿色肥料重新“反哺”到当地玉米、小麦、林果等农田,将食用菌链条的下游产业做得“风生水起”。
围绕食用菌,山东宇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邹旺食用菌有限公司的灵芝盆景栽培、济宁十八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金针菇保健饮料开发、常生源菌业的巴西菇多糖(抗癌药物成分)提取……,在邹城,“一大波”以食用菌为特色的新产业、新业态正蓬勃发展。
目前,以食用菌产业为纽带,邹城打破了传统单一模式,已经形成了食用菌“良种繁育—工厂化栽培—功能性食品开发—菌渣综合利用—农作物种植—农业废弃物利用”的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精准扶贫 新模式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其实,产业优化升级,动能新旧转换,受益的不只是企业,还有当地的农民。
瑞昌公司采用基地+农户的模式,按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创新发展订单农业,带动300多户农民脱贫;常生源菌业通过发展食用菌种植基地带动2700多户农民增收;福禾菌业通过优质菌种繁育推广,带动3000余户农民致富;友硕生物科技安置农村劳动力500多人……
“近年来,园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已经逐渐建立起了园区+研究院+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的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模式。”朱红卫说。
经过多次调研采访,记者发现,当前,在山东全面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邹城已经先行一步,“火力全开”,加快了创新资源的集聚,加强了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的培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日新月异。目前,邹城正在争创省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
“今后,以种质资源创新为核心,邹城还要充分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资源优势,通过科技手段加速推进智慧产业化,产业智慧化。”朱红卫说。(记者 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