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科技」多重利好让创业者走得更好更快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孵化器科技」多重利好让创业者走得更好更快。
创新成果从无人问津到晋级国赛前八;科技企业孵化器从孵化内部团队到发展至“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多个产业;只有三只兔子的养兔笼变身年产值过百万的规模化养殖厂……在过去的2017年,无论是高科技领域的发明创新,还是田间地头的喂养种植,创新创业在我省可谓多领域开花。然而,“花开”的背后,创客们又有哪些故事?助力“双创”“花开”,我省又做出了哪些努力?
双创环境日益优化让创业者梦圆
2012年,张振兴留学回国到鲁东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任教后,结合自己多年研究人工智能与医学相关领域融合的经验,发明了一款具有预警功能的便携式智能心电仪,这在国内是首创。然而由于当时智能产品并未普及,张振兴推介自己的成果时屡屡遭泼冷水,得不到风投、市场的认可,“找不到合伙人”一直困扰着张振兴。
他没有放弃。几年来,在参加各种创新大赛推广成果、寻找合作人的同时,张振兴也不断创新、优化技术,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也让这项成果逐渐被更多人知晓。终于,在2017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中脱颖而出,并成功入围第六届创新创业大赛国赛。期间,张振兴结识了德州一位创业者,对他的智能心电仪颇感兴趣。经过交流,对方有公司,市场资源、资金不是问题,加之张振兴的技术,两人一拍即合,最终拟定以张振兴技术入股的形式达成合作意向。
“五年很不容易,幸亏坚持了。今年,项目进了国赛前八,找到了合作伙伴,这是个好的开始!”张振兴高兴地说。
山东三江电子工程有限公司的“SJ-Cloudmes云工厂智造执行系统”、山东龙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陪你玩游戏社交服务平台”、山东大学王琛的共享运动APP……像张振兴这样的创业者,有很多。有的已经成功铺开市场;有的投产在即,成功在望;有的还在为推介成果、寻找投资四处奔波……
为了鼓励支持创新创业,2017年5月-8月,省科技厅联合省财政厅、山东银监局、省知识产权局等组织实施了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对竞技获胜的项目、企业给予省级科技计划经费、金融补助和政策支持。
此外,近年来我省还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山东省小微企业创新券管理使用办法》、《山东省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措施,在政策上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社会的关注、政府的扶持对我们创业来说很重要,不仅能为我们带来很大信心,也能让真正优秀的创业者在政策的扶持下走得更快更远。”张振兴说,希望今后这样的活动、政策能再多些,力度再大些。
更多创新创业者走出国门
与张振兴坎坷的创业历程相比,来宝商城总经理李庆楼的创业生涯要顺利许多。
“我的模式属于公司内部创业”,李庆楼原本是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这是一家主营生化分析仪、酶免分析仪等产品的医疗器械和实验室设备公司。2012年,公司为调动员工积极性,实行内部团队创客化制度——公司为有意创业的员工注册子公司,提供办公场地、税务办理等全方位的创业孵化服务,创客只需负责产品研发开拓市场、销售产品,除了缴纳部分管理费之外,创客公司产生的利润归其团队所有。
看到了这一模式风险小、省心省力的特点,2011年,李庆楼联合五六个同事搭建了电商平台“来宝商城”,专门做实验室仪器销售。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两三年间,商城由开始只负责销售总公司内部产品转为经营多个品牌的产品。2017年,平台销售额已超过一亿,团队已有近200人。
“我们的团队现在又开始做自己的内部孵化了,让有意向的员工自己再带团队去开拓新的项目市场,形成他们自己独立运营的小团队。”李庆楼说,博科相当于一个大孵化器,来宝商城又相当于一个小孵化器,不断为更多创客提供创业机会。
“这种内部创业模式对创客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创业之初就有了一定的资源、环境做引导,不至于迷茫,风险小。”李庆楼说,2017年,博科公司将创新创业做到了国外,下一步,还准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十余个海外孵化器。据悉,博科美国硅谷孵化器已经成功运营。
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成就梦想。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承载创新创业者梦想的同时,也正成为山东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为了支持孵化器发展,省科技厅先后制定出台了多项政策,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其中,《加快推进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借力山东各市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统筹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规划布局,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提高专业化程度及服务能力;《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服务暂行办法》将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改为备案,首次采用网上备案形式,极大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积极性。
从农民创业者到科技特派员
今年五十四岁的蒙阴县农民冯加玉,十几岁时因患布加氏综合症致残,无法下地劳动。为了生计,冯加玉养过蘑菇,卖过煎饼,但最终,都没能做成。“由于身体原因,再加上没啥一技之长,当时对于该干啥,干啥能行,咋干,都不懂。”蒙阴县是中国长毛兔之乡,冯加玉说,有一天,亲戚送了3只长毛兔给他养,他才开始试着创业。
为了养好这几只兔子,冯加玉决定从头学起。通过报纸、杂志等途径,只要一看到哪里有养殖技术交流的活动,就拖着病体去参加。几年过去,他学了很多专业知识,结识了不少专家。
有了先进的技术、理念,冯加玉的养兔规模逐渐扩大,五六年间便达到了一两百只,成了初具规模的养殖厂。为了带动大家一起致富,2003年他联合了附近几十个养殖户成立了合作社,统一管理经营。如今,合作社已经有200多家养殖户,年产值过百万。
为了帮助乡亲们创业,近几年,冯加玉利用自己认识专家的优势,每年都会不定期邀请专家给当地农民做培训,有技术指导、政策讲解,也有观念引导。
“今年,通过参加省科技厅开展的科技扶贫活动,我成了科技特派员,可以更好地带领乡亲们创业了。”冯加玉说,他利用特派员掌握丰富技术资源的优势,2017年,为当地引进了蚂蚱养殖、食用菌栽培、黄粉虫养殖等项目,今后还将有针对性地联系专家引进深加工项目。
“农民创业最关键的是要有技术、理念,希望以后能多开展些技术、政策类的培训,让农民创业知道该干啥,干啥好。”
据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省科技厅实施了“人才+科技扶贫”计划,在加大乡土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的同时,根据各地不同需求,还精准选派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开展技术指导、政策解读等服务。据悉,截至2017年10月底,省科技厅已向全省3414个扶贫村选派了科技指导人员1523名。同时,在全省各地组织或联办了20余次不同类型的科技精准培训班,培训返乡农民工1200余人次。下一步,省科技厅还将继续在科技指导人员精准服务上下功夫:在科技指导人员扶贫工作重点村全覆盖的基础上,针对重点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实现科技指导人员与产业发展的精准对接。
(记者 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