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三大品牌「半喜半忧」
最近很多人关注呼吸机三大品牌「半喜半忧」,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呼吸机三大品牌「半喜半忧」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4月9日,鱼跃医疗发布首季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实现净利润增长超5成。二级市场上,鱼跃医疗一季度至今股价涨幅已接近翻倍,成为资本市场的“网红”呼吸机生产商。
鱼跃越红,越能看出呼吸机市场供不应求的紧张状况。4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呼吸机生产受到全球化的核心零部件供应不足的制约,我国的产能不足全球的1/5,即使在关键零部件保障供应的情况下,想完全满足全球疫情防控需要,也是不太现实的。
过去一周,北京商报记者分别采访了美敦力、北京谊安、鱼跃医疗三家不同背景不同体量的呼吸机生产商,得以管窥这一当前世界最紧俏商品背后的“喜与忧”。
捉襟见肘
全球呼吸机缺口有多大 ?
一周前,据央视新闻报道,纽约州从中国订购了1.7万台呼吸机,每台2.5万美元。但该州预计只能得到2500台,因为加州、伊利诺伊州以及联邦政府激烈竞争推高了价格,该州只能得到2500台。
作为美国疫情最严重的地区,纽约目前至少需要3万台呼吸机。路透社的一篇报道称,目前意大利的呼吸机数量只能满足不到1/4的需求。理论上来说,每台呼吸机每次只能满足一个病人的使用需求。
另据《金融时报》报道,欧洲是呼吸机产能最大的地区,其中总部位于德国吕贝克的德尔格公司是全球最主要的呼吸机生产商之一。该公司总裁史蒂凡·德尔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从世界各地获取供应零件,但其中很多来自欧洲。考虑到产能的提升,我认为很快就会遇上供应链的问题。”
“在过去几周,美敦力已经提升了呼吸机的产能。”医疗器械巨头美敦力全球执行副总裁及微创业务集团总裁Bob White指出。“最近几周,美敦力将PB980和PB840呼吸机生产的班次增加到平时的两倍,并且寻求进一步增加产能的机会。”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也无法成为救世主。
“在关键零部件保障供应情况下,我国有创呼吸机的周产能约2200台,产能不足全球的1/5。”国家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陈克龙说。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向外供应的呼吸机达到近1.8万台,其中有创呼吸机4000余台。
3月21日,30台产自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呼吸机包机发往意大利,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李凯对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称,目前接到了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家的订单。
“生产订单现在已经排到了下半年,但是北京地区的十几位代理商现在都拿不到货。”鱼跃医疗北京地区的一位代理商告诉记者。
为何供不应求?
“即使是呼吸机厂商在扩产时,也会面临人员、原材料、设备的困难,产能并非立马就能扩上去。”谊安医疗负责人李凯指出,“当下呼吸机属于应急保障物资,我们在材料、机器方面的库存很有限,因此前方需求量激增,后方产能很难跟上。”
美国一家呼吸机生产商AlliedHealthcare Products近日表示,公司目前的产能为1000台/年,但至少需要8个月的时间才可能提高产能。
瑞士哈美顿医疗也是全球最主要的呼吸机生产商之一。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该公司CEO安德烈亚斯·维兰德表示:“之前罗马尼亚实施的医疗物资出口限制,一度令公司拿不到生产呼吸机所需的加湿配件。像管件和面罩等其他配件则来自亚洲国家,但亚洲国家的疫情也非常严峻,许多国家都宣布了全国性的限制活动命令。”
陈克龙介绍称,有创呼吸机是高端医疗装备,设计、生产和临床验证,都必须经国内外医用安全和标准严格准入和认证,周期很长;同时,随着疫情蔓延,主要零部件供应已受到一定冲击。因此,在疫情影响下,通过扩产转产实现大规模增产,短期看基本不可能,长期也有困难。
“一台呼吸机有上千个零部件,主要的零部件供应商不仅在国内,也有一些在国外疫情严重的欧洲地区,所以大规模增产并非易事,全部满足所有需求也是不现实的。”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许科敏指出。
也有业内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称,制造呼吸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周期的事情,是需要一个整体体系的保障。即便非常时期各国也开启审批绿色通道,但“跨界”生产医疗设备并没有那么简单,生产一台呼吸机可能要花费多达40天的时间,组装呼吸机也需要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复杂的工艺、认证、产业链的复杂程度,这些都限制了呼吸机产能的提升。
近日,美敦力表示将于富士康的威斯康星州工厂合作制造呼吸机,合作涵盖了设备的设计和开发,生产将在未来4至6周内开始,但依然难以预估量化产量。“最近几周,美敦力将PB980和PB840呼吸机生产的班次增加到平时的两倍,并且寻求进一步增加产能的机会。”美敦力方面表示。
“重症呼吸机涉及上千个零部件,新设计的零部件从可靠性安全性角度,为了对病人安全负责,不能马上应用于呼吸机产品。不光从汽车行业跨界难度极高,从家用呼吸机跨界到重症治疗呼吸机都极其艰难。”迈瑞医疗在举办投资者关系活动时公开表示。
喜忧参半
中国的呼吸机生产商“喜忧参半”。
在这次全球呼吸机生产浪潮中,鱼跃呼吸机赚足了眼球:股价大涨,紧急获得EUA授权。
鱼跃4月9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显示,一季度预计盈利3.7亿元至3.82亿元,同比增长50%-55%。其中“无创呼吸机等呼吸类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就是本次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和鱼跃一样喜提靓丽财报的还有迈瑞医疗。迈瑞医疗发布的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44.92亿元-48.82亿元,同比增长15%至25%。
东兴证券研报显示,我国头部的呼吸机生产企业有四家,分别是鱼跃医疗、谊安医疗、明康中锦和迈瑞医疗。其中,鱼跃医疗月度累计供货量超过7500台,而此前几乎垄断国内呼吸机出口的迈瑞医疗月度累计供货量仅为1000台。
“我们只能卖家用呼吸机,不卖医用呼吸机,医用的需要特殊资质。”鱼跃北京地区的一位经销商表示。
医用呼吸机需要哪些特殊资质呢?据介绍,呼吸机属于三类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中的最高级别。注册备案的时间一般在一年半,加上临床试验有些需要更久。
除此之外,出口到国外还要获得出口国家许可:美国需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Foodand Drug Administration)认证,出口到欧盟需要自由销售证书或CE标志,出口到日本需要PMDA注册,每个国家的规则稍有不同。
而鱼跃医疗的主要产品线正是家用呼吸机和医用渠道的无创呼吸机。呼吸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无创呼吸机”和有“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即面罩式,而有创呼吸机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在临床上,无创呼吸机一般用于尚能进行自主呼吸的轻中症患者,而有创呼吸机主要用于危重症病人。
有业内人士认为,相比之迈瑞、谊安的高端医药器械,鱼跃医疗各条产品线技术含量不高,以中低端为主,尤其家用医疗器械通常属于常规用品。
呼吸机的技术壁垒并不容易被打破。对于生产无创呼吸机的鱼跃来说不容易,对于那些转行做呼吸机的车企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后顾之忧
产能技术可以提高,但对于呼吸机生产商来说,还有最大的一个后顾之忧,就是疫情过后,以高成本扩充的原材料、生产线、工人等一系列的安置问题。
鱼跃医疗北京地区的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其实有没有这次疫情,对我们的呼吸机销售来说,影响并不大。疫情之前,呼吸机的需求量很小,只有尘肺病、肺心病等类似病情需要这种无创呼吸机。而现在需求量过大,我也拿不到大批货,依然卖不了太多。”
呼吸机行业资深人士岳先生介绍称,医用呼吸机是小众耐用型设备,具体使用上需要接受必要的培训支持,一家医院配置的数量也不太多,主要是呼吸内科和ICU病房用。
“呼吸机本身是应急保障物资,此前呼吸机的需求量很低。”李凯也表示。这也就意味着,疫情之后,呼吸机的需求量可能迅速回落,而高成本扩充的生产线可能就此打了水漂。
据业内人士介绍,呼吸机技术复杂,对零部件的可靠性要求高。不像口罩,防护服,耳温枪等产品,可以快速组织生产线。对于非专业的制造商想跨界一步到位,迅速满足市场急需是不现实的,并且有巨大的风险。
以呼吸机生产成为例,日前,美国德州休斯敦莱斯大学的工程师们开发了一种简易的呼吸机,可以帮助新冠患者呼吸。相比于昂贵的正规呼吸机,该呼吸机装置的零件价格只要300美元,而这已经是目前已知的成本最低的呼吸机。
而呼吸机的生产线建设更是需要较长时间,有专家表示,即使在最乐观的情况下,建设新的生产中心或者改造现有工厂也至少需要数月,而生产要取得一定进展估计则要一年及以上的时间。(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