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0大传奇电影公司 邵逸夫抠门 向华胜爱模仿 周星驰太遗憾
最近很多人关注香港10大传奇电影公司 邵逸夫抠门 向华胜爱模仿 周星驰太遗憾,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香港10大传奇电影公司 邵逸夫抠门 向华胜爱模仿 周星驰太遗憾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一、邵氏兄弟邵氏的发迹地其实在上海。
1925年,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花费5万港币,在上海创建了天一影片,意图成为“天下第一”。公司以低成本跑量的方式,制作了大量通俗易懂的古装片,深受观众的喜爱。
邵醉翁
邵氏是外来户宁波人,在沪上根基不稳,很快就遭到了打压排挤。6家本地电影公司成立联盟,合力围剿天一影片,哪个影院敢播天一的电影,就封杀谁。
就这样,眼看他起高楼的“天一影片”,瞬间楼塌了。
无奈之下,邵醉翁只好让三弟邵仁枚和六弟邵逸夫到南洋寻找机会。兄弟俩背着一架放映机,到处给人放露天电影。如此几年,竟然逐渐蹚出条生路,开办了100多家电影院,建立了相当不错的发行渠道。
邵氏兄弟
与此同时,邵醉翁将天一影片迁往香港,后来改名为“邵氏父子公司”。不过由于思想固化,还在玩上海的老一套,在竞争激烈的香港发展特别不顺。
1957年,在兄弟几人的协商下,邵逸夫回港接手全部事务。次年,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公司”,并大胆启用精通宣传的邹文怀。
在邵逸夫的锐意改革之下,邵氏兄弟一跃成为香港最大的电影公司,拍摄了大量经典武侠片,例如《大醉侠》等。
1965年 邵氏片场
可惜后来因为太抠门工资太低,导致大量人才出走,再加上老派武侠片没落,邵氏也逐渐走向衰亡。
80年代初,邵逸夫将重心转移到电视剧上,成为无线的最大股东,“邵氏兄弟”逐渐停产。
二、嘉禾影业1970年,邹文怀因为几次提议推行“分红制”被邵逸夫忽视,再加上外界盛传其“功高盖主”,在底下兄弟的怂恿下,索性先下手为强,辞职创立了“嘉禾电影”。
邹文怀时任邵氏的CEO,能力强而且人脉广,邵逸夫当然不容许他变大变强。在一连串的打压之下,嘉禾差一点没活过一年。
如果不是邵逸夫接连犯下两个大错,痛失两个人才,嘉禾早已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
1971年,李小龙打算回国发展,他向邵氏毛遂自荐,要求片酬每部1万美金,结果邵逸夫只肯给2000美金。邹文怀听说后,火速前往美国,以每部7500美金签下李小龙。
同年,嘉禾为李小龙推出《唐山大兄》,创下香港开埠以来最高票房。不久之后又推出《精武门》,声势更加红火,各地片商蜂拥而至。“鸡贼”的邹文怀规定,想要买李小龙的影片,就必须同时购买嘉禾的其他电影,众人无不答应。
经此一役,嘉禾名噪天下,彻底盘活。
可惜好景不长,1973年李小龙暴毙,嘉禾突然失去摇钱树,后继无力岌岌可危。
没想到邵逸夫又犯了一个错误,让嘉禾奇迹般起死回生。
1974年,喜剧演员许冠文拿着一个剧本向老板邵逸夫提出,希望和邵氏合作拍一部电影,并且平分票房收入。邵逸夫连剧本都没看,就把他赶出了办公室。
不久之后,许冠文加盟嘉禾,并很快推出电影《鬼马智多星》,一举打破李小龙生前电影票房纪录。此后十余年,许氏喜剧独霸香港票房。
许冠杰 许冠英 许冠文
嘉禾也成了70年代,唯一能与“邵氏”相抗衡的电影公司。
嘉禾的成功有两个关键原因:第一是邵逸夫有眼无珠,连失两位天才。其二是邹文怀首创的“独立制片人拍摄制度”。
说起来绕口,其实很简单。嘉禾出资,许冠文拍片,完成后嘉禾发行,最后大家分红。嘉禾只充当投资人和发行商的角色,不干预任何拍摄过程,许冠文和嘉禾是合作关系,而不是雇佣关系。
这个制度不仅保证了极大的创造空间,也有着丰厚的分红收益,一时间让大量人才趋之若鹜,嘉禾由此创建了不少卫星公司。
三、宝禾 / 威禾洪金宝的宝禾,成龙的威禾,都是嘉禾的卫星公司,也是不少80、90后最熟悉的电影公司之一。
宝禾的第一部电影是《鬼打鬼》,直接开创了香港灵幻功夫喜剧的风潮。后来的《僵尸先生》就是由它演化而来,并由宝禾制作推出。此后,林正英的僵尸电影,几乎都出自宝禾之手。
除了《五福星》之外,洪金宝最经典的电影,几乎都是由宝禾制作。例如《富贵列车》、《东方秃鹰》和《飞龙猛将》等。
宝禾的意义,不仅在于贡献了诸多经典电影,更在于培养了不少优质人才。当时,宝禾经常同时开拍几部电影。一般都是洪金宝担任监制,居中调度资源和保证质量,其余任由兄弟们发挥。后来更是把开戏权交给了刘观伟和元奎等人。
洪家班因此百花齐放,人才辈出。
1985年,成龙与嘉禾合伙成立威禾电影,创业作就是大名鼎鼎的《警察故事》系列。后来又推出了《A计划续集》和《飞鹰计划》等。成龙最经典的电影,几乎都是在宝禾时期推出。
90年代中期,随着成龙勇闯好莱坞,宝禾逐渐消亡。
四、新艺城“新艺城”是80年代香港影坛的三巨头之一,与邵氏和嘉禾平分秋色。经典电影有《最佳拍档》、《英雄本色》、《监狱风云》,以及黄百鸣的《开心鬼》系列等。
它的成功离不开早期的“新艺城七怪”,以及其独创的集体创作制度。
首先由光头佬麦嘉决定拍摄什么题材,然后七人小组闭门构思创意,完全采用数据化的形式,精确到几分钟让观众笑一次,几分钟哭一次,最后由黄百鸣编成剧本。一旦确定剧本,底下人一个字都不能更改,轻者警告,重者直接开除。
不过这种制度虽然高效,但很容易造成分歧。
1984年,徐克与施南生夫妇因为创作理念不合,率先退出。泰迪罗宾与曾志伟两个小个子,夹在三巨头之间左右为难,很快也退出离开。剩下的三巨头又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开始各自为战,相互内讧。
三巨头(黄百鸣 麦嘉 石天)
1991年,新艺城宣布结业,可谓遗憾。
五、电影工作室徐克从新艺城单飞之后,创建了电影工作室(公司就叫这个)。
没有了“集体创作”模式的束缚,徐老怪的想象力开始无限延展,先后拍摄了《倩女幽魂》系列,《笑傲江湖》系列等。
1991年,更是凭借《黄飞鸿》系列,将低谷期的李连杰直接扶上功夫皇帝的宝座。不过93年之后,随着武侠热的消退,徐克进入低谷期。
此后,“电影工作室”接连推出了科幻片《妖怪都市》、奇幻片《蜀山传》、神怪片《青蛇》,虽然如今看来都是经典,可惜当时票房接连扑街。
不过徐克一直都没有放弃,后来又推出了《狄仁杰》系列,再度回到巅峰。
如今,“电影工作室”依然存在,徐克依然在努力呈现更好的电影。
六、正东影业1993年,李连杰在台湾影视大亨杨登魁的支持下,创办了“正东影业”。他还特意请金庸先生赐名“李中阳”,作为自己担任监制的化名。
李连杰当时正处巅峰状态,也非常爱惜羽毛,本着宁缺毋滥的态度,正东推出的电影很少,不过却部部经典,例如《方世玉》系列,《太极张三丰》,《中南海保镖》,《精武英雄》和《冒险王》。
这些电影都是围绕李连杰的英雄形象,并根据市场的反应逐步调整。先以《方世玉》承接《黄飞鸿》,再慢慢从古装片过渡到现代片。不仅口碑绝佳,票房成绩也非常不错,因此也得到了前往好莱坞发展的机会。
1997年,李连杰定下接班人赵文卓,自己带着御用导演元奎前往好莱坞。可惜国外的月亮未必圆,拼搏了几年成绩惨淡。赵文卓也如扶不起的阿斗,并未能延续辉煌。
2005年,李连杰回归“正东”,推出了最后一部电影《霍元甲》。
此后,“正东”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七、永盛“永盛”的前身名叫“永胜”,成立于1978年,由向华强兄弟创办。
彼时的向华强还没接手“新义安”,作为家族边缘角色,过得非常苦逼。看到大家都在拍功夫片圈钱,向氏兄弟也来了一波模仿秀。因为太穷,男主角都是由向华强亲自担任,可惜根本没人看,公司倒闭。
80年代中期,向氏兄弟再度卷土重来,创办“永盛”,希望公司永远茂盛。
“永盛”的发家史和腾讯很像,“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
新艺城的《追女仔》成功了,马上跟拍《精装追女仔》;《英雄本色》轰动影坛,马上跟拍《英雄好汉》;看到《跛豪》大卖,赶紧拍《五亿探长雷洛传》……
永盛不仅会模仿,还精通微创新。看到了《至尊无上》的赌片潜质,立马微创新了《赌神》……
除此之外,永盛的眼光也很毒辣。王晶还是小编剧时,就破格让他独挑大梁。刘德华和周星驰刚刚在电影圈冒尖,就被他们火速签下,然后彻底大爆发。
可惜“永盛”并没有永远茂盛。
90年代中期,随着香港电影没落,向华胜生病,王晶另立门户,刘德华和周星驰约满离开,永盛开始走下坡路。后来被向华胜改组成“永盛娱乐”,又模仿嘉禾的模式,主要做投资和出品,很快又重回巅峰。
此后不久,志得意满的向华强大手笔收购“星光娱乐”,并与“永盛娱乐”一起合并为“中国星”。1996年,中国星在香港上市,成为超级巨无霸。
一统江山之后,大哥范十足的向华强开始带着小弟们积极拍片,还接连扶持了不少优秀的电影公司,例如杜琪峰的“银河映像”等。
可惜港产片的颓势难以挽回,投资大多亏损。此后,“中国星”调转方向,投身澳门博彩业,再次赚得盆满钵满。
近几年为了捧红儿子向佐,向华强又再度杀回电影圈,可惜重金投资的《封神传奇》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不过向佐另辟蹊径,靠着和郭碧婷的结婚,反而知名度飙升。
八、最佳拍档1995年,编剧文隽在电台中大肆批评了王晶的两部电影,作为执行导演的刘伟强非常生气,表示要和他大干一次。
文隽
和事佬王晶连忙摆酒,给两位直男消火。结果一顿饭吃完,相见恨晚的三人决定成立“最佳拍档公司”。
公司随即推出《古惑仔》系列,开启了港漫改编的风潮。
《古惑仔1》刚推出的时候,连王晶都没有信心,偷偷摸摸去看午夜场,没想到人气爆棚,最终收获了2100万的票房。3人赶紧拍摄续集,古惑仔系列的每一部电影拍摄时间都不超过20天,甚至连完整剧本都没有,经常是文隽临时写台词。
古惑仔虽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也带来了巨大的批评声。为此,3人改变创作方向,改编了日本纯爱漫画《百分百感觉》,不过票房不佳。
3人于是又开始改编马荣成的漫画《风云》,拍成经典的《风云雄霸天下》,斩获年度票房冠军。
不过后面的几部电影都票房失利,2001年,《决战紫禁之巅》之后,最佳拍档宣布倒闭。
九、银河映像银河映像由杜琪峰创立于1996年,成名作是《阿郎的故事》。
1999年,杜琪峰凭借《枪火》彻底封神。
次年,受向华强邀请,进入“中国星”担任COO,拍摄了几部个人风格强烈的电影,向华强对他说,“你喜欢的电影一定要拍,可是也要注意下票房”。
杜琪峰于是带着银河映像拍摄了不少商业电影,例如《瘦身男女》、《钟无艳》都是其中的佳作。
2004年,杜琪峰离开“中国心”,开拍自己真正喜欢的电影,《黑社会》系列由此诞生。
银河映像是个非常神奇的电影公司,不少演员的演技都得到了改头换面的提升,例如刘德华、任达华、刘青云、张家辉、林家栋等。
没有银河映像,相信香港会少很多影帝,也会少很多经典港片。
十、星辉1999年,对幕后工作极其热爱的周星驰成立星辉公司。
从这一年开始,他不再接拍他人导演的电影,而是全部以个人想法为主。
此后,星辉成立20多年,只推出了《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长江七号》、《美人鱼》等电影。
这些电影都极具个人色彩,可谓是周星驰思想的逐步展现。质量都很高,票房也非常不错,可惜制作缓慢,推出的电影根本不够看。
如今,周星驰已经不太可能亲自出演电影,星辉也成为了一个神话,让星迷们遗憾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