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AR眼镜公司已经量产了 雷鸟创新的硬核是怎么练成的
最近很多人关注第一波AR眼镜公司已经量产了 雷鸟创新的硬核是怎么练成的,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第一波AR眼镜公司已经量产了 雷鸟创新的硬核是怎么练成的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早上起来,按掉闹钟,戴上眼镜,异地恋的女友在屏幕中冲你微笑,开启一天的美好;走在路上,戴上眼镜,规划的路线在你面前展开,避开拥堵的早高峰;来到办公室,靠在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座椅中,戴上眼镜,打开客户发来的Excel表,就算坐一天颈椎也不会难受;晚上下班回家,戴上眼镜,一边躺在床上一边看电视,累了就闭上眼睛直接休息,再也不用挣扎着从客厅爬回卧室了……
这样的场景已经不再是科幻电影画出的“大饼”了,也不再是谷歌、苹果、微软这些大厂的“专属”。今年4月19日雷鸟创新在京东上架雷鸟Air,随后4月26日影目科技的INMO Air上市,8月23日Nreal举行国内首场AR发布会,看起来,下一个国民消费级国产AR产品已经在路上了?
1.场景:从B端到C端
其实,如果从谷歌发布Google Project Glass算起,AR眼镜的演化已经经历了10年之久。
早年间,随着人们对技术的巨大期待,巨头的入场、资本的加持,AR产业进入了一段快速成长期。资料显示,当时包含谷歌、微软、微软、Facebook在内的“大厂”纷纷切入AR领域,并诞生了诸如微软HoloLens这样具有象征性的硬件产品,还让Magic Leap等明星初创公司一时风头无限。
但渐渐地,虚拟现实产业走过了从高峰到低谷的Gartner曲线前半程,并从2017年起逐渐步入“寒冬”。受到技术限制,人们发现AR眼镜高昂的成本和笨重的体积并不适合消费级市场,因此这段时间主要应用于军事、工业、医疗等B端场景。
不管怎么样,技术的发展总是大致符合摩尔定律的。2020年开始,市场又逐渐迎来复苏前兆;2021年市场更是风起云涌,除了久未发声的创业公司们陆续重新出现外,巨头也纷纷布局,小米、OPPO相继发布AR眼镜、高通推出新一代XR芯片、谷歌、Facebook等企业宣布进军。
这同时也伴随着应用场景从B端到C端的丰富。
除了作业辅助、产品质检、远程协作等行业级之外,在消费级应用中,典型的使用场景主要基于AR眼镜实时信息显示、智能指引和第一视角摄录功能,这些功能将与传统移动端游戏、旅游、运动、影视等APP结合开发出一系列AR端特色应用。
这也让早期技术发烧友们有了“尝鲜”的方向。
根据Wellsenn XR数据,截止2022年2季度,全球AR头显出货量已经达到8.6万台,同比增长28%。尽管AR当前出货量整体仍以B端市场为主,但二季度增量主要来自于雷鸟、Rokid、Nreal、影目等国内AR新势力企业发布的消费级AR眼镜,例如雷鸟Air、Rokid Air、Nreal Light/Air、影目Air均取得了数千台的出货量。
而从2022年全年来看,全球AR出货量预计为36万台,其中微软Hololens 2达成10万台出货量,Realwear实现5万台、爱普生实现2.5万台、Rokid实现3万台、Nreal 实现2万台的出货量,即将发布的Magic Leap 2实现1万台的销量。通过供应链获悉,雷鸟和影目在2022年的出货量目标也都在3万台左右。
可见,尽管2022年AR行业整体仍处于B端市场,但会逐步开启消费级市场探索,并在大屏观影、大屏游戏等部分C端场景取得一定的增长和突破。
2.格局:国产AR眼镜格局初现
相比微软 HoloLens2 系列霸榜全球AR市场,国内AR厂商分别从各自擅长的优势细分领域切入,行业格局初现。
除了从Magic Leap出走后迅速抢占国内AR赛道先机的Nreal(太若科技)之外,其他消费级AR眼镜玩家分别是主打信息提示的INMO,以及主打大屏观影的Rokid,雷鸟则是选择 Birdbath 和衍射光波导两条技术路线,既有定位娱乐大屏的雷鸟Air,也有全球第一款全彩 MicroLED 光波导眼镜。目前,这四家品牌的销量预计可占整个消费市场的90%以上市场份额。其中,雷鸟、Rokid、INMO 三家的主要销售渠道为国内电商平台,Nreal的主要销售渠道则为海外运营商渠道。
从具体落地场景来看,和国外的AR产品不同,国内厂商选择从大屏观影、大屏办公、大屏游戏、消息提醒等这种比较高频的功能点出发,优先解决佩戴体验、产品价格这两点最基础的问题,再丰富内容生态,发挥“创新-扩散理论”,让AR眼镜由“早期采用者(Early Adopters)”普及至“早期体验者(Early Majority)”,跨过量产的门槛。
例如,作为国内首款AR翻译眼镜,INMO Air号称要打造“为世界添字幕”的即时体验,和网易有道的合作算是为INMO的AI智能助手卖点又添了一把柴。
Rokid把游戏和办公作为率先落地场景,游戏方面和内容引擎公司Cocos合作,为XR内容开发者创作更多便利;办公方面则携手钉钉,将个人数字化办公空间“钉WorkSpace”在Rokid Air中落地。
新晋AR黑马企业雷鸟延续其大屏基因,希望打造“口袋里的高清巨幕”,本月(8月)也官宣与理想汽车达成首发合作,雷鸟Air 将作为理想 L9 官方配件上线理想商城;此外,雷鸟还将和爱奇艺对智能眼镜应用联合研发;在游戏方面,雷鸟也已上线多款定制 AR 游戏,进一步丰富内容应用生态。
除此之外,OPPO、腾讯、罗永浩等手机/互联网厂商也相继加入AR赛道,可以看见,在不远的未来,一场“军备竞赛”即将打响。
3.当下:率先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技术路径的选择上,国内外也有不同的方向。
AR显示技术路径主要分为自发光的MicroLED、硅基 OLED(OLED on Si)、激光 MEMS微镜以及反射式液晶显示LCOS。
在光学模组的配置解决方案中,早年间,谷歌眼镜选择的方案是LCOS 棱镜,目前则以 HoloLens和Magic Leap为代表的LCOS/MEMS 波导方案能实现高亮度、大视场角、高分辨率的兼顾,且体积轻薄、功耗适中适合做成眼镜形态。
国内则“不求最全,只求最舒适”。厂商以满足场景需求出发,主要以Micro OLED Birdbath为主要技术路径,代表产品有雷鸟Air,Rokid Air和Nreal Air等,在使用体验上,也能满足一般消费者的观影、娱乐、办公等需求。
这是因为,尽管国外各厂商在“竭尽全力”让消费者体验到一款性价比较高的AR眼镜,但由于降低成本的手段主要通过降低光学模组的配置实现,因此这样的方案也会显著降低用户体验,而采用分体式方案虽然能降低芯片成本但也会造成使用者移动不便。
而AR入门产品能否打动消费者,除了跟光学技术积累息息相关,也需要满足用户体验,并受到厂商“toC基因”的影响。
以雷鸟创新为例,一方面雷鸟在显示技术、AI技术、人机交互等技术领域,以及在手机、智屏等IoT设备领域拥有相当的积累,并且在供应链及生产工艺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另一方面其自身在视频、游戏等用户场景上,也拥有技术、运营,乃至海内外生态合作等优势。
2022年的618,上市仅两个月的雷鸟Air 便快速登顶 618 京东榜首,并保持了 99% 的用户好评率。618 期间,雷鸟Air还拿下了京东平台AR眼镜品类多项第一:京东618巅峰28小时智能生活品牌成交额TOP1、智能生活店铺成交额TOP1、巅峰日竞速总榜AR眼镜品类TOP1、热销商家榜TOP1、热销商品榜TOP1、人气商家榜TOP1、人气商品榜TOP1。值得一提的是,在京东平台上,雷鸟 Air 也是唯一一个单品用户评论量超过 2000的AR眼镜。
AR世代,中国品牌目前与发达国家正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而且基于市场规模优势、工程师红利、互联网普及基础等,在全球份额有望取得50%以上。随着国产新晋AR品牌的崛起,也将给SoC、传感器、光机、波导等环节带来可观的国产替代机遇。
“卷”的是厂商,“兴”的是产业链。作为科技发烧友,岂可错过“第一个吃螃蟹”的机会?
参考文献:
《消费级AR赛道持续预热,国内厂商有望在光学环节享受可观价值量》,华安证券
《2022年 Q2 AR 眼镜出货报告》,维深Wellsenn X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