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从业者大批涌入 社交电商会走上微商的老路吗 「社交电商平台」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微商从业者大批涌入 社交电商会走上微商的老路吗 「社交电商平台」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微商从业者大批涌入 社交电商会走上微商的老路吗 「社交电商平台」,希望能帮助到您。
收编了一大波微商从业者的社交电商会走微商的老路吗?
文丨闻强
细心的朋友们能够发现,今年微信朋友圈里的微商品牌广告明显变少,取而代之的是,诸多在网络商城开店或者社区团购的广告信息,即我们常说的社交电商。
微商在2013-2015年的鼎盛时期诞生了不少品牌,一些传统品牌也因为其巨大的潜力而尝试布局了该渠道。不过,野蛮生长之后问题凸显,微商最终经历了一轮内部的自我淘汰。
发展至今,老牌微商品牌们通过开线下店、建工厂、找代言、投广告,实现了“上岸”的目标。这个渠道和群体除了偶尔还能够冒出的一两个新锐品牌外,存在感正大大减弱。
事实上,诸如“假货”、“层层代理”、“吹嘘洗脑”、“虚假销售”等为人诟病的负面消息,让微商与“骗子”“传销”画上等号,处在了电商鄙视链的底端。而这些问题,又都促使从业者们弱化了微商身份和标签。
记者此前对多位微商品牌创始人的采访便发现,他们对于“微商品牌”这一表述颇为抵触,不同于淘品牌、百货品牌、CS渠道品牌,他们更缺乏圈层化、标签化下的身份认同感。
更为重要的是,社交分销平台的涌现“收编”了大量微商从业者,他们进入社交分销平台成为店主,凭借其强大的分销和带货能力,让社交电商进入了爆发增长期。
比如,京东和美丽联合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推出“微选”;好衣库、爱库存两大依靠微信进行分销的公司则完成多轮融资;同样运用这类模式的公司云集,已经成长为微信生态中估值第二高的电商公司,仅次于拼多多。
有微商从业者向记者表示,因为品牌的货品单一,自己从传统的品牌微商代理转而做了斑马商城的店铺代理,后者正是社交电商的一种。
如果抛开产品,就本质上来说,社交电商和微商具有一定的相通性,都是在利用人的社交圈和人脉圈,进行商业零售。那么社交电商相较微商在流通关系上改进了哪里?又是否会走上部分微商的老路?
社交电商与微商最大的不同便是在货物的流转上。
有些微商之所以变味,甚至走上传销。均因为他们经营的产品有一些共性:如产品品牌单一、产品的消费频次不高、产品的性价比不高。由此导致的问题也接踵而来。
首先,同样是S2B2C的货物流通逻辑,部分微商却仅实现了S2B。
按照一些传统微商基本的利益逻辑,代理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发展下级代理的数量,通过不同的代理层级之间的折扣差价以及代理压货的提成,获取最大的利益。这类产品往往都存货在渠道中,却没有真正达到消费者的手里。必然导致的后果是整个商业闭环需要不断地“拉人头”,发展代理。
社交电商则是以用户的终极消费为核心进行选品的,以抢夺现有的零售的存量用户为主。产品是否卖得动,由消费者说了算,需要看产品和品牌的影响力,而不只是看渠道运营者的“招商”水平。因此,社交电商最终要体现的是零售的属性。
其次,同样是打造爆品,部分微商仅追逐热点,缺乏对品牌运营和产品品质的考虑。
一些微商品牌所谓的爆款往往只能存活数月,很多产品都是根据对市场热点的追逐,迅速策划一个爆品,然后由工厂进行代工生产。减肥裤、瘦身茶、美白面膜、祛斑等概念产品层出不穷。
而目前的社交电商平台,比如云集、贝店、环球捕手、洋码头等,它们平台上的品类都是大众的零售产品。基于互联网的高效率需求,这些平台打造爆款的方式更多的依托大众品牌的让利或者定制实现,产品本身存在品牌运营的思维。
事实上,在社交电商火热的今天,也有一些微商会摇身一变自称为社交电商。
有观点认为,零售的属性决定了它的产品条码要有一定的数量级,并且性价比要高,满足终端消费者对产品的需要,同时还得满足“货比三家”的心理需求。而这正是去判断“社交电商”发展前景、以及是否会走上微商老路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