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操盘运营「我从第一天玩股票就学会了八个字」

互联网 2023-03-08 08:09:08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微商操盘运营「我从第一天玩股票就学会了八个字」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微商操盘运营「我从第一天玩股票就学会了八个字」,希望能帮助到您。

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社交新零售下莫名多出了很多会玩的人,他们深谙微电商市场又了解机制模式,既会带团队又能搞内训。

自2018年开始,社交新零售市场增长率爆表,传统企业加速拥抱微商,很多产品足够优秀,却不知道如何在陌生市场快速启动。

介于时代的迫切需求,一代新生力量就这样被推向了市场前沿,许多品牌方还会主动对其投怀送抱,这些新生力量就是:微电商操盘手。

相比那些已经成熟的微电商品牌来讲,传统企业转型微电商时,最缺的就是一个既了解市场又契合企业理念,既会带团队又会布局顶层设计的“专业操盘手”。

虽然行业体盘倍增,市场对操盘手需求量大,但是品牌方和操盘手之间“抱团不取暖”的现象也频繁在行业里出现。

相守太难不如相忘江湖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作为品牌方来讲,行业最大的痛点,可能不是招不到代理商,而是没有那个专业排兵布阵、领兵作战的人。

操盘的确是个专业的技术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品牌方不懂操盘,就迟迟不敢起盘的原因了,因为操作节奏稍有不当,就会全盘皆输。

所以,常常想着请一个,甚至不惜花重金挖一个专业的操盘手过来“指点江山”。

然而,好不容易挖了一个操盘手过来,本来是为了合作共赢,促进企业欣欣向荣的,可是没过半年的时间,操盘手就说要退出,与品牌方分道扬镳。

很多品牌方对此一脸茫然,有些甚至和操盘手撕破互怼,看着实在让人着急。其实,操盘手离开品牌方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受不了你了。

被离开的品牌方一般有以下三点特质:急于求成。微电商操盘需要“长线规划,短线打法”。有些品牌方总是以为操盘手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个个都跟神仙一样,短时间内就能让企业赚个盆满钵溢。尤其传统企业刚刚转型微电商时,看到其他品牌赚到很多钱,而自己的盘子还没动静,就开始问责操盘手。这就是典型的传统生意思维,在这个与用户建立强信任关系的经济时代,如果没有耐心却急于一时,不仅容易出错,更会让操盘手离家出走。格局太小。格局小或者没格局的品牌方都会活生生地逼走操盘手。譬如,老板不充分授权,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过问。还有就是疑心病太重,既怕操盘手做不好,又怕他做得太好后“自立门户”,权利完全握在自己手上,从思想到物质上都没有给到操盘手发挥所长的空间。身为操盘手,手都伸不开,还怎么操盘项目。思维局限。微电商市场变化太快,一个品牌发展的好不好,不仅要看顶层设计、返利模式,还要看是否可以让代理商们赚钱更持久、更痛快。当操盘手说,要在代理制度上、模式机制上做一些革新时,品牌方就很紧张,又怕分出去几个百分点,这就是思维局限的表现,连最基本的“鱼塘式”操作的道理都没参透,只会让操盘手操碎了心。同频人不易得——你奈时代何

同频,是一个双向选择的难题,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商业时代,无论是品牌方还是操盘手,都想能有一个懂自己的人一起站队打天下。奈何,我欲与君共创未来,君却和我想的不一样。

每个优秀的操盘手都是在站在行业的前沿,在一线实战中练就一身好本事的,属于绝对的实力派。

但是,如果跟品牌方不同频,就算再有实力的操盘手也很难让项目做大、做好,创造出的结果也很可能与对方想要的背道而驰。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操盘手实力很强,以前在某品牌操盘的时候“战绩显赫”,但为何换了品牌就不行了?因为不同频,价值观不一样。不同频道的两个人,沟通方式、相处方式、思维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以至于彼此探讨事情时,常常说不到一个点上。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讲了一个笑话,如果笑点一致的人,很多梗会笑的很默契,如果笑点不一致,在你看来,再好笑的笑话也会冷场。

操盘项目亦是如此,磁场相同、价值观一致的人,可以一起讨论企业的近期规划及操作路径,能够很快达成共识并促进工作有效推进。价值观不同的人,讨论不久可能就会在沟通中升起莫名的烦恼,最后也没讨论出一个所以然来。

其实,作为品牌方,若真想找到心仪的操盘手,不如直接物色一个价值观同频的潜力股,把他当做未来操盘手培养,省去你在茫茫行业大军里“捞针”的苦恼,高效率还省成本。

最近两年在微电商领域服务了有200多家品牌的蚂蚁销客指出,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最常见到的一种情况就是,品牌方通过一些渠道看到了蚂蚁销客服务的成功案例后,直接找过来开门见山表示,“这个项目给你们操盘吧”。

然而,操盘手可以说是项目核心价值链的驱动者,在双方还没有建立信任关系之前,真的放心把一个掌控企业发展命运的按键交至他人手上吗?

很多品牌方踏破铁鞋无觅处也要寻得操盘手,始终践行着“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的行业通论。

但是,对于微电商行业来说,与其这么耗时耗力,不如自己把这个盘子接起来,花些时间和精力把其中的打法参悟透彻。很多时候,找到专业的人不是最重要的,用什么机制和模式让你找到的人一展所长,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