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世界五百强的中国企业「那些从世界500强名单上消失的中国企业 十年一共57家」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入选世界五百强的中国企业「那些从世界500强名单上消失的中国企业 十年一共57家」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入选世界五百强的中国企业「那些从世界500强名单上消失的中国企业 十年一共57家」,希望能帮助到您。
来源 | 智谷趋势(zgtrend)
作者 | 智谷子
前几天,华为发布了两年来的第一款手机,mate50,用卫星通信的热度盖过了没有5G的事实。我问同事道二买不买这台手机,他开玩笑说:
不买。让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
最近我看到《晚点》的一个数据,有点刷新我的三观。
今年上半年,中国前十大科技互联网公司存了2万亿现金!其中一些大厂的现金及长短期投资都超过了6000亿元,“巨无霸”中国石油手里也不过5594亿现金。
2万亿是什么概念?相当于这些大厂手里拥有一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体量的现金。
都说居民在“报复性存款”,没想到最能赚钱的公司们才最积极。
上周,巴菲特卖了133万股比亚迪H股,平均价格277港元/股,相当于套现了大约6000万美元的现金。
任泽平一看,急得直跺脚,自己天天说现在不买新能源,就是十年前不买房地产,结果“股神”出来砸场子,不乐意了,说巴老不懂新能源。
我觉得,巴菲特懂不懂新能源,也不影响他再一次拥抱现金,保住核心。毕竟,以前他也对苹果干过这样的事。
不管是大厂还是中石油,还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都仍然是地球上最庞大的500家企业之一,有着抵御大小风浪的底气。
而过去十年,许多中国巨无霸企业有不同的路径,它们曾经一度成长为世界五百强,或因周期变迁,或因自然演化,而从榜单上消失了。
经济观察报统计了过去十年从世界500强名单上消失的中国企业名单,一共有57家。背后是大时代的激荡,也有部分企业如同细胞的新陈代谢,自然地退出了榜单。
一些变化很有意思。
时代长河的第一道分水岭,是电商革命。
2013年,以老牌零售巨头百联集团为代表的旧势力仍然强大,百联集团在当年首次进入世界500强。
而同年的线上购物节成交额为350亿元,增长很快,方兴未艾。传统的实体销售第一次直面电商的挑战。
充满活力的中国商业生态,变化总是剧烈的。
2014年,百联集团就从榜单上消失了,并成为了时代的一道分水岭。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正式进行全球最大IPO。自那年以后,电商的崛起一发不可收,并进入中国经济的各条毛细血管,深刻改变了发展面貌。
第二道分水岭,出现在2016到2017年。
2016年,供给侧改革,新旧动能开始切换,去产能的压力撕开了许多企业的底裤。不过,这也充分释放了变革的机遇。先有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后有宝钢与武钢合并,正式更名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房地产也在去库存,棚改的红利释放更是掀起了一波高潮。
那个时候,许老板还在狂奔。恒大疯狂拿地,从三四线城市一路向一二线城市包围,直至占领它。
2017年,正威集团创始人王文银题赠许家印: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
许老板则十分客气地回赠了一个包装精美的“恒大足球”。
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没能想到,五年后许老板手里只剩下了圆滚滚的足球,而王文银手里的正威集团,已经扩张为中国前三大民企。
而在国内煤老板和房企老板还在进行历史性易位的时候,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次走入了全球视野。
在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阿里巴巴、腾讯首次上榜,加上前一年首次上榜的京东集团,在全球6家互联网服务大公司中,中国和美国各占一半。
第三道分水岭,是疫情这三年。
这些年,退出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达到了历史高峰,每年都是10家。
2020年,退出的关键词是“能源”。
在当年退出的10家企业中,除了华夏保险外,其余9家均为能源相关企业,甚至有7家都跟煤炭相关。
当年,河南一家大型煤炭国企毫无预兆暴雷,引发了中国信用债市场的一次巨震。我的同事路口大爷曾评论:波及面之广,相当罕见。
那个时候,财政部刚发了抗疫特别国债,这场巨震甚至导致有关部门要专门出来声明,特别国债不会违约。
煤炭国企暴雷背后的大环境,是2020年持续下行、跌至2016年来低点的煤炭价格。当年煤炭行业发债的,半年利润同比下跌了24%。
再叠加供给侧改革和环保压力,许多煤炭企业的帐上都是一言难尽。
比如冀中能源,是河北国资委所属的地方能源集团。2020年,冀中能源已经连续9年上榜世界500强名单。
2019年,冀中能源短期有息债务为886.68亿元,在有息负债中占比已经达到了58.45%。
那个时候,山东刚开始搞新旧动能转换,对煤炭企业的重组并购是让旧动能腾出空间的一大方式。于是,山东能源集团开始重组,未来营业收入将超过6000亿元,成为山东省营收最高的企业,同时还将成为仅次于国家能源集团的中国第二大煤企。
这样的好处,除了动能转换,还有重组债务,减轻煤炭价格对债务的压力。
当然,这些巨头估计都没有预料到,两年后的今天,世界会陷入一场能源危机,对传统能源的需求急剧逆转,曾经关闭的矿场再度运作,煤炭价格水涨船高。
曾经落榜的能源巨头们,今年会卷土重来吗?
房地产,自然是2021年的退榜关键词。
中国恒大、融创中国和华润置地三家中国房地产企业退出了当年的世界500强名单。中国恒大曾连续6年在榜,最高爬到了152名,而融创和华润置地,则是昙花一现,刚上榜的第二年就消失了。
在更为聚焦的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上,房企的离开更为剧烈。在当年的名单上,足足有18家房地产企业退出。
2021年,二手房交易面积创2015年以来的最低值,同比下降9%;同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五年来第一次没能跑赢经济增速,象征着房地产经济的正式落幕……
从2016年提出“房住不炒”的基调,到2020年出台“三道红线”,落在房企上的监管越来越多。直到去年底恒大万亿债务震惊整个市场,拉开了房企流动性遇困的序幕。
但广东省政府工作组进驻恒大,成为了转折点。
当时这一举措,相当于提供了一个房企出清的标准处理程序,把外溢的风险压到最低。
自那以后,纾困房企、挽救流动性、宽松信贷的动作就开始变多了。
前段日子,曾经喊出“活下去”的万科郁亮表示,市场已经筑底,但恢复是一个缓慢、温和的过程。
“市场会积蓄自发修复的动能,要相信居民追求美好生活、改善居住条件的力量。”
可是,有些企业是活下来了,有些企业只是掉出了榜单,而有些企业却直接隐入了尘烟。
9月7日中午,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潘石屹夫妇双双从SOHO中国离职。
这对曾搅动京城地产风云的明星夫妇,这次是真的专注搞艺术和慈善去了。
长路漫漫,绝非坦途。
过去这十年,是中国经济换挡升级的十年,旧动能在式微,新动能在酝酿,在普通人难以感知到的时刻里,科技在持续跃迁,产业在急速迭代。
煤炭企业、房地产企业、互联网企业、金融服务企业……每一次环境的变换都会诞生新的传奇。
这十年来,行业的升落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道理:
没有企业的时代,只有时代的企业。企业家们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也要学会看天。
但更值得关注的一个深层问题是:那些在严寒中活下来的企业,最后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
吉姆·柯林斯在管理学著作《基业长青》中提到,具有高瞻远瞩的公司,经常会出现“进化式进步”,即懂得利用优胜劣汰的进化力量来刺激自身的进步,进而穿越周期,成为留下来的最优物种。
虽然像煤炭和房地产行业,外部环境的变迁如同家常便饭,但企业的消亡,并不能把锅都甩给环境。
比如《基业长青》中的例子。在20世纪初期,美国运通发现自己的快递业务遭到攻击。1913年,美国邮政总局创立了竞争性的邮政包裹制度,使美国运通的利润下降了50%。接着,美国政府又在1918年将所有的快递业务收归国有,造成行业的巨变。
政府拿走核心业务之后,大多数快递商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美国运通做了什么呢?它们开始在金融和旅游服务方面尝试发力。从结果来看,这些尝试是有利的,比原有的业务更能抵御环境的变化。美国运通不仅活了下来,还在2022年世界500强榜单上排名第320位,其信用卡业务更是影响至今。
一些企业凭借敏锐的嗅觉和理性的判断,在低谷期到来时主动提高效率,突破自己的基因限制,在新的赛道上占据席位,这就是一种进化式进步,不仅仅是物竞天择,而是能借由变化而变得强大,引领整个物种的演化。
过去数十年的中国,在能源、房地产、金融、互联网等等的领域,都曾无比接近诞生这样的引领物种演化的强大企业。
中国企业在世界榜单上的浮沉,就像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里的物种相竞,正是中国经济具备旺盛活力的表现。
中国最具活力的民营经济力量,即便在这两年疫情下也没有退缩。
比如最新登顶中国第一大民企的京东,今年已经接收了上万名应届生,排在京东后面的恒力、正威也依然在扩招。
还有比亚迪。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作为民营企业,比亚迪目前吸纳了50万人就业,今年月均新增就业2.3万人。照此趋势,2022年底,比亚迪总员工将超65万人,2023年底总员工将超90万人。
在前几天的2022年全球PE论坛上,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表示,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就是一大批为了挣钱,能没日没夜付出精力的企业家和一大批能吃苦耐劳的劳动者。”
优秀的企业家能引领创新,穿越周期。反过来说,政府也要稳定市场主体,让企业家们能放心往前冲刺。
我们期待着,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能获得更多中长期的支持,度过严冬,在新的春天把故事讲下去。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智谷趋势(ID:zgtrend)微信公众号。《智谷趋势》:它为一个中产阶级的资本觉醒服务,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据悉,帝都深处的人也会在睡前打开这个号。高层会议、宏观经济、城市脉络、政策变动……这里有最真实的中国,有许多人难以察觉到的趋势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