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为什么干不过亚马逊「淘宝好做还是亚马逊好做」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淘宝为什么干不过亚马逊「淘宝好做还是亚马逊好做」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淘宝为什么干不过亚马逊「淘宝好做还是亚马逊好做」,希望能帮助到您。
手握300万,用大半个月时间组建团队之后就开干,梦想着一飞冲天、成为深圳湾大房东,结果亏了170万(加上人工等成本可能不止)。一位国内做淘宝的电商卖家发文分享了他的转型失败的经历,引发不少卖家围观。因为如他这般由国内电商转型跨境的卖家越来越多,无不希望在跨境电商红利尤在的时候分一杯羹。
但是,据雨果菌了解,虽有人成功转型上车,但转型失败的国内卖家不在少数,不同的平台、不同的打法,他们究竟败在了哪里?
8个运营“盲选”入场
不料暴亏170万
根据前述卖家的介绍,从去年国内疫情稍有缓解,他在朋友圈、微博、抖音等各大社交平台看到几乎满屏的“跨境电商”四个字,像极了当年的某宝,于是跟团队用一周的时间进行摸排调研,一直认为“可以搞”,而且是要大搞。
他们很快确定用300万作为启动资金,用来支付货款、物流、广告等其他销售费用。
可是,他后来总结,前期财务模型搭建不清晰,产品调研阶段准备不充分,没有摸透拆解竞争对手的运营手段,导致后续一系列失败。而且8个运营在没有建立自身供应链基础的情况下,盲目选品入场,亏本,清仓,滞销,最终血亏。
再加之对亚马逊政策不清楚,产品被告知侵权;运营流程体系搭建不完善,没有建立健全的审核制度,贴错标,整柜产品来回反复运,这是低级错误导致的损失,再加上加一些无故浪费的营销费用比如无效刷单等,最终导致血亏170万。
不过,最后该卖家也表示,从国内电商转型跨境电商,虽然目前失败,可是做好复盘,总结原因,再继续投入,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当然,他也指出,用国内的电商模式去做跨境电商,结果会有所出入。
对于卖家的转型经历,不少跨境卖家都深有感触,因为这些坑也是他们刚刚开始接触跨境电商时曾踩过的。
“产品和运营是亚马逊最重要的两环,宁愿舍弃8个小白换来1-2个有经验的开发来开品,再用靠谱有经验的运营来推产。隔行如隔山,就怕有钱不会用,全打了水漂。”
“做亚马逊就是这么刺激。”
“过去的经验,都是为现在和未来躺路,值。”
“用原有国内电商的思维去做跨境电商,结果很伤。”
······
从国内电商转型跨境电商的人不在少数,可是国内电商玩法与跨境电商玩法显然会有不同。
转型跨境
自身认知瓶颈成大问题
目前跨境电商发展是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对于国内实体店以及国内电商卖家而言,是一个新的突破口。
此前,雨果菌曾走访国内某品牌企业,该企业创始人表示,去年年初疫情,集团旗下实体店业绩受冲击,希望寻找突破,他看到两个风口,一个是直播,另一个就是跨境电商。他认为跨境电商的红利期还在,目前行业阶段类似淘宝初期(临近中期),跨境运营水平普遍不高。“相比国内电商,跨境产品利润大,对我来说,引进有成熟跨境操盘经验的团队,可能更直接有效。”
“国内许多卖家也是夫妻店,或者几个人的小团队,本身对于跨境电商的认知还停留在三四年前,现在转型跨境,对他们来说,最缺的是自身对跨境电商行业的认知。有些培训机构确实坑人,但不得不说,这样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一位资深卖家告诉雨果菌。
有一位试图转型最后无奈选择回归国内电商的卖家表示,此前曾试图进行团队扩张,转型跨境电商,可是最后因为运营团队经验不足,最后亏损严重无疾而终。不过,卖家也表示,有了此前的经验,以后如果想要转型会比较容易,只是需要一个新的契机。
另一位从国内电商成功转型亚马逊的卖家认为:“跨境当然是可以做的,可是需要团队,跨境对于团队与人才的依赖度很高。国内电商考验你的资本实力和运营技巧,而跨境对于整体的运营能力、供应链要求更高。往往国内电商做的好的也不愿轻易去谈转型,因为玩法不一样。”
所以,人才缺失以及自身认知成了国内卖家转型跨境的一大桎梏。(求职者点击“我要求职”,可查看跨境招聘信息)
选择赛道
新兴市场和独立站的红利
对于国内卖家而言,市场、平台如何选择,一些资深卖家也提出一些建议。就跨境电商市场而言,不一定要局限于欧美等成熟市场美,比如东南亚,RCEP协议的签署,使得东南亚地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据Google和Temasek联合报告显示,东南亚电商规模2015年仅有5.4亿美元,但到2025年预计将高达87.8亿美元,激增1626%;此外,2020年东南亚电商营收年增幅率达到32%,这一数字也远超线下零售的7%,成功跃居东南亚经济增长新杠杆。
再如日韩市场,由于新冠肺炎的蔓延及寒流的影响,日本和韩国消费者的网购频率和网购规模同样在大幅增加。“成熟市场的竞争过于激烈,疫情下的新兴市场对于新卖家而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位亚马逊日本站卖家说。
此外,除了亚马逊、Lazada、Shopee等平台,独立站也是当前不少卖家的转型选择,尤其是国内品牌卖家。从欧美市场购物习惯来说,他们购物时不仅关注产品质量,也非常在意企业的资质和品牌美感。而且,独立站可沉淀用户,具备品牌的溢价能力。一位卖家透露,国内某年销数十亿的淘宝卖家在去年已经成立团队布局独立站,“其实国内几个大牌都在悄悄做独立站,只是秘而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