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电信诈骗「电信诈骗之家」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电商电信诈骗「电信诈骗之家」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电商电信诈骗「电信诈骗之家」,希望能帮助到您。
文 | 赵崇强
刀能杀人,也能救人——我们早就听了无数遍诸如此类的俗语,教化我们看待事物的两面性。对于福建安溪人刘浩来说,这绝不是庸俗的辩证法,而是真实的选择,以及随之改变的生活。
不是刀,而是网线,亦或电话线。
5年前,刘浩未能经受住诱惑,选择加入电信诈骗团伙,在电话线的一头,每天用谎言和圈套编织的网撒向茫茫人海,半年后事发,换来5年缓刑。
刘浩故乡安溪尚卿乡的一处宣传标语
走出看守所后,他痛改前非,选择经营一家淘宝店,在网线的一端,整日与流量、转化,接单、发货相伴,耕耘3年后,最高时月营业额达20万。
一念之差,天壤之别。
亚洲最繁忙的基站宿雨一番蔬甲嫩,春山几焙茗旗香。
安溪素有茶都和铁观音之乡的美名,绵延的戴云山脉伸向东南,起伏的山峦遍布茶园,乡镇和村庄错落其中。上世纪90年代前,“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安溪县经济还十分落后,是当时福建省最大的国定贫困县。
在大力发展茶业之后,安溪于1990年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这一年,刘浩在安溪尚卿乡出生,他还有一个姐姐和哥哥,家中也有茶园,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之后,因茶之名,安溪迎来飞速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百强县的常客。
不过,安溪被众所周知的还有“诈骗之乡”的恶名。早在刘浩出生之前,这片土地上就出现了诈骗的踪影。
一篇发表在2003年《人民公安》上的文章透露了安溪的诈骗之始,这篇题为《手机短信里的大骗局》的文章中写道,上世纪70年代,安溪长坑乡人和魁斗镇人就曾以牛骨冒充虎骨、用镀银材料制作假银元行骗;80年代初,低价淘来旧机器,拼装机械制砖机高价骗卖;90年代,冒充外商利用银行卡诈骗。
2002年,安溪人从台湾引进短信发射装置,开启了席卷全国的臭名昭著的“六合彩”诈骗。
《瞭望东方周刊》2004年报道,设在安溪魁斗镇的移动电话通信基站曾经是“全亚洲最繁忙的基站”,魁斗镇和长坑乡一度出现排队取钱的“繁荣”景象。安溪县移动公司的一份内部统计资料显示,在短信诈骗高峰期间,安溪境内一天发出的手机短信达上百万条之多。
2004年之后至2012年这七八年,是安溪县电信诈骗的高峰,除了“六合彩”,比较典型的还有“中奖了”和“猜猜我是谁”。
长坑乡和魁斗镇离刘浩成长的尚卿乡都不远,长坑被戏称为“长期坑骗”,更有名的是那句不知从何时开始流传的“十个安溪九个骗,还有一个在锻炼”。
刘浩安稳地念书,高中毕业后学了门修车的手艺,一直在修车厂工作,工资也增加到3000多元,这在安溪是不算低的收入。
无法挣脱的漩涡“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在很多安溪人看来,做诈骗的只是少数人。为了摆脱“诈骗之乡”的恶名,安溪县一直高压打击电信诈骗。
2013年,安溪未出现在全国重点打击的诈骗县名单上,这被当地人认为是摘掉了“诈骗之乡”的帽子。不过随着2016年徐玉玉案的发生,安溪再次成为焦点。
一念之间,刘浩也终究未能摆脱诈骗的漩涡。2014年末,一个朋友邀请他一起出去做“打电话”,“赚得比较多”。“打电话”就是诈骗,这点刘浩心知肚明,生长于斯,他耳闻目睹过不少人走上这条道路。
诈骗分子伪造的假冒逮捕令
类似的邀请之前也有过,但他都拒绝了,这次没能抵挡住诱惑,“人都有攀比心,修车才那么点钱,打电话有的一天能有几千。”更重要的是他坚信自己不会出事,“人家出去都好好的,为什么我一出去就死?知道肯定不会去。”
就这样,刘浩辞去修车的工作,和朋友去了汕头,跟家里人则是谎称去厦门的修车厂上班,还不时打电话回家汇报“在厦门的工作情况”。
他们通过QQ从网上以每条3至4元的价格购买摩托车车主资料,以发放摩托车补贴等为由实施诈骗。这是一个分工明确的诈骗链条,刘浩坚称至今不知道上线是什么人,买资料的被称为“资料会”,取钱的是“车手”,手里一般都有几十上百张银行卡,还有专门卖银行卡的。
刘浩涉及的环节是“打电话”,刚去时,他只是负责做饭等“后勤”工作,并一边学习、背诵骗局的剧本和台词。很快他就出师了,一天“工作”8小时,差不多要打100多个电话,“资料上信息很全,姓名、电话、住址都有,相信的打钩,不相信的打叉。”
“打电话”的不止刘浩一个,经常一天下来几百个电话,都是叉叉,挨个打,不停打,大海捞针,得手后就交给另一组人接手。
回家过完年后,刘浩又去了汕头,这样的生活持续到5月。一天,出租房停水停电,他们没有在意,直到警察破门而入,一年后,刘浩被控诈骗罪,判三缓五。
后来他在电视上看到了徐玉玉案,“感同深受”,他说了4个字。
电诈到电商,从团伙到团队按照规定,被宣告缓刑的刘浩要回原籍接受社区司法矫正,定期报到、参加学习和义务劳动。这天下午,县电视台来拍摄一个宣传反诈骗的短片,尚卿乡司法所所长陈燕中带来两男两女作为拍摄对象,他们都涉诈骗,目前处在缓刑考验期,刘浩是其中一个,还没轮到他时,就安静地坐在一边看手机,或者走到门外抽根烟。
电诈人员在这里学会电商技能,重返社会
再次见到刘浩,已是当天晚上9点半,他刚忙完淘宝店的订单,理货、打包、发件,这些都必须当天完成,他解释,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工厂,每接到一个订单都要去工厂找货,如果不及时发货,买家很可能取消订单,而货品就要积压在仓库,不知道到何时才有人问津。
除了声名远播的铁观音,安溪还有另外一个名气不怎么大的“铁”,藤铁工艺品,刘浩的店铺卖的正是这种产品。而刘浩的家乡尚卿乡是藤铁工艺的发源地和主要生产地,被称为“中国藤铁工艺第一乡”,2014年被评为“淘宝镇”。
尚卿乡的空气中飘着一股铁的味道,街上看不到什么人,走进屋子却是另一番景象,几乎家家户户都摆着藤铁工艺品,有的操作电脑,有的打包,有的加工,热闹非凡。
安溪县城中心文庙门口的一处宣传标语
还在看守所时,刘浩就已经决定以电商作为自新的事业,从看守所出来的第10天,店铺开张。但开店只是第一步,对于如何经营,刘浩毫无相关经验和技能。
这时,一筹莫展的刘浩被司法所长陈燕中带去了一个既“特殊”又不“特殊”的电商培训班,这个班由司法局在2015年开设,免费为全县社区矫正人员提供培训,设在离安溪县城10公里左右的弘桥智谷电商产业园,授课的都是产业园里网商学院的讲师。
这里的特殊之处在于这些学员的身份,他们都曾犯过法,其中有一大部分和刘浩相似,因诈骗被判刑;不特殊的地方则是,除了开班第一课是思想教育,之后所有的课程和其他班级一样,用学院一位讲师的话就是“来这培训的大学生上什么课,他们也上什么课。”
所有学员都从最基础的初级课开始,内容包括怎么开网店、基本的运营知识、摄影和修图入门等,之后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某一方向深入学习。
“电商致富光荣”,类似标语遍布安溪角落
成立4年多,这里走出了1000多名学员,他们大多走上了和电商相关的岗位,茶叶或藤铁,开店是一种方向,比如刘浩,某一专业工种亦可,安溪的电商产业足够容纳这些就业,刘浩的网店装修就是找别人做的,花了700块。
为了网店,刘浩费了不少心血,现在还定期参加课程,“没钱请运营都要自己学,”闲时则刷淘宝大学,“电视都不爱看了。”三年下来,说起直通车、流量、点击率、转化率这些电商术语已经头头是道,店里的营业额最高的一月有20万。
在开网店的过程中,刘浩结识了一直做电商的未婚妻,他们打算今年结婚,更长远的计划是,把运营搬到人才更多、物流更迅捷的泉州,并建立自己的工厂。
(文中刘浩为化名)